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拂铃•塔影千年

众海一粟

<p class="ql-block">美篇名:众海一粟</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964448</p> 大慈恩寺始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为追念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下令在晋昌坊的“净觉故伽蓝”旧址营建新寺,唐太宗赐名“大慈恩寺”。</p> 历史与重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慈恩寺在历史上历经多次战乱和损毁,又屡次重建。明代嘉靖年间修缮后,大雁塔成为现存最早的四方楼阁式砖塔,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重要遗址点。</p> 大雁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雁塔:由玄奘主持修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用于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像舍利,高64.5米,共七层,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四方楼阁式砖塔,兼具佛教文化与盛唐建筑艺术的精华。塔内木梯可登顶,每层四面有券门,塔身线刻佛像精美,还可参观《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大雁塔的高处,俯瞰大唐不夜城,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千年前的盛唐长安。</p> 佛舍利 风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风铎作为塔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记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佛像为明初文物,是大雁塔的“定塔之宝”。</p> 玄奘三藏院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玄奘三藏院:分为光明堂、大遍觉堂、般若堂,展示玄奘生平及取经历程。光明堂主要展示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辛历程;大遍觉堂供奉玄奘顶骨舍利,融合哲学与艺术。</p> 唐砖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砖主要由高质量的黏土烧制而成,质地坚硬、耐磨损,具有厚重密实的特点,制作工艺讲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雁塔的唐砖见证了大雁塔的多次修缮和重建,反映了唐代以来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技术水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砖作为塔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记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人设计的地漏非常艺术,旁边老砖上发现一只小狗爪印…</p> 钟楼与鼓楼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钟楼内悬挂1548年铸造的巨型铁钟,重3万斤,体现明代铸造工艺。鼓楼内放置大鼓,是寺庙举行法事活动的重要场所。</p> 牡丹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慈恩寺自唐代起便以种植牡丹闻名,据史料记载,当时寺内牡丹品种繁多,花开时节繁艳芬馥,吸引众多文人墨客前来观赏。如今的牡丹园旨在重现唐代牡丹园的盛景,让游客在古塔的映衬下感受牡丹的国色天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雁塔以千年古韵承载盛唐记忆,是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象征,值得亲身探访其跨越时空的文化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