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开车奔陕西米脂,途经李自成行宫,顺便看看,了解一下。</p> <p class="ql-block">行宫原为明嘉靖年间的真武祖师庙,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命其侄李过将庙宇扩建为行宫,以作返乡祭祖之用。起义失败后,当地民众为保护建筑,将其改为真武祖师庙,直至近代恢复原貌并设立李自成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住的酒店离米脂万佛洞不远,我们来了兴致,决定前往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共有29个洞窟,"伽蓝护法殿"为主窟,佛坛上佛像大多已毁,佛座尚存。全窟造像近万尊。一般认为此窟是宋至明代时造作,正殿内存石碑53座,有"明万历乙未岁(1595)绥德""万历乙亥岁(1599)仲春望"等字样。主窟不让拍摄。</p> <p class="ql-block">九月九日到达革命圣地~延安,恰逢毛主席逝世49周年纪念日,我们登上宝塔山,参观枣园和杨家岭革命旧址,缅怀伟人。</p> <p class="ql-block">看到宝塔山,想到了贺敬之的“回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宝塔山被誉为“革命的精神标识”,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奋斗历程,承载着延安精神、延安作风等核心价值理念。</p> <p class="ql-block">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p> <p class="ql-block">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宝塔山成为革命圣地的视觉符号,1953年第二套人民币二元券、1955年独立自由勋章均以宝塔山为核心图案。</p> <p class="ql-block">枣园革命旧址</p> <p class="ql-block">杨家岭革命旧址</p> <p class="ql-block">自己动手盖章打卡,嗯嗯…这个也必须盖上😊</p> <p class="ql-block">又一次近距离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与震撼…</p> <p class="ql-block">去年观了山西侧的黄河壶口瀑布,今年又来到陕西黄河壶口瀑布,两岸都被震撼到了,真是满足呀!自己感觉还是陕西侧设施和观景效果更胜一筹。</p> <p class="ql-block">玉霞的摄影作品,点个赞👍</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摆拍真配合</p> <p class="ql-block">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p> <p class="ql-block">我们驱车来到了地处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的黄帝陵。</p> <p class="ql-block">轩辕殿于2003年1月破土动工,2004年3月15日建成,可供5000人举行祭祀活动。</p> <p class="ql-block">“天圆地方”建筑风格的寓意,核心是对中国传统宇宙观、人文精神与先祖尊崇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 黄帝手植柏 ~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树龄达5000余年,树高19.3米,下围足有11.6米,被称为“世界柏树之冠”。</p> <p class="ql-block">诚心亭~为历代祭祖之人整理衣冠、平静心情、置备祭品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碑亭</p> <p class="ql-block">碑亭共存放四通石碑,分别刻有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蒋中正的书文题字。</p> <p class="ql-block">人文初祖殿~轩辕庙正殿,门楣匾额“人文初祖”为国民党元老程潜手迹,殿内正中镶有木质壁龛,内嵌浮雕轩辕黄帝石像,展现了黄帝的庄严形象。</p> <p class="ql-block">祭祀广场 ~每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就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从轩辕庙出来后,乘坐景区观光车,前往黄帝陵园。下了观光车还要延着有台阶的山路徒步走上去 ,为了不爬台阶,我们选择了走小土路,其实走起来也并不轻松呀😓</p> <p class="ql-block">遇到上下坡,爱萍不是拉就是推一把,岁月不饶人呀,体力略显不支😊</p> <p class="ql-block">汉武仙台~位于陕西黄帝陵陵园内的一座夯筑高台,是汉武帝刘彻祭祀黄帝所筑 。</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是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约一千米处的桥山之巅 。</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三个大字,由郭沫若先生题写。</p> <p class="ql-block">参观中华始祖堂</p> <p class="ql-block">时隔八年,第二次来到了西安,又一次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人太多了,真是个热门景点。</p> <p class="ql-block">一号坑是秦俑三坑中最大的一个。截止目前已发掘4000平方米,出土陶俑、陶马近2000件,木质战车20辆。</p> <p class="ql-block">一号坑是规模最大的军阵,里面有6000多尊陶俑,以战车、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为主,阵容庞大,气势恢宏,可让人感受秦军的磅礴气势。</p> <p class="ql-block">二号坑于1976年4月23日被发现,据现地表深约5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它是一座地下土木结构的建筑,有地袱、立柱、枋木、棚木等木结构框架,顶部棚木层之上覆青灰泥,再全面覆土。</p> <p class="ql-block">跪射俑,重装步兵的一种,双手作持弩状,其姿态是秦代步兵又一类战术动作的生动写照。</p> <p class="ql-block">三号坑,1976年6月发现,平面呈"凹"字形,总面积约520平方米。此坑曾遭严重破坏,三号坑似为统帅一、二号兵马俑军阵的指挥部(古名军幕)。</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于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p> <p class="ql-block">车马,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出土,兵马俑坑中的每乘战车前都驾有四匹陶马。陶马的大小和真马相似,四马造型基本相同,均剪鬃缚尾,举颈仰首,张口作嘶鸣状。中间的两匹服马双耳前耸,目光前视,两侧的骖马脖颈分别向外侧微微扭转,跃跃欲行,异常神骏。</p> <p class="ql-block">跪射俑</p> <p class="ql-block">袖手俑</p> <p class="ql-block">战袍军吏俑</p> <p class="ql-block">这些铠甲和甲胃形态精美,制作工艺高超,但并不是实战装督,是为秦始皇陪葬的明器。</p> <p class="ql-block">华清宫,又称唐华清宫,西周时已有离宫设置,秦始皇修建骊山汤,汉武帝、隋文帝等都曾在此修缮扩建。唐玄宗时大规模营建,使其达到鼎盛。安史之乱后逐渐衰落,唐以后各代皇帝很少出游于此,后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修缮与改造。1996年被列为国家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为AAAAA景区,2021年入选首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p> <p class="ql-block">长生殿最早建于唐代天宝六年(公元748年),最初为供奉唐代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等七位皇帝灵位之地,故又称七圣殿。2005年重建,曾作为唐华清宫文物展览馆,2008年之后,成为《长恨歌》的主要表演场地 。长生殿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而闻名,这里是他们七夕盟誓之地,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句,使其成为中国古典浪漫爱情圣地。</p> <p class="ql-block">华清宫海棠池的水源来自骊山温泉,富含氟、硅、钠、钙、镁等矿物质,属于氟硅型医疗热矿泉,水温常年保持在43℃左右。古代文献称其水质“可疗疾、润肌肤”,杨贵妃长期在此沐浴,也与温泉水的滋养特性相关。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海棠池现存遗址已不再用于实际沐浴,其水质更多是作为历史文化和地质研究的对象。</p> <p class="ql-block">莲花汤也称"御汤九龙殿",建于唐天宝六载(747),专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因汤池的平面呈莲花形,安装有莲花形喷水出水口而得名。莲花汤的汤池造型奇特,墨玉砌成双层台式,上层平台用六组拱券石砌成盛开的莲花形状,吻合唐玄宗尊崇道教,"慕长生"的愿望;下层为八边形,象征大地的八个方位,</p> <p class="ql-block">海棠汤,建于唐天宝六载(747),因其形状酷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又因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专供贵妃沐浴而建,亦称"贵妃池"。池底中央有一直径0.1米的圆形出水口,曾安装莲花喷头,寓意为海棠花的花蕊,是研究我国浴池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体验一下温泉水,水温很舒适哟。</p> <p class="ql-block">五间厅建于清朝末年,因由五个单间厅房相连而得名。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西逃曾驻跸于此。1934年曾加以修葺,成为高级官员游览休憩的场所。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p> <p class="ql-block">1936年12月12日,张、杨联合发动兵谏,在院内与蒋介石的侍卫发生激战。蒋介石在寝室听见枪声,从后窗仓皇出逃,五间厅的玻璃窗、墙壁上,迄今仍保留着兵谏发生激战时的弹痕。</p> <p class="ql-block">兵谏亭位于骊山半山腰虎斑石处,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东北军攻入华清池,蒋介石仓皇逃上骊山并在此处藏匿。1946年国民党将领胡宗南倡议,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全体士官捐资修建此亭。曾用"总统蒙难亭"、"正气亭"、"民族复兴亭"等名称。1949年全国解放后,改名"捉蒋亭",1986年12月,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易名为"兵谏亭"。</p> <p class="ql-block">1936年至1946年,原国民党,党、政、军大员陈诚、戴季陶、陈立夫、陈果夫、胡宗南、王耀武、林森、卫立煌、吴伯峰、谷凤鸣等人,先后于周边岩石上题词刻石记事纪念西安事变。文革期间,大部分石刻遭到严重破坏。为了使中外游客进一步了解"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及其重大意义,已复原部分石刻,警悟后人。</p> <p class="ql-block">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于混乱中翻越华清池五间厅后墙,逃至骊山。此处巨石裂缝深度约5米,蒋介石曾在此处短暂藏身,后被搜山士兵发现。</p> <p class="ql-block">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参观陕西乾陵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永泰公主墓~墓主人李仙蕙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孙女。公元701年,永泰公主死于洛阳,年仅17岁。中宗复位后,于公元705年将其与丈夫武延基合葬,陪葬乾陵,追封其为“永泰公主”。</p> <p class="ql-block">永泰公主墓内壁画</p> <p class="ql-block">懿德太子墓~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中宗李显嫡长子。684年,唐中宗失位,李重润被废为庶人。他因与妹妹永泰公主李仙蕙、魏王武延基私下议论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兄弟“何得恣之宫中”,被武则天处死,年仅19岁。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于神龙元年(705)追封其为“懿德太子”,神龙二年(706)将其灵柩由洛阳迁到乾陵陪葬,特恩“号墓为陵”。</p> <p class="ql-block">懿德太子墓内壁画</p> <p class="ql-block">章怀太子墓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次子李贤之墓,因被武则天猜忌,以谋反罪废为庶人,迁于巴州,文明元年被逼自杀。神龙二年,唐中宗李显将其尸骨运回陕西陪葬乾陵,景云二年被唐睿宗李旦追封为章怀太子,妻房氏与其合葬。</p> <p class="ql-block">墓中有多组壁画,保存基本完好。</p> <p class="ql-block">章怀太子墓内壁画</p> <p class="ql-block">乾陵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p> <p class="ql-block">无字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梁山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陵前的著名石刻 。关于乾陵无字碑的立碑者,目前尚无确凿定论,乾陵博物馆前馆长、研究馆员樊英峰认为,乾陵的选址、设计以及营建,都是在武则天直接指导下进行的。从无字碑与高宗李治的述圣纪碑对应的位置来看,两碑很可能是同时选定好的,无字碑是武则天早已做好的安排。武则天临终遗诏“附庙、归陵,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李显按遗诏将她葬于乾陵时,无字碑应该就已立好。另一种观点认为,按照传统观念,女人不能做皇帝,唐中宗李显不知如何撰写碑文评价武则天的功过。也有可能是李显曾被废而复立,对生母武则天心怀怨恨,立无字碑是为了让她难堪。还有可能是当时政局动荡,人们无暇关注此事,事后关于武则天的说法又争议很多,因此碑上刻字的事情就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p> <p class="ql-block">9月14日行驶320多公里奔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继续我们的行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