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感谢》

过客

<p class="ql-block">拙文《空军医院和我的不解之缘》昨天中午在美篇公众号发表后,一天半的时间阅读量已经达到了5500多次,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这都归功于众多空军医院战友、同学、朋友和广大文友对我的厚爱和支持,手机上的一次次转发,一句句真情的留言,如春风拂过戈壁,在我的内心荡起层层涟漪,感动的同时又忍不住撰写此短文,捧出我心中最诚挚的谢忱。</p><p class="ql-block">首先我要向我文章的主角儿——我亲爱的战友们致敬!是你们,让那些尘封于时光中的故事重获新生,是你们,又让我记忆的放映机播放着时光的老电影。文章发布后,我接到了许多久未联系战友的电话,一位老战友微信和我说:“看着你的文字,我好像又闻到了消毒水的味道,听见了护士们快速的脚步声,好像又回到了空军医院。”正是你们共同的记忆,才赋予我那单薄的文字以血肉和灵魂。你们不是读者,你们是故事本身,是我创作源泉最慷慨的馈赠者。</p><p class="ql-block">同样让我感怀于心的是众多文友的鼓励与挚言。你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感知,从文字的缝隙里读出了我更深的情感。你们说,那不只是对一段军旅生涯的回顾,更是对空军医院一种纯粹的深情怀念与礼赞。一位文友点评道:“你写的不是一座医院的点点滴滴,而是在一个特殊年代、特殊地点,由一群甘愿奉献的人构筑起的家的意象。”这番解读,如灯炬般照亮了我书写时的朦胧初心。你们的肯定,于我而言是创作路上最珍贵的勋章,让我这个业余书写者,有了继续在文字道路上摸索前行的勇气。</p><p class="ql-block">我还要特别感谢伫立于天山脚下的空军乌鲁木齐医院。它不仅仅是我们故事发生的舞台,更是一个有温度、有呼吸的生命体。虽然他转制归地方了,但那白大褂永远忙碌的身影,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p><p class="ql-block">为何书写?为何回忆?经由此次,我有了更深的感悟。我们所共同缅怀的,绝非仅仅是个人逝去的青葱韶华,更是一种宏阔而壮美的集体记忆。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代军人用奉献、担当和互爱写就的精神诗篇。</p><p class="ql-block">文短情长,言不尽意。区区几百字无法承载我心中感激感恩之万分。所有关注、转发、评论和私信我的战友和文友们,请接受我在此无法一一提及的、真诚的谢意。</p><p class="ql-block">未来,我愿继续以笔为篙,在记忆的长河中徜徉,打捞更多散落的珍珠,与诸君一同擦拭,让属于我们共同的光阴,永远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5日于沈阳</p> <p class="ql-block">以下为部分点评截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p><p class="ql-block">郭克,笔名:过客、枕石。典型的关东汉子,旅游体验者。曾经在空37师马兰场站通讯队和空军乌鲁木齐医院服役,军旅生涯练就了坚韧踏实的品格和认真严谨的作风,酷爱中国书画、古典诗词、音乐和摄影。从事旅游行业几十年,常年游走于白山黑水,是关东大地给予了作者无限的创作营养。笔下抚风润雨之想,观山阅水之感,闻花醉叶之言,咏春叹秋之语。体现了作者用心灵书写文字,用文字感动心灵的静雅淡然之心怀。关注自然、关注人生,淡泊名利的价值追求以及纯洁自我、宁静致远、光风霁月的高尚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