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鸭语:一场跨越物种的生命馈赠

柴桑小红人 李火水

<p class="ql-block">威、图:李火水</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科学无法确定,只能用玄学来介入,东湖的晨雾还没散尽时,李火水的胶鞋已经踩碎了田埂上的露水。今年的秋天比往年来得更烈,连续四十六天没正经下过雨,侍弄了“十几年的那片水稻田像块被晒硬的牛皮,裂缝能塞进手指头。8月15日,太阳刚爬过远处的树林,已经带着灼人的温度砸在身上,李火水抹了把额头的汗,盯着东湖岸边水稻田,喉结动了动今天必须把水抽进田里,不然灌浆的稻穗就要彻底蔫了。</p><p class="ql-block">他和妻子曾玉兰守着这片土地快十二年了。从年轻时跟着父辈学插秧,九八特大洪水遭遇,养殖鱼外出旅游至今未归,于是前往沿海务工、再到后来承包下这一千多亩田地,日子就像田里的水稻,一茬茬青了又黄。除了农业种养殖,夫妻俩还有个坚持了二十多年的习惯:护鸟。东湖是候鸟迁徙的中转站,每到春秋两季,天鹅、雁大、青头潜鸭、鹭鸟、鹤、鸻鹬密密麻麻地落在水面上,像铺了层会动的锦缎。早些年有人张网捕鸟、地笼捕捞鱼虾,李火水看着全部清理,每天跟爱人曾玉兰义务巡湖,拆过捕鸟网,赶走过偷猎者,甚至为了护住一窝野鸭蛋,在湖边守了半个月。村里人笑他们傻,说鸟又不能当饭吃,李火水总是闷声回一句:“都是条命。”保护候鸟人人有责!</p><p class="ql-block">风风雨雨里,他们的护鸟手机掉水换了十三次,从最初的两个人到后来的一群人护鸟,再到现在义务护鸟成为必修课。湖区旁的那棵老柳树,树干上刻满了他们记录候鸟来去的日期,最深的一道刻痕是2017年那场雪灾,他们在冰面上凿洞救了3几只冻僵的白天鹅。这些年,东湖的鸟越来越多,有时李火水在田里干活,救助班嘴鸭九只,天鹅8只,拖拉机耕田白鹭会跟着他的旋耕机啄食翻出来的虫子,野鸭会在他浇水时游到田埂边,嘎嘎叫着像是在打招呼。但他从没想过,这些天天见的“老熟人”,会在某一天成为他的救命恩人。</p><p class="ql-block">8月15日上午九点多,太阳已经晒得人头晕。李火水为了抽水不想移动电线,直接在电线胶带处重新接一个插座,电线从岸边拖到水泵旁,线头上的绝缘胶带被晒得发黏,边缘卷了起来。他蹲下身,掏出兜里的小刀,打算把胶带剥开一段,好接上水泵的插头。电线是临时从附近的电表拉过来的,独立电线,想着这片区域没有用电抽水,应该没什么危险。</p><p class="ql-block">于是用手剥开胶带的一角,头顶突然传来一阵扑棱棱的翅膀声。抬头一看,三只灰褐色的野鸭正歪着脖子盯着他,脚蹼刚落在离他不到两米的草地上。野鸭的脖子上沾着点东湖的水草,眼睛又黑又亮,像是认识他似的。李火水愣住了这十几年护鸟,野鸭见他不怎么怕,但这么近的距离,还是头一回。而且这三只鸭子像是有什么急事,落地就围着他打转,嘴里“嘎嘎嘎”地叫个不停,声音比平时急促得多。</p><p class="ql-block">“你们这是咋了?”李火水放下剥开电线,忍不住朝鸭子们凑了凑。这三只野鸭,春天的时候它们在湖边的芦苇丛里做了窝,李火水还特意绕着那边走,怕惊着它们孵蛋。现在小鸭子应该已经长大了,这三只老的倒是还在东湖附近转悠。可它们今天的样子太奇怪了,不像平时那样悠闲地找食,反而一个劲儿地往手边凑,有一只用翅膀轻轻拍了拍握着电线的手背。</p><p class="ql-block">鸭子们的叫声越来越急,像是在催促,又像是在警告。李火水心里犯嘀咕:“难道是饿了?”他往田埂那边看了看,十几年第一次出现这样情况。可刚要起身用手接插头,三只鸭子又同时“嘎”地叫了起来,挡在了他面前。李火水笑了,这鸭子还挺黏人。他索性蹲在地上,看着三只鸭子在他脚边转来转去,听着它们叽叽歪歪的叫声,忽然觉得这场景有点不真实,活了五十多年,头一回跟鸭子“聊天”,而且还真能从它们的叫声里听出点“情绪”来。</p><p class="ql-block">就在这时,身后传来爱人曾玉兰的声音:“火水,你在这儿跟谁说话呢?”</p><p class="ql-block">李火水回头,看见妻子提着个水壶走过来,草帽檐下的脸被晒得通红。“你看,这三只野鸭,不知道咋了,老围着我叫。”他指着脚边的鸭子说。</p><p class="ql-block">曾玉兰走到他身边,也被这场景逗笑了:“奇了怪了,平时见人就躲,今天咋不怕生了?”她放下水壶,一眼瞥见地上的电线和插座,“你这是要接电抽水?”</p><p class="ql-block"> “嗯,田里快干透了,再不浇水就晚了。”李火水指了指蔫头耷脑的稻穗,“刚才正剥胶带电线呢,它们就飞过来了,叫个不停,好像不让我干活似的。”</p><p class="ql-block">曾玉兰的目光落在电线上,眉头忽然皱了起来。她比李火水细心,过日子总爱多琢磨三分。“这电线插头你检查了没?耀生哥昨天给水稻抽水,总闸关了没?”</p><p class="ql-block">李火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我没看,但这两天没用电,开关没有动线里应该没电。”</p><p class="ql-block">没关总闸,电线就一直带电!”曾玉兰的声音提高了些,她蹲下身,仔细看了看露在外面电线,这胶带都剥完了,万一总开关没有关,里面的线芯有电怎么办?我去看看。</p><p class="ql-block">李火水心里咯噔一下,但还是嘴硬:“没事,我小心点就是。”他拿起旁边的钢丝钳,“我不用手接,曾玉兰还是不放心:不行,我得去看看总闸,她说着就要起身。“算了算了,有点远,路上又是杂草,我用钳子夹着试试就知道了。”李火水不想让她跑一趟,举起钢丝钳就往剥开的电线头上凑。那三只鸭子像是察觉到了什么,突然叫得更凶了,扑棱着翅膀往他胳膊上撞。</p><p class="ql-block">“嘎——嘎——嘎——” 尖利的叫声里,李火水的钢丝钳已经碰到了两根电线的铜芯。“啪!”一声脆响,刺眼的火花突然从钳口炸开,蓝白色的光瞬间照亮了李火水惊愕的脸。一股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伴随着电线被烧糊的焦臭味。钢丝钳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往回拽了一下,李火水的胳膊震得发麻,手里的钳子“哐当”一声掉在地上。</p><p class="ql-block">“妈呀!”曾玉兰吓得魂都飞了,一把抓住李火水的胳膊往后拽,声音都在发抖,“有电!真的有电!”</p><p class="ql-block">李火水整个人都懵了,心脏“咚咚咚”地狂跳,后背瞬间被冷汗湿透。他看着地上还在冒着青烟的电线,又看了看掉在脚边的钢丝钳,脑子里一片空白。刚才那一下,如果不是用钢丝钳,而是用手……他不敢想下去,只觉得腿肚子发软,差点瘫坐在地上。</p><p class="ql-block">就在夫妻俩惊魂未定的时候,脚边的三只野鸭突然停止了冲撞。它们抬起头,朝着李火水嘎嘎叫了两声,像是在说“你看”。然后,它们扑棱棱地展开翅膀,盘旋着飞了起来。三只鸭子在他们头顶盘旋了两圈,叫声变得清亮起来,像是在告别,又像是在确认他们安全了。最后,它们朝着东湖的方向飞去,很快就落在了远处的水面上,变成三个小小的黑点。</p><p class="ql-block">“是它们……是它们救了我。”李火水的声音还在发颤,他指着鸭子飞走的方向,看向曾玉兰,眼睛里又惊又喜,还有点说不出的激动,“它们刚才一直叫,一直拦着我,是在提醒我有电啊!”</p><p class="ql-block">曾玉兰这才回过神来,她想起刚才鸭子们围着李火水打转的样子,想起它们用翅膀拍他手背的动作,想起它们急促的叫声——那些被她当成“黏人”的举动,原来都是在拼命阻止啊!她攥着李火水的手,手心全是汗,眼泪一下子涌了上来:“这些生灵……它们通人性啊!科学都无法介入”</p><p class="ql-block">太阳还在头顶烤着,田里的稻穗依旧蔫着,但李火水和曾玉兰都没心思管抽水的事了。他们站在原地,望着东湖的方向,久久没有说话。风从湖面吹过来,带着水汽的凉意,吹散了空气中的焦臭味,也吹散了刚才的惊魂甫定。李火水想起这十几年护鸟的日子,想起自己拆过的那些捕鸟网,喂过的那些受伤的鸟,守过的那些鸟蛋——原来所有的付出,都在不经意间,被这些生灵记在了心里。</p><p class="ql-block"> 后来,经过咨询施耀生,原来是他抽水没有关开关,一脸愧疚地说自己昨天抽完水认为我要用电没有关,没有想到我接插座,幸亏你们没事,不然我这辈子都良心不安。”李火水没怪他,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没有关系。</p><p class="ql-block">李火水和曾玉兰总闸关掉,确认安全了才接好插座。水泵响起来时,清亮的湖水顺着渠道流进田里,干裂的土地发出“滋滋”的声响,像是在畅饮。李火水看着水流进稻田,又望向东湖,水面上,那三只野鸭正和一群同伴一起游弋,时不时扑棱着翅膀,像是在阳光下跳舞。</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夫妻两个跟朋友说,有人说李火水夫妻积了德,才得了野鸭的搭救;有人说东湖的鸟通灵性,知道谁对它们好。李火水听了,只是嘿嘿地笑。他觉得,人和自然之间,本就该是这样的——你对它好,它也会对你好。就像他种的庄稼,你用心侍弄,它就给你结出饱满的粮食;就像这些鸟,你护着它们,它们也会在你危难的时候,用它们的方式护着你。从那以后,李火水和曾玉兰护鸟更上心了。他们在湖巡视更多,每次巡视总会多拍摄候鸟视频照片,像是在给那三只救命的野鸭留着。而那三只野鸭,也像是成了他们的“老邻居”,经常会飞到田埂边,看着他们干活,有时还会跟着曾玉兰去湖边打水,一路“嘎嘎”地陪着。</p><p class="ql-block"> 秋天的时候,东湖的候鸟多了起来,天空中雁阵成行,水面上鸭群如织。李火水坐在东湖,看着那些自由起落的鸟儿,心里踏实得很。他知道,这片湖,这些鸟,和他脚下的土地一样,都是生命的馈赠。而那场东湖边的鸭语,会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在更多人心里,长出对生命的敬畏和温柔。</p><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时,李火水牵着曾玉兰的手往家走,身后的稻田里,水泵还在“突突”地唱着,东湖的水面上,最后一缕金光随着鸟群的翅膀轻轻摇晃。风吹过稻穗,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和远处的鸭鸣应和着,谱成一首属于东湖,属于生命的歌。他们夫妻对自然的每一份善意,都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馈给你。万物有灵:动物并非冷漠的存在,它们懂得感知、记忆,并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感激与守护。敬畏与共生:人与自然之间,本应是相互依存、彼此成就的和谐关系。李火水曾玉兰十几年如一日地守护着东湖的鸟类,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的善意与担当。三只野鸭“救命恩人”,它们的行为是动物灵性的直接体现,也是对人类善意的最好回应。也让鸭子的“救命之恩”得以印夫妻二人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更深,人与鸟的关系也进入了新的境界,留下悠长的回味。</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