驾车去宁县良平付家村傅介子祠堂上香,过九岘穿子午岭瞻仰黄陵双龙上畛子革命遗址(小石崖石窟)到交口河镇

巅峰雪松

<p class="ql-block">清晨,我和爱人驱车从家出发,穿过蒋家大桥,沿着北大路一路向东。车窗外,泾河如带,蜿蜒于群山之间,山峦飞驰而退,仿佛在为我们让路。途经政平村,凝寿寺的唐塔在远处若隐若现,却因行程匆匆无暇驻足。车子拐上北坡,原以为能顺利抵达良平,谁知早胜街道还在修缮,七弯八绕才终于接上通往九岘的正道。导航显示前方92公里,预计一个半小时,阳光正好,心也跟着轻快起来。</p> <p class="ql-block">傅介子祠七月二十一正会,我们到时已是人山人海。村口车辆排成长龙,绵延近一公里,最后只得把车停在村委会的院子里。步行进村,人流如织,香火缭绕。刚挤进祠院,固原市秦腔团的《香山还愿》正要开演,锣鼓声起,人群躁动。妻子快步上前焚香祈福,我则惦记着下一站交口河,不敢久留。在人群中逆流而出,回望那古朴的祠堂隐于烟尘,像一位沉默的老者,守着千年的忠义。</p> <p class="ql-block">九岘镇外的广场安静得有些出乎意料。红绿地砖拼成简朴的图案,中央一张长椅空着,仿佛专为我这一歇而设。白墙上“九岭村”三个大字笔力遒劲,几面旗帜在风中轻轻摆动,像是山野的呼吸。灯柱高耸,顶上的灯还未亮,但我知道,当夜幕降临,这里会重新被温柔的光点亮。我们没多停留,只是在长椅上坐了片刻,听风穿过树梢,也听自己内心的节奏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驶过九岘,塬上凉风拂面,天地豁然开阔。进入子午岭林区,山色渐深,绿意扑面。陕甘宁交界处,两省公路高下立判——这边平整通畅,那边却坑洼难行。导航指向下一个目的地:小石崖石窟。87公里,近两小时车程,山路渐陡,心却愈发沉静。车轮碾过寂静,仿佛正驶向一段被遗忘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终于,路北边山崖跃入眼帘。红褐色的楼阁依岩而建,宛如从山体中生长而出,庄严中透着灵动。山脚河水潺潺,石栏旁立着一面绘有党徽的红色宣传牌,在绿树掩映下显得肃穆而坚定。我停下车,仰头望去,阳光穿过云层,洒在飞檐翘角之上,像为这古迹披上了一层金纱。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历史与当下悄然交汇,无声却震撼。</p> <p class="ql-block">沿着河岸缓步前行,河水清澈见底,倒映着青山与蓝天。几朵白云懒洋洋地浮着,像被风轻轻推着走。岸边的护栏有些旧了,却结实可靠,如同这片土地上世代守护的记忆。远处的电线杆与指示牌提醒我仍身处现代,可脚下的石子路、耳畔的水声,又让我恍若穿越。这里没有喧嚣,只有自然最本真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阳光穿过树叶,在山崖上投下斑驳光影。崖壁布满洞穴,木梯盘旋而上,像是古人留下的密码。山脚小桥旁,一座红门楼静静伫立,“小石窟”三字已被风雨打磨得模糊,却更显古意。我踏上石阶,脚步轻缓,生怕惊扰了沉睡的时光。每一步都像踩在历史的脉搏上,细微而有力。</p> <p class="ql-block">石桥横跨溪流,桥头立着一块红色宣传牌,字迹清晰。再往上看,洞穴与石阶层层叠叠,隐没在绿荫深处。这里没有恢弘的殿堂,却有最真实的岁月痕迹——那些被踩磨光滑的石阶,那些嵌在岩壁中的木梁,都在无声讲述着过往的虔诚与坚韧。我倚在桥栏边,看一片落叶随水漂远,忽然觉得,所谓朝圣,或许就是这般静默的抵达。</p> <p class="ql-block">整座古建筑群沿着山势蜿蜒而上,灰瓦红柱在绿树间若隐若现,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山脚下公路安静,绿色护栏外,石桥上有人缓缓走过,身影被阳光拉得很长。云层低垂,光线柔和,给整座山峦蒙上一层静谧的滤镜。我坐在路边歇脚,听风穿过林梢,仿佛听见了千年前的诵经声,在山谷中轻轻回荡。</p> <p class="ql-block">同一座山,同一片云,只是换了个角度,心境又有所不同。清晨的激动已沉淀为一种深沉的敬意。我再次抬头望向那依山而建的殿宇,它们不张扬,却以沉默的姿态,诉说着时间的重量。或许,真正的历史从不需要喧哗,它只在你静下心来时,悄然浮现。</p> <p class="ql-block">山崖粗粝,灰褐的岩壁上留着风雨侵蚀的痕迹,也有红色的印记,像是某种古老的符号。崖顶树木葱茏,生机盎然,与下方的沧桑形成奇妙的对照。石桥尽头立着一块石碑,字迹已难辨认,但那份庄重仍在。两面旗帜在风中飘扬,一红一黄,像是现代与古老的对话。我站在桥头,忽然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叶小舟,载着记忆,驶向未知。</p> <p class="ql-block">小石窟前的石桥格外精致,桥栏雕刻着莲花纹样,桥下溪水潺潺。那座写着“小石窟”的红门楼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仿佛在提醒来者:此处非寻常之地。山壁上的石窟层层叠叠,有的深藏幽暗,有的敞亮如室。我无法想象古人是如何在如此陡峭的岩壁上凿出这些空间,但站在这里,便已感受到那份超越时代的智慧与信仰。</p> <p class="ql-block">又一次走过那座熟悉的桥,木质楼梯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山崖上的洞穴错落有致,像是一首写在岩石上的诗。电线横跨山谷,现代的痕迹并未破坏这份古意,反而让人心生感慨——文明从未断裂,它只是以不同的形态延续。我站在桥中央,回望来路,九十多公里的风尘,此刻都化作了心头的一缕宁静。</p> <p class="ql-block">前行的路上,河流依旧蜿蜒,阳光洒在水面,波光粼粼。公路紧贴河岸,绿色护栏像一道温柔的界线,将喧嚣挡在外面。左侧是山,右侧是水,我骑在中间,像被自然轻轻拥抱着。远处的山峰在蓝天映衬下格外壮丽,仿佛在为这段旅程送行。</p> <p class="ql-block">青山依旧,电线杆笔直地伸向远方,像大地的五线谱,记录着这片土地的日常与诗意。我继续前行,风从耳边掠过,带着山野的呼吸,也带着归途的安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