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中国的民用航空人始于深明大义的那一群先人!</p><p class="ql-block">是他们坚定地走在历史风云的前头,摒弃黑暗追逐光明,在中国至暗时刻奋起抗击日寇,或冒着生命危险驾机出征迎战日寇或参加驼峰空运救国于危难中。他们的后人大踏步地跟在后头!风中的疾行雨里的坚定,印在了他们的脑中,刻在了他们的心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之际,部分两航后人从广州、香港、北京、成都、合肥、镇江来到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抗战纪念馆,他们一行16人,其中有驼峰飞行人员和地勤人员的后代,有抗日航空烈士的后代,有中央航空学校抗日老兵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8日,部分两航后人集体到杭州笕桥抗中央航空学校抗战纪念馆参观拜霭瞻仰他们的前人……</p> <p class="ql-block">来自广东的两航后代</p> <p class="ql-block">来自成都、广东、北京、香港、镇江的两航后代</p> <p class="ql-block">中央飞机制造厂工程师吴敬诚之子吴发源发言</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是抗战时期中国航空公司的工程师吴敬诚。</p> <p class="ql-block">当年,一架D C-3飞机在宜宾遭日机轰炸,右翼严重受损无法修复。中航没有备用机翼。中航工程师吳敬诚是DC-3飞机主管,他在香港大胆提出用备用D C-2机翼替代,装在DC-3机身上。于是悬挂DC-2机翼的飞机飞往宜宾并对接成功。为解决两种机翼升力不平衡,美国机长和报务员华祝,用扳手扭紧钢索把方向盘拉斜飞状固定,把这架左右机翼不对称的飞机,艰难地飞回香港。</p><p class="ql-block">此举后人戏称DC2又1/2。 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驼峰空运地勤机械师徐尧根之女徐秋雯说:我父亲徐尧根1936年考入笕桥航校第四期机修班,毕业后进入中国空军任机械师,<span style="font-size:18px;">抗日战争中,他</span>维修各类<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空战中受损的</span>战斗机,轰炸机。</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进入央航。我为父亲这一代人对祖国航空事业的终身奉献感到骄傲。</p> <p class="ql-block">广州来的李葆莹在纪念馆中发现了抗日航空烈士周应熊舅舅生前读过的空军士校的图片 禁不住热泪盈眶,激动地向大家讲述舅舅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李葆莹讲述抗战时期牺牲在祖国蓝天上的中国空军中央航校毕业生、抗日航空烈士周应熊舅舅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这次聚会活动,抗日航空烈士周应熊的外甥女李葆莹女士专程从广州来到杭州,这张照片是在笕桥抗战纪念馆里李葆莹女士与台湾飞虎研究学会的会长的翟永华先生通视频,借助网络空间传递尽抒情怀和感慨……</p><p class="ql-block"> 因为十年前,周家姐弟俩为寻找舅舅周应熊的下落,用五年时间辗转世界各地,后来在台湾翟永华先生的飞虎网站寻找到了周应熊的名字,又通过翟永华与南京航空联谊会联系,终于在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把周应熊烈士的名字补刻到了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上。</p> <p class="ql-block">我的舅舅周应熊就是在成都空战中牺牲的,年仅23岁。</p> <p class="ql-block">当年海峡两岸的民间组织携手帮助抗日航空烈属寻亲的故事一时传为佳话,感动了千千万万人们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抗战期间,李葆莹的大舅周应霖是孙立人的副官,二舅周应熊是抗日空军烈士,这是一个英雄的家庭。</p> <p class="ql-block">在驼峰空运中的印度加尔各答担任地勤机械师的张赓统的女儿、专程从安徽合肥赶来的张健如女士与1934年加入中杭厂、后转入中航为驼峰空运全程做后勤保障的机械师金超的女儿金群夫妇合影。</p> <p class="ql-block">金群的哥哥金垒允曾经写过一本名字叫《起飞在杭州》的书,专门介绍了抗战时期笕桥中央飞机制造厂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从北京专程赶来的两航后代陈再南的父亲是抗战时期在笕桥中央飞机制造厂的仪表技师。</p><p class="ql-block">她告诉大家:“飞机里的仪表盘至关重要,是飞行员实时掌握飞行状态、保障飞行安全的核心信界面,没有它,飞行员无法正常操控飞机,可以说仪表是飞机不可或缺的“神经中枢”。” 她说,我父亲对技术精益求精,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这是当年笕桥空军航校的校训。</p> <p class="ql-block">莫仲荣烈士生前是中央航空学校12期毕业生,从美国受训回国后在中国空军中美混合团任飞行员。1944年5月6日,他在成都上空对日空战中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这次,中国空军中美混合团飞行员莫仲荣烈士的孙女,也从广东专程来到了笕桥纪念馆。她含着眼泪在纪念馆里的中美混合团图片栏前站了很久……</p> <p class="ql-block">沈红在纪念馆中突然看到石邦藩的这张照片激动得瞬间泪目。因为父亲沈嘉年生前跟她讲过:抗战时期,父亲在1945年5月为抗日救国参军入伍到中央空军军官学校27期学飞行。他们在四川成都铜梁空军入伍生总队参加集训时,就是由一位姓石的被称为“断臂将军”的断臂教官,每天早上带着他们跑操,…… </p><p class="ql-block"> 1947年5月父亲随航校从成都搬到杭州笕桥后才开始学习专业课,父亲在笕桥航校的教官是曾经的飞虎队员毛昭品……</p> <p class="ql-block">周志亮先生是成都来的两航的后代,他的父亲周明广是驼峰空运期间的一员,曾担任美军空运队的机械师。他慷慨激昂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赢得 阵阵掌声。</p> <p class="ql-block">央航员工余克银的女儿 余宪慧,专程从广州赶来,她的父亲在抗战中表现突出,获得军委颁发的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这是原中央航空公司无线电机械员容天量的女儿、专程从广州来的容洁鸿,她的祖父容观成、叔公容观对都是在抗战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知名人士。</p> <p class="ql-block">成都来的两航的后代周志亮先生,他的父亲周明广抗战时期曾担任美军空运大队的机械师。</p> <p class="ql-block">安徽合肥来的两航后代张健如大姐,她的父亲张赓统是驼峰空运中的地勤机械师。</p> <p class="ql-block">广州来的两位两航后代</p> <p class="ql-block">来自镇江、香港和广州的抗日空军后代</p> <p class="ql-block">随队摄影师杜伟</p> <p class="ql-block">驼峰飞行员边任耕,在新中国担任周总理专机驾驶员长达八年时间。深受大家敬重。9月2日在南京时大家专门去看望了边任耕伯伯的女儿和女婿。</p> <p class="ql-block">这是驼峰飞行员徐定中的儿子徐国基与驼峰飞行员边任耕的女儿边寨豪大姐握手留念</p> <p class="ql-block">中央航校的后人陈安琪、沈红和徐秋雯代表大家把边寨豪大姐夫妇送回家。</p> <p class="ql-block">9月2日晚,在南京时大家与边寨豪姐姐、姐夫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右边穿红衣的是我们的随队摄影师杜伟先生。杜伟先生这次跟着我们从广东到南京、上海、杭州,一路上他为大家拍照跑前跑后、敬业认真,深受大家好评。 杜伟先生说参观笕桥纪念馆很有意义,很受教育。</p><p class="ql-block">杜伟先生与两航后代周志亮先生(左边穿蓝衣服的)两人亲如兄弟。</p> <p class="ql-block">在笕桥航校纪念馆内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为了新中国,他们的父辈走在队伍前头,今天,他们的后人也不甘落在后头。他们的父辈总是挺胸抬头,他们的后人也不会轻易低头!他们父辈搏击的那个云雾里头,太值得后人们频频回首!父辈堆积情思的里头,充满了千头万绪难忘的回头!父辈都是老战友,那是深秋的时候,父辈飞向光明的时候,方方正正的棱角如今还依旧!</p><p class="ql-block">看着墙上父辈的眉首,想着艰苦岁月中的顽强拼搏和英勇战斗!心中的阵地他们在坚守,远大的理想从来就没有丢……</p><p class="ql-block">记住岁月、游历长河、铭记昨天、展望未来,期待来年的再次重逢,释放心中的澎湃激情…… </p><p class="ql-block"> 2025年09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