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畏死一一学道德经第74章

朱世岱

<p class="ql-block">民不畏死—学道德经74章</p><p class="ql-block">【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p><p class="ql-block"> 【译文】人民不怕死,为什么还要用死去恐吓他们呢?倘若人民真的惧怕死亡,对于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可以把他们捉来杀掉,那么还有谁敢为非作歹呢?经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代替行戮者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已手指头的。</p><p class="ql-block">本章的主旨是:统治者不能违背天道规律随意杀戮民众,因为他没有替天行道和权利。</p><p class="ql-block">其一,指出杀戮政策无效,是不该实行的。在老子所处的那个年代,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昏庸无道,他们不但对人民施行苛政,而且视人民的生命如草芥,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伤害人民的性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生命朝不保夕。在人民看来,生是痛苦的,死倒是一种最好的解脱,所以他们也就不惧怕死亡了。对于不惧怕死的人来说,以死相威胁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老子才提出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质问。“以死惧之”的目的在于使人民惧于反抗。老子在这里说民众不畏惧死亡,实际是在告诫统治者不要用死亡来威吓人民,这其中夹杂了老子的愤懑情绪,这也充分体现了他对人民的仁爱和怜悯。</p><p class="ql-block"> 其二,刑杀只是针对邪恶之徒。老子不是一味地不要刑杀,而是反对刑杀的滥用。老子一向提倡仁慈,反对战争,更不提倡杀人。老子主张要杀的是胡作非为、作奸犯科的不法之徒,而不是普通的民众。他主张杀一儆百,只有惩罚邪恶之徒,才能使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老子认为,治理天下一定要用“道”来教化百姓,使他们该知道做什么;用“刑”来惩戒奸邪,使人民知道不能做什么。以“道”化之,以“刑”纠之。不可偏废任何一方面。</p><p class="ql-block">其三,乱杀人民,有违天道。人的生命,除了自己作死,也只有天能决定人的生死。而世间的君王是不能随意决定人的生死的。“杀”,只有能够体察天地之道的“大匠”才可以使用,一般人滥用“杀”的大权,就会使自己受到惩罚。中国古代有很多得道明君,也有很多荒淫无道的昏君,北齐文宣帝高洋就是一个残暴君主的典型,将杀人作为游戏。左右大臣经常无故惨遭屠戮,看谁不顺眼也可随意杀之,嗜杀成性,最后他不得好死,31岁就暴毙而亡。到了上个世纪前期,在人民公敌蒋介石的授意下,进行了的一系列屠杀、暗杀活动,残害了无数为抗日救国事业献身的英雄,特别是1927年“412”大屠杀,有数万的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被屠杀,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加速了蒋家王朝的灭亡。</p><p class="ql-block">“民不畏死”不是正常的社会,是礼崩乐坏的结果。一个政通人和的社会,人民应该是惜生畏死。怎样改变“人不畏死”的现状。孔子主张最好用仁爱来教化民众、用礼来统一思想,再用政令、刑罚相配合。 孔子与老子为政的依据有所不同,孔子用是“仁”,老子用的是“道”,但在如何对待“刑”上,他们的思想却是相近的:既反对高压恐怖的严刑统治,又主张保持一定的惩戒手段。在此我们感受到了孔子和老子的慈爱之心。</p><p class="ql-block">(朱世岱写于2025年9月15日)</p> <p class="ql-block">2014年9月27日,环华骑游第218天,共骑行24384公里。当日在辽宁丹东骑行。</p> <p class="ql-block">抄写道德经第74章</p> <p class="ql-block">《环华骑游记》</p><p class="ql-block">第十七章  吉林、辽宁段 </p><p class="ql-block">第218天 2014年9月27日 回到丹东(隶属辽宁省)</p><p class="ql-block">  2、少年游</p><p class="ql-block">   ―――环华骑游</p><p class="ql-block">老夫又发少年狂,</p><p class="ql-block">单车走大荒。</p><p class="ql-block">亲近西藏,</p><p class="ql-block">穿过四极</p><p class="ql-block">茫茫碧天长。</p><p class="ql-block">万里关山任徜徉。</p><p class="ql-block">敢问风雪霜,</p><p class="ql-block">笑对叠嶂,</p><p class="ql-block">享受芬芳,</p><p class="ql-block">追求心飞翔。</p><p class="ql-block">备注:</p><p class="ql-block">1、少年游:词牌名。</p><p class="ql-block">2、环华骑游:准确说应该称为环中国大陆骑游。这次骑游从2014年2月22日开始至9月27日,历时218天,骑行24000多公里,历经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过中国大陆的南极城市徐闻县、西极城市喀什市、北极城市漠河县、东极城市抚松县;经过中国的热极和风极――新疆的吐鲁番和哈密一带;经过中国的寒极――黑龙江的漠河一带;经过中国乃至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新藏线;经过数以千计的城镇和乡村;接触和看到成千上万的各族人民。</p><p class="ql-block">3、又发少年狂:自2010年退休以来,先后三次万里骑游。</p><p class="ql-block">4、四极:环华骑游,经过中国大陆东南西北四极城市--抚远、闻达、喀什、漠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