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专家培训 更好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山东省教师培训专家培训曲阜之旅开启

幸福花儿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教师培训专家,是服务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他人”。2025年9月15日,50位来自全省14地市的教师培训专家,带着专业成长的渴望共赴一场“道”与“术”相向而行的智慧之约。</span></p> 领导致辞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简短不失热烈、精悍凸显隆重的开班仪式正式拉开了2025年山东省教师培训专家培训的帷幕。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的孙金杰、沈秀清两位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蕴含圣地儒学之风的致辞。</span></p> 代表讲话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班班长、来自济南的杨维国代表五十个兄弟姊妹发言:“认真聆听专家授课,深入参与互动研讨,在案例分析中碰撞思维,在实践演练中深化理解,把每一位同仁都当作身边的老师,在交流互鉴中共同提升。”</span></p> 专家讲座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育部教材局三科外宣专家、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专家、人教社课程专家、齐鲁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张伟担纲首讲。张教授围绕《以新课标为导向的研究型教师培训》的主题,从课程培训设计的核心素养因素、课程培训设计的要素及案例分析两大方面,带领学员们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迭代升级,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张老师以案释法,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师专业成长案例,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培训专家,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才符合“好教育”的发展需要。</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老师在教师培训方案设计的讲解过程中,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如何设计一个好的培训“脚本”,才符合“好老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让做过不止一次培训方案的我们,对自己的方案产生了怀疑。 第一小组全体组员认识到,培训方案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还需要组织管理、条件优势、师资队伍、服务保障、技术支持、特色和创新、培训课程计划等方面的共同支持。</span></p> 组员心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张翠芝:张老师的讲座让我跳出“参训者”视角,以“设计者”思维重新理解培训活动,对如何让培训从“单向灌输”变为“有效转化”有了系统认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赵娜:讲座内容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从日常教学中挖掘研究主题、将课标要求转化为教学行动的具体方法,让大家对如何成长为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的研究型教师有了更清晰的规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许晓志:培训不仅是技能传递,更是要助力人的综合发展。基于实证研究和数据的新要求,不再仅凭经验,能更精准地满足教师专业成长需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殷庆明:作为生物学科教师,我深感此次讲座振聋发聩。生物学科充满探索与创造,我们应摒弃“知识灌输”,引导学生像科学家般观察、实验、质疑,从细胞结构到生态系统,鼓励他们提出假设、验证真理,成为生物知识的创造者与甄别者,让课堂成为培育科学思维的沃土。</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玉哲:培训方案技术文件与项目信息框架的讲解,为我们设计和实施研究型教师培训提供了系统且实用的工具,从组织管理到课程计划,从项目类别到培训对象,每一项都关乎培训的专业性与有效性,让我在后续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时更具方向感与操作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袁志均:研究型教师需以新课标为指引,重塑教学方式,赋能学生应对未来挑战。此次培训为教师培训专家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宝贵钥匙。</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刘志刚:每位教师要具有课程教学论的理念,要像专家一样思考,在课程教学、课题研究中落实泰勒原理(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真正让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实现真正的“4C”能力(协作、交流、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王晓芳:张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素养和敏锐的教育洞察,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清晰图谱。这场讲座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促使我重新审视自身角色。</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万茹:我最缺的是将宏大概念转化为“学历案”“大单元任务”的实操能力,今后将聚焦三点:用学期课程纲要统整碎片课时;用“教—学—评”一致性模板设计课堂;用行动研究记录学生素养进阶,让培训成果真正长在课堂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王崇宝:这是一次对培训者的专业冲击,更是一次对培训者的心灵共振。我们的培训必须转变经验主义,基于循证思维,坚持实践导向,才能推动教师培训工作实现更好转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