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第一次写“猜猜他是谁” ——在“看见”中学习写作

勿忘草

<p class="ql-block">  上周四是三年级的第一次作文——《猜猜他是谁》,在周三我就开始着手准备。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这类“不写名字”的人物描写,挑战不小,但收获和惊喜更多。</p><p class="ql-block"> <b>一、从“看见”开始,搭建写作支架</b></p><p class="ql-block"> 为了帮他们打开思路,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人物信息图”,像搭脚手架一样,引导他们从这几个方面去“观察”:</p><p class="ql-block"> 1.外貌特征:发型、五官、身材、穿着有什么特别之处?</p><p class="ql-block"> 2.性格特点:是活泼开朗,还是安静沉稳?</p><p class="ql-block"> 3.兴趣爱好:他最喜欢什么?(比如踢足球、看书)</p><p class="ql-block"> 4.典型事例:用一件小事来证明他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我强调:“今天,我们不写他的名字,而是要当一个‘小侦探’,用细节线索把他‘画’出来,让大家能猜中!”</p><p class="ql-block"> <b>二、从“不会”到“会”,课堂上的小插曲</b></p><p class="ql-block"> 起初,孩子们还是习惯性地想直接写出同学的名字。我就请了一位小志愿者到讲台前,让大家围绕“信息图”来描述他。</p><p class="ql-block"> “他有一双像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p><p class="ql-block"> “他跑步特别快,像风一样。”</p><p class="ql-block"> “上次运动会,他为我们班赢得了接力赛第一名!”</p><p class="ql-block"> 当这些细节被一一说出时,大家很快就猜出了是谁。这个小小的现场演练,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了“细节”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b>三、作品里的惊喜与“看</b>见”</p><p class="ql-block"> 在他们的作文里,我看到了很多闪光点:</p><p class="ql-block"> 1.细节的发现:有孩子写同学“笑起来会露出两颗可爱的小虎牙”,还有孩子写“他看书时,眉头会轻轻皱起来,好像在跟故事里的人物对话”。这些生动的细节,让人物立刻鲜活起来。</p><p class="ql-block"> 2.事例的运用:一个孩子为了写同学“爱帮助人”,举了“借橡皮”的小事;另一个孩子为了写“跑步快”,写了体育课上“他总是第一个冲过终点线,回头朝我们做鬼脸”。这些具体的事例,让人物特点有了坚实的支撑。</p><p class="ql-block"> 当然,也有孩子写得比较笼统,比如“他很善良”、“他学习很好”。针对这些情况,我引导他们思考:“能举一个例子说明他很善良吗?” 帮助他们把“概括”变成“描写”。</p><p class="ql-block"> 这次写作课让我明白,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写作方法的指导需要具体、形象。一个简单的“信息图”,就能有效降低他们的写作难度。</p><p class="ql-block"> 更重要的是,我看到孩子们在“猜”的过程中,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同学的优点。那个被描述成“像风一样快”的男孩,在同学们的笑声和掌声中,露出了腼腆又自豪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写作,不只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次用心“看见”和“表达”的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