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东行记:Day8

眉语

<p class="ql-block">抚远-同江-佳木斯</p> <p class="ql-block">出抚远,走331沿黑龙江上行至同江,同江是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处,是同三公路的起点,同三公路是同江哈尔滨长春大连烟台连云港宁波上海……至三亚,从黑龙江出发进入辽宁后就一直沿海岸线行走,可以说祖国地图的描边线路由331+同三公路+219构成。</p> <p class="ql-block">我们局部看到的大江大河实则水路错综复杂,如人体的毛细血管。</p> <p class="ql-block">同江的三江口水域开阔,我们所站的位置是松花江岸边,另一侧的黑龙江岸边是俄罗斯土地。今天有点阴天,江面混色出看不太清,晴朗时会有明显的色差,黑龙江水黑,松花江水昏黄,混同江还要走很远两种颜色的水才彻底混为一色。我猜测此地较平缓,两江汇合得比较温柔造成的。</p> <p class="ql-block">2.同江赫哲族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博物馆有三层,第一层主要以展示渔猎的自然环境为主;赫哲族是我国的古老民族。以捕鱼和狩猎为生,现有人口5000余人。世代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富饶的三江流域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养育了赫哲族,也孕育了赫哲族的渔猎文化。第二层展览了赫哲族的悠久历史以及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赫哲族的工具制作服饰婚姻等;第三层是同江发展展示。</p> <p class="ql-block">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民族演变,肃慎(先秦)、挹娄(汉魏)、勿吉(南北朝)、黑水靺鞨(隋唐)、女真(元明清)这是一个民族不同时期的一系列称呼,明末清初,赫哲族从女真人中逐步分离出来,形成独立族群。在清康熙《清圣祖实录》中始见赫哲族称,它是从女真中的离出来的一个民族。</p> <p class="ql-block">清朝有的赫哲族被编户编旗,违未被清朝编旗的赫哲族,是赫哲族族群的主体。</p> <p class="ql-block">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赫哲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渔猎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无论远古还是近代在祖国戍边中英勇善战,日本侵略中国时,耿耿于怀这个的战斗力,采取几近灭绝的手段对待赫哲族人民,曾“坚壁清野,集村并屯”政策,将赫哲人强行赶离赖以生存的江岸,集中到沼泽地中的“部落”,导致赫哲族人口大量死亡 。此外,还有部分赫哲人被关押在地窨子中,1945年日本人撤离中国时,生存下来的人才走出地窨子。</p><p class="ql-block">赫哲族从建国之初的三四百人,发展到今天也就5000余人,56个民族中人数排53,极少数民族之一。</p> <p class="ql-block">赫哲族世世代代居住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霸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领土,居住于此地的赫哲族人民被划到俄国,被称为“那乃族”,与我们的赫哲族同宗同源,现有人口一万余人,已不会说赫哲语,是操俄罗斯语的东方面孔,我国境内赫哲族5000余人(2010年统计),是人口极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大部分聚集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八岔、饶河县四排共三个赫哲族乡,及佳木斯市郊区的敖其镇敖其村和抚远市乌苏镇爪吉村两个赫哲族村。</p> <p class="ql-block">《林海雪原》的驾狗车的原始来源。</p> <p class="ql-block">赫哲族服饰的鹿角帽</p> <p class="ql-block">赫哲族用鱼皮制作的衣服和服饰</p> <p class="ql-block">鱼骨工艺品、非遗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赫哲族信奉萨满教,有语言没有文字,赫哲族的说唱艺术伊玛堪一直靠口口相传,属于濒危的非遗文化。六十年代初创造过《冰上山来客》的赫哲族戏剧家乌·白辛(1920年-1966年)回到家乡,他根据的传统说唱形式,创作了第一部带伊玛堪唱段的话剧《赫哲人的婚礼》,成为民族珍惜的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佳木斯市</p><p class="ql-block">佳木斯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的三江平原腹地,地处松花江南岸。种植业发达,还拥有建材、机械制造与加工、高端装备、医药、化工等六大自主产业。</p> <p class="ql-block">3.佳木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三江平原历史悠久,地域广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有完达山、小兴安岭、蜿蜒起伏,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奔腾不息。自古以来肃慎(商周秦)、挹娄(汉魏)、勿吉(南北朝)、黑水靺鞨(隋唐)、女真(辽宋元明)、满、赫哲及汉族等民族在这片无垠的黑土地上冰膑手砥足、筚路蓝缕共同开发建设保卫了祖国的边疆了,创造了璀璨的三江文化,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a)古代文物文史展厅:</p> <p class="ql-block">这个事件发生在依兰,Day10再展开说。</p> <p class="ql-block">汉魏时期</p> <p class="ql-block">中国东北方丝绸之路</p><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上同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有五条:</p><p class="ql-block">1.西域丝绸之路</p><p class="ql-block">2.草原丝绸之路</p><p class="ql-block">3.西南茶马古道</p><p class="ql-block">4.海上丝绸之路</p><p class="ql-block">5.东北亚丝绸之路</p> <p class="ql-block">b)近现代史展厅:</p> <p class="ql-block">1946年时,黑龙江地区(当时属东北解放区及部分国民党统治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省级行政区,其名称及省会(或行政中心)如下:</p><p class="ql-block">黑龙江省:省会为北安(1945年11月成立,初期行政中心设于此)。</p><p class="ql-block">嫩江省:省会为齐齐哈尔(1945年11月成立,管辖嫩江流域地区)。</p><p class="ql-block">松江省:省会为哈尔滨(1946年4月成立,以松花江流域为核心,哈尔滨为重要工业城市)。</p><p class="ql-block">​合江省:省会为佳木斯(1945年11月成立,管辖三江平原地区,佳木斯为区域中心)。</p> <p class="ql-block">佳木斯被誉为“东北小延安” 。</p><p class="ql-block">佳木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抗战胜利后,根据党中央部署,延安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八路军总政文工团等机构和团体及600多位名人告别延安,奔赴东北,辗转来到佳木斯 。1946年11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陈云到佳木斯检查指导工作时,称誉佳木斯为“东北的延安”。</p> <p class="ql-block">佳木斯被誉为“知青的故乡”,在知青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年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佳木斯沿江公园和防洪纪念塔</p><p class="ql-block">又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待我明天探访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