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请看视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的80面战旗中,新四军所辖部队共有15面战旗。</u></b></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具体战旗名称及所属部队:</p><p class="ql-block">1.老虎团:新四军第1师3旅7团 </p><p class="ql-block">2.金刚钻:新四军第2师4旅10团 </p><p class="ql-block">3.铁锤子:新四军第2师4旅11团 </p><p class="ql-block">4.刘老庄连: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4连 </p><p class="ql-block">5.百战百胜:新四军第3师7旅20团1连 </p><p class="ql-block">6.百战百胜第三营:新四军第3师8旅22团3营 </p><p class="ql-block">7.刺刀见红连:新四军第3师特务团1连 </p><p class="ql-block">8.战斗模范连:新四军第4师9旅26团1连 </p><p class="ql-block">9.攻坚英雄连:新四军第4师11旅31团1连 </p><p class="ql-block">10.战斗堡垒:新四军独立旅第1团3连 </p><p class="ql-block">11.南门第一连:苏中军区教导旅3团7连 </p><p class="ql-block">12.兴化部队:苏中军区1分区特务2团 </p><p class="ql-block">13.钢铁连队:淮海分区3支队8团4连 </p><p class="ql-block">14.拥政爱民模范连:淮南军区来口独立团2连 </p><p class="ql-block">15.观杰中队:浙东游击纵队5支队3大队7中队</p><p class="ql-block">这些战旗覆盖了新四军主力部队(第1、2、3、4师)及苏中、淮南、苏北等军区,体现了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抗战中的广泛代表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u>在11面团级战旗中,新四军部队荣获的有 4 面:</u></b></p><p class="ql-block">01、旗帜:金刚钻 简介:1942年4月,为扩大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2师4旅10团奉命远道奔袭、夺取杞岗。战斗中,全团发扬勇猛灵活的战斗作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插日伪军“心脏”,以极短时间全歼守军。战后,新四军第2师授予该团“金刚钻”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02、旗帜:铁锤子 简介:1941年11月,为稳定淮南形势、巩固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2师4旅11团对侵占大桥镇之敌发起攻击。战斗打响后,团队官兵勇猛冲杀,迅速突破前沿阵地,歼灭敌军大部,敌残部在突围途中被我伏击部队全歼,坚定了根据地军民反“扫荡”决心。战后,新四军第2师授予该团“铁锤子”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03、旗帜:老虎团 简介:1942年9月,为配合支援苏中军区第4军分区反“扫荡”,新四军第1师3旅7团奉命于夏家渡伏击日伪军。战斗中,7团官兵发扬敢于近战、敢于白刃格斗、敢于连续战斗、善于边打边组织、善于军政夹攻的优良战斗作风,取得歼灭日伪军大部的胜利。1942年10月,新四军授予该团“老虎团”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04、 旗帜:兴化部队 简介:1945年8月,在收复兴化城战斗中,新四军苏中军区第1军分区特务1团担负主攻东门任务。战斗中,1团组织勇敢队,冒着伪军密集炮火,克服重重困难,游过护城河,迅速架梯登上东门城楼,与伪军展开肉搏,为后续部队突进兴化城杀出一条血路。战后,苏中军区授予该团“兴化部队”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u>在 5 面营级战旗中,新四军部队荣获的有 1 面:</u></b></p><p class="ql-block">1、旗帜:百战百胜第三营 简介:1942年11月佃湖战斗中,新四军第3师8旅22团3营在伤亡较大的不利情况下,英勇顽强,浴血奋战,多次打退日伪军猖狂进攻,配合团主力夺取战斗胜利,有力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胜利信心。战后,新四军第3师授予该营“百战百胜第三营”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百战百胜第三营”隶属于第78集团军某旅,前身为红军营队,1930年2月,由鄂豫皖红1军第1师的一个连队和光山八里区、东区游击队合编组成的光山战斗营;1930年9月,扩编为商(城)光(山)边独立团;1932年4月,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独立第4师10团;同年9月,随师改编为红9军第27师79团;11月编入重建的红25军为第74师220团;1933年10月,缩编为红28军第84师3营;1934年4月,又扩编为红25军第75师223团;1935年9月,随红25军到达陕北后,先后被编为红15军团第75师223团、第73师219团;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7团3营;1940年2月,改称八路军第2纵队第344旅687团3营;6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4旅687团;8月20日,编为八路军第5纵队2支队687团;1941年2月,改编为重建的新四军第3师8旅22团3营;1945年11月,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第3师8旅22团3营;1946年1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8旅22团3营;同年9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4师10团3营;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4师10团3营;同年1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39军115师343团3营;1949年3月,为第四野战军的第39军步兵115师343团3营;1985年8月,为沈阳军区第39集团军机械化步兵115师343团3营;2013年6月,为沈阳军区第39集团军机械化步兵115旅3营8连;今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合成三营。先后参加直罗镇、平型关、辽沈、平津等战役战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p><p class="ql-block">1942年11月,苏北佃湖阻击战中,第220团第3营及涟东独立团第5、第7连在涟水县境佃湖镇英勇阻击敌人,为新四军第3师赢得了宝贵的军事检阅竞赛大会时间。佃湖镇地处涟水县城东北40余公里,地理位置重要,一旦失守,敌军将直逼第3师师部。该营在苏北佃湖阻击战中击毙日伪军100余人,击毙日寇第17师团中(?)队长,还缴获了日军“扫荡”苏北根据地的作战计划和地图,为新四军反“扫荡”斗争提供重要情报。</p><p class="ql-block">该营拥有八路军和新四军血脉,历经大小战役战斗千余次,培养了“除了胜利无所求,为了胜利无所惜”的精神。近年来,官兵在国际维和、联合演习等任务中屡创佳绩,两次赴非洲维和任务区执行防卫任务,守护世界和平。 </p><p class="ql-block">从机械化到信息化,该营完成合成营转型,在国庆阅兵、国际维和等任务中展现新时代的胜战能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在 64 面连级战旗中,新四军部队荣获的有 10 面</b>:</p><p class="ql-block">1、旗帜:攻坚英雄连 简介:1945年5月,新四军第4师11旅31团1连随团参加宿南战役。战斗发起后,全连官兵敢打硬拼、勇猛冲杀,连队司号员在战友掩护下,冒着枪林弹雨架梯攀上炮楼,用手榴弹攻击伪军,迫使伪军32人投降。经过2个多小时激战,连队和友邻部队全歼当面伪军。战后,新四军第4师授予该连“攻坚英雄连”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2、旗帜:战斗模范连 简介:1941年3月初,新四军第4师9旅26团1营1连随部队回师皖东北,继续在淮海地区坚持斗争。在张家坝战斗中,全歼勾结日伪军的反动刀会,毙俘匪徒500余人;强攻据守许庄的伪军,取得突出战绩,为扩大根据地、消灭伪军顽匪作出突出贡献。1941年7月,新四军第4师授予该连“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3、旗帜:刺刀见红连 简介:1945年8月,淮阴攻坚战打响,新四军第3师特务团1连担任尖刀连。战斗中,全连官兵勇猛出击,冒着日伪军雨点般的子弹架梯登城,在子弹、手榴弹全部打光后,与守军展开白刃格斗,全连伤亡过半仍浴血奋战,为部队发动总攻赢得时间、打开通道。战后,新四军第3师授予该连“刺刀见红连”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刺刀见红连”与“</span>红一团”“白台山英雄团”“狼牙山五壮士连”“北上抗日先锋连”等英雄部队隶属于第74集团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4、旗帜:拥政爱民模范连 简介:新四军淮南军区来口独立团第2连,在大生产运动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作风,开垦荒地,种菜种粮,将生产所得无偿援助给抗日根据地群众,分组包干帮助群众恢复生产,与当地百姓结下鱼水深情。作战时,连队充分发动群众,在群众掩护下多次对日伪军进行袭击。1943年11月,淮南军区授予该连“拥政爱民模范连”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5、旗帜:南门第一连 简介:1945年8月,新四军苏中军区教导旅第3团7连奉命参加攻打兴化城战斗。受领战斗任务后,连队党支部及时召开骨干大会,组织进行战前研究,逐级搞好战前动员,全连情绪高涨。总攻发起后,全连官兵勇猛向日伪军阵地发起冲锋,第一个攻进兴化城南门,将红旗插到城头。战后,苏中军区授予该连“南门第一连”荣誉称号。(原隶23军,现隶79集团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6、旗帜:钢铁连队 简介:1941年12月,淮海军分区3支队8团4连随主力参加反“扫荡”战斗,全连官兵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以大刀、刺刀与日伪军展开肉搏战,二排长拉响手榴弹与日伪军同归于尽,连队先后打退敌多次冲击,有力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战后,淮海军分区授予该连“钢铁连队”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淮海军分区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三师领导下的淮海抗日根据地的军事指挥机构,主要负责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军事防御和反“扫荡”作战。 </p><p class="ql-block">1941年3月,淮海军区成立,属苏皖边区党委领导。覃健任司令员,金明任政治委员,张克辛任参谋长。6月,淮海军区直辖淮河、滨海、东海、涟水、淮阴、沭河、沂河七个县级武装大队和泗阳独立团,由新四军第三师领导。10月,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兼淮海军区,第十旅所属部队分别编入淮海区各县地方武装。刘震任淮海军区司令员,金明任政治委员,覃健任副司令员,吴信泉任副政治委员,沈启贤任参谋长,高农斧任政治部主任。1942年12月,淮海军区改为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 )</p><p class="ql-block">荣誉战旗名称:钢铁连队</p><p class="ql-block">授旗时间:1941年12月</p><p class="ql-block">授旗时战斗序列:新四军3师10旅兼淮海军分区第三支队8团2营4连</p><p class="ql-block">授旗领导机关:新四军3师10旅兼淮海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p><p class="ql-block">授旗前后主要战斗序列沿革:前身是1939年10月苏皖边区党委建立的抗日武装沭西青年救国大队一部分;1940年8月,改编为新四军苏皖纵队第三支队沭河大队1营1连;1941年6月,改编为淮海军区沭河大队;1941年10月改编为新四军3师10旅28团兼淮海军区沭河大队1营1连;1942年12月改编为新四军3师10旅兼淮海军区3支队8团2营4连;1943年1月改编为新四军3师10旅兼淮海军分区3支队8团2营4连;1945年3月改编为新四军7师独立旅3团2营4连;1945年10月改编为新四军3师独立旅3团2营4连;1945年11月,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3师独立旅3团2营4连;1946年1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3师独立旅3团2营4连;1946年9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6师18团2营4连;1948年1月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6师18团2营4连;1948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117师351团2营4连;1950年10月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117师351团2营4连;1985年9月,改编为第39集团军117师351团2营4连;1996年10月,改编为武警机动师351团2营4连;现为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某中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旗帜:战斗堡垒 简介:新四军独立旅第1团3连诞生于1937年11月。自组建以来,该连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明显,党员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官兵团结巩固、士气高涨,连队在历次战斗中,作战勇猛、突击力强,执行战场纪律和群众纪律严,圆满完成担负任务。1942年12月,新四军独立旅授予该连党支部“战斗堡垒”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70周年该部为徒步方队。方队臂章</p> <p class="ql-block">8、旗帜:刘老庄连 简介:1943年3月,为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4连官兵,在刘老庄面对千余日伪军,毫不畏惧、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敌军多次冲击,随后敌集中所有火力向该连阵地进行猛烈轰击,余下官兵齐心扑向日伪军作最后战斗,直至82名勇士全部壮烈牺牲,此战累计毙敌170余人、伤敌200余人。战后,新四军第3师7旅重新组建连队并命名为“刘老庄连”。</p><p class="ql-block">刘老庄连,原名“刘老庒连”(这源于战争年代的书写习惯,“庒”是“庄”的异体字,在过去,两字同义同音),前身为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2营4连,后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集团军第127师第379团第4连。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4连。</p><p class="ql-block">“刘老庄连”前身是江苏丰县四区的一支游击队,组建于1938年11月,1941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1943年3月,为掩护淮海区党政军领导机关转移,该连在江苏淮阴刘老庄与日寇展开激战。全连82名勇士英勇无畏、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敌人5次进攻,最后全部壮烈牺牲。为纪念此次战斗,战后,淮阴人民选送82名优秀青年补入该连,连队被命名为“刘老庄连”。</p><p class="ql-block">为表彰此连,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撰文:“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称刘老庄连为“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进入新时代,“刘老庄连”先后七次集体立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旗帜:观杰中队 简介:1944年7月下旬,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5支队3大队7中队,奉命参加武装保卫慈溪东埠头秋收任务,在中队长观杰的指挥下,中队官兵顽强战斗,与日伪军反复争夺阵地,给敌以重大杀伤。战斗中观杰身负重伤,仍然带队奋勇冲击,直至光荣牺牲。1944年8月,浙东游击纵队授予该中队“观杰中队”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10、旗帜:百战百胜 简介:新四军第3师7旅20团1连,由一支战功卓著的红军部队改编而成,1941年转战江淮平原,在反“扫荡”、拔据点、打击日伪军的历次战斗中,全连官兵发扬敢于争先、敢于战斗、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战斗作风,勇猛作战,屡战屡胜。1942年11月,日伪军5000余人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分多路企图对沭阳地区我党政领导机关进行合围。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20团1营1连,受领阻击任务后迅即出发,连夜行军80余公里赶至双山头,歼敌50余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2年11月,</span>该连因作战勇猛,并凭前期综合作战表现,被新四军第3师授予“百战百胜”战旗。</p><p class="ql-block">现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装甲步兵1连~“红一连”。</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军魂发源的地方,扛起忠诚无畏的担当。让那百战百胜的战旗,永远高高飘扬……”这首歌是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连歌。它是从秋收起义中走出来的队伍。</p><p class="ql-block">淮海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领导机构中共淮海区党委和淮海区专员公署机关就设在沭阳。1942年11月15日,日军第17师团滕原联队步兵2000余人、骑兵400余人、保安大队3000余人,在飞机和火炮的掩护下,由淮阴、涟水、沭阳、宿迁及南新安镇等多地出动,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分9路企图包围沭阳。</p><p class="ql-block">为粉碎日伪军的“扫荡”,解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之围,1连与友邻部队对敌展开了全面抗击作战。激战数天后,上级命令1连直奔双头山,断敌退路。</p><p class="ql-block">面对未知的作战地域和敌人数量,1连官兵毫不畏惧,连长刘志新、指导员郑怀平迅速研究对策,鼓舞士气斗志。双头山距离出发点超过80余里。经过简短动员,全连官兵相互搀扶、相互鼓劲,连夜奔袭,最终在规定时间内赶至双头山。</p><p class="ql-block">全连官兵刚到预定阵地,就与敌溃逃一部遭遇,一场激烈战斗瞬间打响。连长刘志新一边联络2连、3连合围包抄,一边指挥全连接敌。经过3小时激战,共歼敌2个排50余人。随后,1连与赶来的2连、3连一道将余敌全歼,圆满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在这次奔袭作战中,1连2排作风最顽强,奔袭速度最快,第一个提前到达预定地点,对退往双头山之敌实施了有力打击。</p><p class="ql-block">在转战江淮平原期间,1连反“扫荡”、拔据点、打击日、伪、顽,发扬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往直前。1连官兵先后歼敌200余人,缴获机关枪6挺、迫击炮5门、各种枪支150支、炮弹500多发、手榴弹300余枚、子弹5000多发、战马25匹,并缴获了大量其他军用物资。</p><p class="ql-block">战后,1连被新四军第3师授予“百战百胜”战斗锦旗。1连2排被新四军第3师授予“飞毛腿二排”称号。</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1, 100, 250);"><u>此外,荣获“铁的堡垒”战旗的部队在41年1月转隶新四军。战旗为八路军115师教导一旅40年7月盐城战斗所获。该部41年初编入新四军3师7旅。一直在3师、东野2纵、四野39军的编成内。</u></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铁的堡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铁的堡垒是八路军第115师授予教导第1旅第3团第1营第2连的荣誉称号,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旗方队功勋荣誉旗帜。1940年7月盐城战斗中,该连奉命拔除崔家集据点,12名勇士组成奋勇队突袭炸毁日伪军中心炮楼,经40分钟激战歼敌200余人,缴获战马50余匹及武器装备,为战役胜利奠定基础,战后被授予此称号。该连前身为1927年初组建的国民革命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特务连,后改编为红4军特务连。抗日战争期间先后隶属八路军115师、新四军3师,解放战争时期整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5师13团警卫连。1950年入朝作战时为志愿军39军116师346团3营8连,2014年调整为第80集团军某旅装甲步兵8连。2025年9月3日其荣誉旗帜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1940年7月盐城战斗中,该连担负拔除盐城外围据点任务。战斗发起后,2连官兵充分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率先攻克日伪军外围据点,随后又以迅猛动作穿插作战,歼灭日伪军200余人,缴获大批战马和武器装备,为攻克盐城打开了门户。战后,八路军第115师授予该连“铁的堡垒”荣誉称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战斗序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建连于1927年初,时为国民革命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特务连;1928年4月,编入红4军10师特务连;1929年3月,改称为红4军第1纵队特务连;1933年6月,整编为红1军团2师特务连;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特务连;1938年8月至1941年1月,先后为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特务连、八路军115师教导1旅3团1营2连、八路军第5纵队1支队3团1营2连;1941年1月,改编为新四军3师7旅21团1营2连;1943年1月,为新四军淮海军分区第4支队警卫连;1945年8月,为新四军3师10旅28团警卫连;1946年1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3师10旅28团警卫连;1946年8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5师13团警卫连;1948年11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116师346团1营3连;1950年1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兵团39军116师346团1营3连;1950年10月,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116师346团1营3连;1951年6月,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116师346团3营8连;1985年9月,改编为沈阳军区第39集团军机械化步兵116师346团3营8连;2014年4月,改编为第80集团军合成某旅3营装甲步兵8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40年11月17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在苏北海安成立。</b></p><p class="ql-block"> 1940年5月,为了支援华中地区的新四军,中共中央决定从华北地区抽调八路军主力两万人南下华中地区。八路军南下部队经几个月长途行军,连续作战进入淮海地区,先后发展为八路军第四、第五纵队。1940年11月上旬,刘少奇、黄克诚从盐城抵达海安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同陈毅会商成立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等问题。</p><p class="ql-block">1940年11月1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在江苏省海安成立了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简称华中总指挥部。</p><p class="ql-block">叶挺任总指挥,刘少奇任政治委员,陈毅任副总指挥并代理总指挥(在叶挺抵达前代理总指挥),赖传珠任参谋长,统一指挥陇海铁路以南、长江以北的新四军和八路军部队。</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由陈毅兼指挥,粟裕任副指挥,刘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纵队。 </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由张云逸兼任指挥,徐海东、罗炳辉任副指挥,赖传珠兼任参谋长,邓子恢兼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四、第五支队、江北游击纵队。</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由李先念任司令员,任质斌代理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少卿任参谋长,下辖第一、第二支队和第五、第六、第七团。</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第四纵队,由彭雪枫任司令员,张震任参谋长,萧望东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四、第五、第六旅和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随后,撤销保安司令部,组成第一、第二 、第三军分区和萧县独立旅。</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第五纵队,由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及政治部主任,韩振纪任参谋长,下辖第一、第二、第三支队。</p><p class="ql-block">1940年11月24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从海安迁到江苏省盐城。</p><p class="ql-block">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及所属部队为基础,重新组建了新四军军部,并重新编组了新四军所属部队。</p> <p class="ql-block">在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盛大阅兵式上,战旗方队中“杨靖宇支队”的旗帜以格外醒目的姿态多次占据镜头焦点,这一细节引发了广泛关注。</p><p class="ql-block">东北抗联的孤胆忠魂与战略价值</p><p class="ql-block">杨靖宇将军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最早组织起的武装力量之一。据军史档案记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仅三个月,杨靖宇便受命赴东北组建抗日武装。在完全失去与关内联系、补给断绝的极端环境下,他率领部队创造了“七天七夜粒米未进仍坚持作战”的军事奇迹。百度百家号披露的日军战报显示,关东军曾专门制定“杨靖宇讨伐特别计划”,动用飞机、重炮甚至毒气弹,仍无法剿灭这支“棉絮果腹仍死战”的队伍。这种“战斗至最后一刻”的精神,正是中国抗战精神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1940年2月23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率少数战士同日军连番激战,由于叛徒出卖,在断粮5天的情况下靠吃草根、树皮和棉絮血战到最后一息,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杨靖宇这支部队是钉在日本本土与关东军之间咽喉要道上的一根钉子。在杨靖宇指挥下,这千把人的部队,始终活跃在日军心脏地带,周旋于日军的刀光剑影之间,被日军称为“东边道之癌”。据日方记载,从1939年到1940年对杨靖宇进行的追击作战,最终消耗了日本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p><p class="ql-block">1940年2月23日10点左右,杨靖宇踏着没膝的白雪,来到濛江县保安村三道葳子林中,遇到4个进山打柴的农民。由于行动不便,他将购买吃穿用等事委托给他们。</p><p class="ql-block">那时他已5天5夜粒米未进,周围还有几百个敌人在全力围捕。1939年冬天,杨靖宇领导的抗联部队在濛江县境内浴血奋战了94天,别说吃口饱饭、喝口热水,就连踏实睡上一觉都是一种奢望。</p><p class="ql-block">直到生命里的最后一刻,杨靖宇还是把枪口对准了敌人。关东军留下的一段战场实录这样记述:“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手持双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中其左腕。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枪应战。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终因寡不敌众,杨靖宇被敌弹射中胸膛,他持平手中匣子枪,厉声怒斥:“谁是抗联投降的,滚出来我有话说。”语毕,高大的身躯便仰面倒在大树旁,终年35岁。鲜血染红了皑皑白雪-一时间定格在1940年2月23日16时30分。</p><p class="ql-block">杨靖宇牺牲后,日本侵略者始终无法理解的是:自2月18日以来,他已被围困在冰天雪地里,完全断粮五天五夜,他究竟靠什么生存?为了解开谜团,敌人残忍地将他剖腹查看,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 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连参与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也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史料载,这个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手,“一天之内,苍老了许多”。此后,岸谷隆一郎穷毕生精力研究中国抗日将士的心理。研究越深入,他内心受到的折磨越大。最后,他毒死了自己的妻子儿女后自杀。他在遗嘱中写道:“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拥有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p> <p class="ql-block">《露营之歌》全曲首次发表在1939年的《革命歌集(第二集)》中。该《歌集》为抗联三军政治部所编,战后仅收存于中央档案馆一直没有对外公开,直到1999年才被公诸于世。</p><p class="ql-block">歌词</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哟!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浓荫蔽天,野花弥漫,湿云低暗,足渍汗滴气喘难。烟火冲空起,蚊蠓血透衫,战士们!热忱踏破兴安万重山。奋斗哟!重任在肩,突封锁,破重围,曙光至,黑暗一扫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荒田遍野,白露横天,野火晶莹,敌垒频惊马不前。草枯金风急,霜晨火不燃,弟兄们!镜泊瀑泉唤醒午梦酣。携手吧!共赴国难,振长缨,缚强奴,山河变,片刻息烽烟。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b></p> <p class="ql-block">抗联老战士说,那时,最容易的,就是死去;最难的,就是活着。</p><p class="ql-block">电影“归心似箭”中山民董老利给抗联连长魏得胜作揖,说:几十年了,除了山神爷我没拜过别人,现在我不是冲你,是冲你们宁死不当亡国奴的那股劲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最震人心魄的拷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b></p> <p class="ql-block">“彭真曾经对冯仲云说:“我们共产党人二十多年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第一件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是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件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十四年苦斗。”</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则在授予冯仲云勋章时紧紧的握着他的手说:“你是冯仲云,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你们东北抗联,比我们长征还要艰难、艰苦。”</p><p class="ql-block">据冯仲云女儿冯忆罗回忆:我母亲曾经跟我讲,我父亲在授衔以后,回到家里特别激动,手里捧着两颗金色的勋章,当时跟我说,这个不光是给我的荣誉,而且,这个是给我们满洲地下党省委和东北抗联的同志,14年浴血奋战的这份荣誉。”</p> <p class="ql-block">“在长白山的密林中,至今仍留有抗联战士刻在树干上的大字,‘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p><p class="ql-block">而今,树已参天,革命的理想呢…… ”</p> <p class="ql-block">当“杨靖宇支队”的鲜红战旗出现在阅兵场上时,转播镜头聚焦这面荣誉旗帜长达二十秒。这面战旗不仅是杨靖宇同<span style="font-size:18px;">整个东北抗联</span>荣耀,更是我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阅兵式上战旗上保留原有的字体和图案,是对先辈们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精神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在阅兵仪式上,“刘老庄连”的战旗格外引人注目,有细心的网友发现,战旗上“庄”字的写法似乎与平常不同。</p><p class="ql-block">这个看似“错误”的写法,其实背后有着深刻的意义。它是特意保留了1943年新四军三师七旅授予“刘老庄连”战旗时的原始字体。</p><p class="ql-block">1943年3月,为掩护淮海区党政军领导机关转移,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82名勇士,在江苏淮阴刘老庄与日伪军展开激战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们英勇无畏、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最终全部壮烈牺牲 。战后,第7旅重新组建第4连,并将其命名为“刘老庄连” 。那面承载着烈士们英勇精神的战旗,也成为了连队最珍贵的传承 。</p><p class="ql-block">保留战旗上“庄”字的原始写法,就是为了让当年的英烈们能够找到自己的连队,让他们知道,祖国和人民从未忘记他们的奉献与牺牲。这不仅仅是一个字的写法问题,更是对历史的尊重,对英烈的缅怀,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p> <p class="ql-block">视频~《永远的番号》:</p> <p class="ql-block">无人武器</p> <p class="ql-block">激光武器</p> <p class="ql-block">有空潜地“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导弹了!</p><p class="ql-block">惊雷-1空射核导弹</p> <p class="ql-block">潜射巨浪-3</p> <p class="ql-block">东风-61公路机动发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东风-5 C液体燃料核洲际导弹</p> <p class="ql-block">空中力量</p> <p class="ql-block">阅兵老兵敬礼感人画面</p> <p class="ql-block">在2025年9月3日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多位抗战老兵颤巍起身敬礼的场面成为最感人瞬间。</p><p class="ql-block">央视新闻报道,阅兵期间多位老战士在天安门城楼起身敬礼,网友评论“这盛世如您所愿”引发广泛共鸣。颤巍巍的军礼承载着他们对烽火岁月的记忆。</p><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记录,老兵们挺直佝偻脊背时眼中含泪,徽章映照出跨越80年的家国情怀,军礼动作仍保持标准姿态。</p> <p class="ql-block">视频【军歌《人民军队忠于党》】~</p> <p class="ql-block">“抗战八年整 打败侵略者</p><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得胜利 建立人民新中国</p><p class="ql-block">成长壮大靠谁人</p><p class="ql-block">伟大的共产党</p><p class="ql-block">伟大的毛泽东</p><p class="ql-block">伟大的毛泽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