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阳光穿透同仁县的薄雾,洒在隆务寺金顶的鎏金宝瓶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这座始建于元代大德五年(1301年)的藏传佛教寺院,静静矗立在隆务河畔,以"安多地区三大寺之一"的地位,诉说着热贡金色谷地的 传奇。寺内大经堂供奉的宗喀巴大师像高11米,座底周长26米,通体镀金,嵌满金玉宝石,尤见精奇。</p> “隆务”是藏语,意为农业区。隆务寺,为藏传佛教萨迦派寺院,在安多地区其规模、地位、影响仅次于甘肃省的拉卜楞寺和青海省的塔尔寺。 寺内大经堂供奉的宗喀巴大师像高11米,座底周长26米,通体镀金,嵌满金玉宝石,尤见精奇。 经堂屋檐下的铜铃随风轻响,与远处转经筒的嗡鸣声交织成独特的梵音,仿佛穿越了七百余年的时光隧道。 <br>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务寺的建筑群气势恢宏,经堂内11米高的宗喀巴大师像通体贴金,底座镶嵌的金玉宝石在酥油灯下熠熠生辉。 最令人震撼的是大经堂门首悬挂的"西域胜境"匾额,为明天启二年(1622年)皇帝御赐,黑底金字间透着历史的厚重。 壁画廊中,热贡唐卡的矿物颜料历经岁月依然鲜艳,释迦牟尼传记故事在画师的笔触下栩栩如生。 建筑结构与形式充斥着中国雕梁画栋式的样式。 隆务寺周围有多个出入口方便游客进出,这个是西门,游客大多都是南门(正门)进入,其它的出入口基本上都是方便附近僧众。 小息的游客。 走出寺院,惊奇地发现不足百米的街道上,藏传佛教的隆务寺、汉传佛教的圆通寺与伊斯兰教的清真寺比邻而居。百年间,转经筒的嗡鸣、晨钟暮鼓与唤礼声和谐共存,成为全国罕见的宗教文化交融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