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自驾九

知己知彼

<p class="ql-block">今天从和田到阿拉尔市。440公里沙漠公路,需要行车六小时。这条路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最成熟的公路。虽说穿越沙漠腹地,但它毕竟距离和田河不远,沿途植被会多些,沙尘暴会好些。</p> <p class="ql-block">沿途多数都是沙漠中点缀着一些沙漠灌木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沿公路两侧都是这种用秸秆栽种的田字格小篱笆,以固定流砂。</p> <p class="ql-block">这是人工种植的沙漠林地,是成行的沙地柏。</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沙地柏的浇灌系统,在每棵树下,都有滴灌口,精准浇灌,避免浪费水源。估计这部分沙漠能打井灌溉。</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沙漠中自然生长的植物。度娘了一下,它叫骆驼刺,是一种生长在沙漠中的耐旱植物,它有发达的根系,它的根能扎到20多米深,吸收沙漠里仅有的水分。有极强的耐旱生存能力。</p> <p class="ql-block">这是沙漠公路上的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这是沙漠胡杨,胡杨是沙漠中主要的耐旱树种,素有“3000年生长,3000年不倒,3000年不腐”之说。胡杨之所以能活3000年,首先是它根系发达,生命力旺盛。其次是它天生傲骨,风沙很难打倒它,在风沙中屹立,冬季流动的风沙遇到它的阻挡,就会把沙土留下,一个冬天,沙土就会把胡杨几乎埋起来。当春暖花开的时候,胡杨又会顽强的从沙土中发出新芽,抖落身上的沙尘,继续向上生长,向下扎更深的根,长得更加茂盛。因此我们看到的每棵胡杨都是在沙丘的顶部,不是它喜欢长在沙丘上,而是有了它才固定了沙丘,风沙把它堆起来造成的。发达的根系和被埋的树干,埋在沙里很深,即使胡杨死了也会屹立不倒,3000年不倒是很正常的。干旱的沙漠很快就把死的胡杨吸干,没有水分,胡杨3000年不腐也是很正常的。</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了阿拉尔市,这是一座因生产建设兵团屯垦而形成的城市。这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驻扎地。这个师前身就是著名的三五九旅。这座新兴的城市,市容市貌都很好,城市大街规划很超前,每条大街都有100多米宽,这就为建设城市绿化带留出了足够的空间。马路两侧都是几十米宽的城市森林,城市绿化率非常高,走在马路上,几乎看不到建筑,就像在公园中一样。</p><p class="ql-block">这是屯垦戍边纪念碑,坐落在屯垦纪念馆对面的屯垦公园内。由王震将军题写碑文。</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城市里,处处能看出359旅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这是屯垦文化公园的如意湖,宛如江南水乡,怎么也想不到这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p><p class="ql-block">人定胜天,人能改变自然。勤劳的几代兵团人,硬是把荒漠变绿洲,把沙漠变良田,现在这里良田万顷,瓜果飘香,一派丰收的景象。</p><p class="ql-block">在艰苦环境下生根发芽,屹立不倒,独挡风沙,不断发展壮大的胡杨精神,正是兵团人身上的气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