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京冀三地行之八 <p class="ql-block">清晨七时许,我们一行三人自承德市区又踏上新的行程,目标:滦平县境内的金山岭长城,距离约90公里。</p><p class="ql-block">出发就是长坡加两个隧道在等着我们。一路沿着燕山山脉骑行,蜿蜒曲折、长上坡与长下坡交替出现,兼之轰隆隆的大货车川流不息的呼啸而过,搞得大家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爬行,唯恐发生问题。至于陡坡,对于我们在景德镇的崇山峻岭之中锻炼这么多年的资深骑友,不觉得有多陡,早就习以为常了。</p><p class="ql-block">印象深刻的是经过的滦平县是″中国普通话之乡",换言之中国人讲的普通话都是以滦平话为标准的,不是北京话噢!这太牛逼了!同时清朝皇帝赴热河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必须经过滦平,故称″京热古御道"。此外滦平县青石梁是打响古北口长城抗战第一枪的地方,值得铭记。</p><p class="ql-block">如果说有遗憾,就是即将到达目的地时,突降大雨,雨衣无效!将手机淋湿,昨天的美篇不知何故被删除!但雨过天晴的金山岭长城格外清晰,吸引着不少自驾游者络绎不绝前来。</p><p class="ql-block">金山岭长城被誉为″万里长城,金山独秀″,由抗倭名将戚继光主持修建。戚继光于明穆宗元年(1567年)从东南沿海调任蓟镇总兵,统筹领山海关至居庸关一线的防务,明长城东端的老龙头也是戚继光于1579年主持修建的。</p><p class="ql-block">众多游客几乎都是手足并用、气喘吁吁的攀爬。站在金山岭长城的最高端,清风阵阵扑面而来,将全身的汗水瞬间吹干。极目远眺,长城似游动的灵蛇,沿着山脊上下左右盘旋,直至没入远方,极具视觉冲击力!这里是明长城防御体系最完善、保存最完好的一段,充分感受明代军事防御体系的精妙。以视野开阔、敌楼密集、建筑艺术精美而著称,尤其是67座敌楼,依山脊修建的数米高障墙为最大看点。行走其上,既感受明代深厚的建筑文化底蕴,又体现明明朝国力之强盛!要知道,修建万里长城,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天文数字啊!</p><p class="ql-block">明天即将进入北京,详情明晚告知,再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