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拍摄/文字:春暖花开</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年8月13日</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乌镇东栅、西栅景区</p> <p class="ql-block">午后阳光透过樟树叶隙,在乌镇大街上洒下斑驳光影。我们两位旧友坐在老面馆里,木筷挑起的手工面还冒着热气。碗中浓汤是用桐乡酱油、本地猪肋排与二十年老卤共熬的滋味,甜中带鲜,正是江南水乡才有的温润。</p> <p class="ql-block">东栅的廊檐下,时光仿佛被按了暂停键。白墙黑瓦间藏着明清建筑的密码——马头墙翘角处的辟邪瓦当,花格窗上雕着“如意结”纹样,斑驳的木门镶着青铜鱼形锁,每一处都是水乡人祈福生活的隐喻。我们站在通济桥上,看摇橹船划开翡翠色的水道。船娘唱着软糯的嘉善田歌:“正月梅花开满林,二月杏花喜逢春……”吴侬软语伴着橹声欸乃,惊起了停在水阁窗棂上的白鹭。</p> <p class="ql-block">那位越南姑娘跑来请我们拍照时,胸前还挂着在乌镇买的蓝印花布香囊。她用英语说这是“water town magic”,而我们笑着指向香囊上传统的“喜相逢”纹样——两只蝴蝶环绕着并蒂莲,正是东方人表达邂逅美好的意象。</p> <p class="ql-block">逛了一会,乌镇本地的小猪猪姐姐也过来与我们汇合一同逛东栅景区,我们三人穿行在修真观戏台后的巷弄里,空气中飘着三白酒的醇香。老师傅在作坊里演示着古法酿制,木甑蒸出的糯米香与酒曲香缠绕,让人想起《乌青镇志》里记载的“三白春,醉十里”。</p> <p class="ql-block">转至南栅时,夕阳正为水阁房披上金纱。这里没有景区的规整,却藏着更鲜活的水乡日常。老人坐在藤椅上用方言读着《乌镇志》,临河灶披间里飘出臭豆腐蒸千张的咸香,茶馆里传出评弹《珍珠塔》的琵琶声。我们踩着明代留下的石板路,发现一座被遗忘的“桥里桥”——两座石桥在河面与倒影中合成整圆,恰似古人追求“圆满”的哲学隐喻。</p> <p class="ql-block">暮色染蓝天际时,细雨如约而至。河灯逐次亮起,暖黄的光晕映在雨水滴答的河面上,仿佛千万颗星星落进了水道。我们挤在百年廊棚下,看雨丝在美人靠前织成珠帘。小猪猪姐姐指着雕花梁枋上的“步步锦”纹样轻声解释:“这是老祖宗祈愿步步皆锦绣呢!”</p> <p class="ql-block">雨中的乌镇像一轴被慢慢润湿的水墨长卷,而我们三人,成了漫卷中三个相携而游的墨点。虽半日匆匆,却已尝遍水乡的文化三味——食味、水味、人情味。相约下周末再续时,南栅茶楼里那壶杭白菊,正悄然在雨中舒展第一片花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