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其中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怀玉山脉的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三清山主体南北长12.2公里,东西宽6.3公里,平面呈荷叶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部的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结合带的怀玉山构造块体单元内。地处怀玉山脉腹地,属花岗岩构造侵蚀为主的中山地形。山势是东、南、西三面陡峻,北面稍缓。从山脚至山顶,水平距离5km,海拔由200m陡增至1816m。</p><p class="ql-block"> 三清山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微地貌密集分布,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岗岩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态最多样的峰林;2373种高等植物、1728种野生动物,构成了东亚生物多样性的环境;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宫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文物考证专家组评价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世界遗产大会认为:三清山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质学家一致认为是“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p> <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6日,六驴友结伴同游三清胜境。一路上两侧青山云雾缭绕,仙气飘渺</p> <p class="ql-block"> 早上7点,我们就到达了三清山德兴市下分水</p> <p class="ql-block"> 过了此桥就是三清山北坡上山的古石板道路</p> <p class="ql-block"> 古道顺着山涧而行,小涧中清流涓涓、小瀑淙淙,青山翠翠,百草郁郁,山风徐徐,百鸟和鸣,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古道右侧立着"三清山风景区"石碑,标志着现在已经进入三清山景区外围</p> <p class="ql-block"> 杨清桥瀑布。瀑布宽约15m,高月6m,是因岩石构造切割形成断崖而出现的跌水景观。上部深色岩层为寒武纪海洋沉积形成的条纹条带状板岩,受接触热变质成为角岩;下部浅色岩石为花岗岩,其年龄为一亿多年。是花岗岩侵入地层之地质现象,是中生代时期岩浆侵入活动的直接证据。侵入接触面产状195°∠15°,河床中见到冷凝面。</p> <p class="ql-block"> 兔儿伞(学名:Syneilesis aconitifolia)为菊科兔儿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及陕西、甘肃等地,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其名称源于幼叶闭合时形似伞骨,展开后呈伞状的特征。</p><p class="ql-block">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茎叶结构:茎直立,高70-120厘米;基生叶盾状圆形,直径20-30厘米,掌状深裂,裂片再次浅裂,叶柄基部抱茎。23</p><p class="ql-block">花序与花果:头状花序密集排列成复伞房状,花冠淡粉白色;瘦果圆柱形,冠毛污白色或红色,花期6-7月,果期8-10月。</p><p class="ql-block">药用功效与用途</p><p class="ql-block">核心药用价值:</p><p class="ql-block">功效:祛风除湿、解毒活血、消肿止痛。</p><p class="ql-block">主治:</p><p class="ql-block">风湿性关节疼痛、跌打损伤。</p><p class="ql-block">痈疽肿毒、痔疮、疥癣等皮肤病症。</p><p class="ql-block">用法与禁忌:</p><p class="ql-block">内服煎汤用量1.5-3克,外用可鲜品捣敷或煎水洗。</p><p class="ql-block">孕妇禁用,忌与生姜同服。</p> <p class="ql-block"> 黑木耳(学名: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也被称为木耳、木蛾、丁杨、树蕈、光木耳、细木耳以及云耳,是一种生长在朽木上的腐生真菌。黑木耳呈叶状或近林状,边缘波状,薄,宽2~6cm,厚2mm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基部固着于基质上。初期为柔软的胶质,粘而富弹性,以后稍带软骨质,干后强烈收缩,变为黑色硬而脆的角质至近革质。背面外沿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绒毛。</p><p class="ql-block"> 东北亚的温带地区,尤其是中国北方,是野生黑木耳的主要栖息地。在北美和澳洲的温带地区,黑木耳较为罕见,仅在澳洲东南部有所发现。接骨木和栎木是欧州温带地区木耳的常见生长地,但数量较为稀少。</p><p class="ql-block"> 中国是黑木耳的故乡,中华民族早在4000多年前的神农氏时代便认识、开发了黑木耳,并开始栽培、食用。《礼记》中也有关于帝王宴会上食用黑木耳的记载。讨论据现代科学分析,黑木耳干品中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的含量很高,其蛋白质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尤以赖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最为丰富。黑木耳不仅是一种食材,还可作为中药使用,它是构成中药木耳的重要基原植物之一,拥有补益气血、润肺止咳以及止血的多种药用功效。</p> <p class="ql-block"> 太平莓(学名:*Rubus pacificus Hance*)是蔷薇科悬钩子属落叶灌木,高40-100厘米,茎直立具腺毛。单叶宽卵形至长卵形,革质,叶缘具不规则锐锯齿,叶背密被灰色绒毛,基生五出脉</p><p class="ql-block">。花3-6朵成顶生伞房状或总状花序,花瓣白色近圆形,直径1.5-2厘米;聚合果球形,红色,直径1.2-1.6厘米,花期4-5月,果期6-7月。</p><p class="ql-block"> 该植物分布于中国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生于海拔300-1000米的山地路旁或杂木林内,耐旱性强且具固砂作用。全草可入药,性平味辛、苦、酸,归肝经,具清热活血功效,主治产后腹痛及发热,常用干燥全草配伍甘草水煎冲服。根膨大成块状,栽培宜春秋季定植。</p> <p class="ql-block"> 石上莲(Oreocharis benthamii var. reticulata Dunn),大叶石上莲的变种。苦苣苔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药用价值。多生产于广东、广西、江西东南部及湖南西南部。生于岩石上,海拔200-400米。</p><p class="ql-block">性味酸、微涩,凉。摘录于《全国中草药汇编》。</p><p class="ql-block">主要价值</p><p class="ql-block">全草:止血。用于刀伤出血。 叶:用于湿疹。</p><p class="ql-block">全草供药用,治跌打损伤等症。 清热除湿,利水软坚,消肿止痛。主治肝硬化,腹水,暑热口渴。外用治跌打肿痛,疔疮肿毒。</p><p class="ql-block">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p> <p class="ql-block"> 近两个小时的艰难攀登到达风门,这是东门玉灵观与北门分水进三清山景区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 风门亦称“玄关”。建于明朝景泰年间。玄关对面有一块天然凸起的花岗岩石,上刻“风门”连个大字。风门是座天然的门,两侧奇峰插天,危岩壁立。</p> <p class="ql-block"> 过路惊(Tashiroea quadrangularis (Cogn.) R. Zhou & Ying Liu)是野牡丹科、鸭脚茶属小灌木。高30-120厘米,分枝多。小枝四棱形,棱上多少具狭翅。叶片坚纸质,卵形至椭圆形。聚伞花序,腋生于枝条顶端,有花3-9朵或略多;花瓣玫瑰色至紫色,卵形;雄蕊4长4短。蒴果杯形,四棱形,顶端平截,露出宿存萼外。</p><p class="ql-block"> 分布于中国浙江、江西、福建。生于海拔300-1400米的山坡、山谷林下,荫湿的地方或路旁。</p><p class="ql-block"> 枝叶繁茂,花色艳丽,花期长,适应性强、栽培容易,适宜园林栽培,也可盆栽观赏。</p><p class="ql-block"> 全株药用,具有定惊安神功效,主治小儿惊风、小儿夜间惊哭等症</p> <p class="ql-block"> 风柜斗草,学名楮头红(Sarcopyramis napalensis Wallich)是野牡丹科肉穗草属的直立草本植物。株高10-30厘米;叶宽卵形或卵形,稀近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具细锯齿;聚伞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苞片卵形;花梗,四棱形,棱上具窄翅,花萼棱上有窄翅,裂片先端平截,花瓣呈粉红色,倒卵形,雄蕊等长,子房顶端的膜质冠缘浅波状;蒴果杯形;花期8-10月;果期9-12月。</p><p class="ql-block"> 楮头红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北等地,在台湾、尼泊尔经缅甸及马来半岛也有分布。</p><p class="ql-block"> 生于海拔1300-3200米的密林下阴湿的地方或溪边。</p><p class="ql-block"> 繁殖方法一般为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p><p class="ql-block"> 楮头红味酸、甘、性微寒,归肺、肝经。有清热平肝,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状。</p> <p class="ql-block">神龟探海:典型的龟形石,神龟头向下,在云雾中仿佛探入海中,此景从远处看还仿佛是书童在虚心求教。</p> <p class="ql-block"> 锯解石</p> <p class="ql-block"> 千步门</p> <p class="ql-block"> 百步门</p> <p class="ql-block"> 浮云桥</p> <p class="ql-block"> 浮云桥上浮云飘</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攀登,大家终于步入三清道家福地</p> <p class="ql-block"> 詹碧云藏竹之所。位于三清福地东南后天八卦“巽”位。墓地依山而立,前陵后寝,前后高低五重,高差13.2米;面阔7.4米,纵长25米,全部为花岗岩石结构,建筑面积约185平方米。墓前正中辟门阙,左右连接厚墙,有汉唐遗风。</p><p class="ql-block">詹碧云,全真道士,明朝景泰年间受王祜所聘,主持三清宫观务,是三清山道教古建筑群的主要设计和参与者。</p> <p class="ql-block"> 三清宫是三清山道教的标志性建筑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中国江西三清山北部三清福地南侧九龙山口的龟背石上,海拔1533米。三清宫东倚聚仙台,南靠九龙山,西邻演教殿,北踞龟背石,占据了三清福地藏风聚水的最佳风水宝地。 以三清宫之名命名的三清宫景区是三清山厚重人文景观的荟萃福地,也是三清山道教古建筑群的“露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云雾朦胧笼罩着三清宫,道教福地仙气十足</p> <p class="ql-block"> 玉京山又称玉京峰,位于中国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区内,海拔1819.9米,为怀玉山脉及三清山的最高峰。其地理位置处于三清山中心区域,距三清宫约1700米,邻近梯云岭。</p><p class="ql-block"> 玉京峰三面绝壁,峰顶由两大巉岩构成。东侧巉岩现存明代景泰年间“玉京峰”楷书石刻及20世纪末多位书法家题刻,另有形似八戒头像的“八戒窥仙石”和刻有象棋棋盘的“棋盘石”。峰顶东北端设有1963年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所立铸铁乩标,标记最高点。西侧巉岩称“升天石”,相传为道教修行者升天之地,旁有1994年所建神虎殿,内供台湾信士捐赠的石雕神虎像。</p><p class="ql-block"> 三清山因三峰并峙得名,自晋代葛洪开山以来为道教圣地。玉京峰之名源于道教元始天尊与西王母所居的“玉京”仙山。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8年入选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专家</p> <p class="ql-block"> 12点一刻,大家登顶三清山主峰玉京峰</p> <p class="ql-block"> 渡仙桥</p> <p class="ql-block"> 云雾朦胧</p> <p class="ql-block"> 仙气飘渺</p> <p class="ql-block"> 下午二点,云雾翻滚渐次消散,薄纱散云若有若无,眼前景色更加优美宜人</p> <p class="ql-block"> 仙人指路</p> <p class="ql-block"> 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 巨蟒出山</p> <p class="ql-block"> 巨蟒出山:三清山标志性景观,垂直高度达128米,形似一条破山而出的蟒蛇,气势磅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企鹅献桃:典型的石锥形地貌,外形憨厚可爱,像企鹅在向西王母献寿桃。</p> <p class="ql-block"> 东方女神:海拔1314米,形似一位秀发披肩的少女端坐于群峰之间,是三清山的另一标志性景观,传说她是西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瑶姬。</p> <p class="ql-block"> 换个角度看巨蟒</p> <p class="ql-block"> 神龟出海</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半, 三清山金沙大门口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晚霞无限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