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华山</b>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介于东经109°57'~110°10'、北纬34°25'~34°36'之间,东临潼关、西至华县、南连秦岭主脉、北临渭河平原,总面积为148.4平方千米, 有着<b>“奇险天下第一山”</b>的美誉。<div> <b> 华山</b>地处秦、晋、豫黄河三角洲交汇处, 扼守着西北出入中原的门户, </div><div> <b> 华山</b>是一座断层山,属于秦岭造山带, 是由一整块花岗岩石构成,为断壁悬崖花岗岩地貌景观, </div><div> <b>华山</b>形成年代可追溯至太古代(约27亿年前), 包括东、西、南、北、中五峰以及七十多座峰岭和三条峡谷, </div><div> <b> 华山</b>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只有长涧、柳叶两条河流, </div><div> <b> 华山</b>拥有123种珍稀保护动物、 6种特有种植物, </div><div> <b>华山</b>有着长空栈道、鹞子翻身、千尺幢等景点210余处, 可分为华麓、华山峪、华山主峰、黄甫峪、瓮峪和仙峪六个景区。 <br> <b> 华山</b>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华夏”中的“华”字就源于华山,因此此地有着“华夏之根”之称; 而在原始社会,华山还是祭祀神山,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帝王在此曾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div><div> <b> 华山</b>是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华山的西玄洞为“第四洞天”, 全山共拥有72个半悬空洞、20余座道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道教高人,流传着“劈山救母”“吹萧引凤”等道教神话传说,留下了诗歌、碑记等1200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 </div><div> 1982年,华山成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div><div> 2004年,成为“中华十大名山”。</div> <b> 2016年11月25日.星期二.农历九月二十四</b><br> 今天是来到西安的第四天了,我在雨中登上了“华山”,并直达“西峰”。<div> 登华山是自我童年看过电影<b>【智取华山】</b>时,就埋在我心里的一个愿望,在今天终于得以实现了。 <div> </div></div> 早晨8.30分旅行社的大巴车把我们从宾馆接到了散客集聚地,然后又把我们去华山的游客集中起来换乘到另一台大巴车上,9.00时离开西安前往华山。<br> 华山距离西安市120公里,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境内,属于秦岭山脉。华山共有五座山峰既:北峰.西峰.南峰.中峰和东峰,它们相互对视好像五朵花瓣,组成一朵盛开的莲花,因此又称<b>“莲花峰”</b>。<br> 现在登华山很方便,共有两条索道:<div> 一条是北线通往北峰,一条是西线通往西峰。</div><div> 登山路线有三条:</div><div> (1)北线上北线下,单程费用是80元,摆渡车费是20元;</div><div> (2)北线上西线下;</div><div> (3)西线上西线下,单程费用是140元,摆渡车费是40元,</div><div> 华山门票是180元。<br> 我原来选择的路线是西上北下,到华山后一看还在下雨,怕下山的路不好走,临时又和导游商量后、改为了西上西下。 坐索道缆车上山时,缆车始终在大雾中行驶,能见度不到5米。我一看到这种情况,心想:“惨了”!这趟华山之行可能要徒劳啊,这么大的雾到山顶上肯定是啥也看不见了。</div><div> 可是当缆车快要接近山顶时,奇迹出现了,缆车外瞬间云开雾散,华山的壮丽景色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div> 走出缆车,天还在下着小雨,但是游人们却是全然不顾,我的注意力完完全全的被华山的奇景给吸引了。<br> 这时出现在我眼前就是一片浩瀚的云海,山在云中.云在山间.远处的一座座山峰仿佛像是的一艘艘航船在大海中漂浮着。这样的景色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它让我真正感到了大自然的神奇。<br> 这时我发现一块路牌显示、在我的右前方的山顶就是华山的最高峰——西峰。<br> 西峰海拔2082米,是华山最秀丽的山峰。华山的西峰还是《宝莲灯》中沉香劈山救出三圣母的地方<br> 我顺着路牌指的方向抬头望去,要登上西峰还要攀登坡度在45度左右,300多米的台阶,这一节节台阶全是在岩石上一点点凿出来的,这时天还在下着雨,台阶还很窄只能上下各走一个人,护栏都是铁索,就是这样,游人们还是穿着雨衣.打着雨伞,很有秩序的一个一个挨着往上爬。 在爬山的途中我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岩石结构。<div> 在一座山的中间部位、突然出现这么一个形状类似刀剑的石头缝,我一边看一边琢磨,这个缝是怎么形成的呢?</div><div> 太让人感到惊叹了,这真是大自然的刀斧神功啊。</div> 正在我聚精汇神的用手机拍照的时候,突然发现手机快没电了,这种情况在旅途中经常出现,所以我带了充电宝,可是没有想到的事还是发生了。<div> 我带的数据线不是手机原配的,接头比较松动,在行走时充不上电。 这可把我急坏了,这么多难得的美景要是拍不下来,岂不是太可惜了。没有办法只好在半山腰停了下来给手机充电。</div><div> 在我停留的时候,观看向西峰顶攀登的人在我身边一个个的走过,在这些人中年轻人占大多数,像我这样年龄的人不多,看着他们穿着同样的冲锋衣,看着他们一个个充满朝气而稚嫩的面孔,真是从内心中羡慕他们。</div><div> 现在的年轻人真正赶上了好年代,我们这一代人在向他们这个年龄的时候,还正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的在教育”呢。</div><div>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div><div> 大约用了30分钟的时间,我看手机里有点电了,够在峰顶拍照用了,赶紧继续向山顶上爬。</div> 在快到山顶时、先来到了到了【翠云宫】。<div> 翠云宫又称西峰大殿,始建于清初,后庙内的主持<b>周静观</b>在这里释经布道,由于博学和才华,吸引了四方信徒纷纷踏来,因此翠云宫里香火大盛,超过了华山的其它庙宇。<br> 在翠云宫里我看见一块写有<b>【智取华山司令部旧址】</b>的牌子,这让我想起来电影<b>【智取华山】</b>,国民党的华山守军,最后就是在这里被解放军全歼的。</div><div> 在这里不得不让我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在【智取华山】电影里的一名解放军战士“小李子”,这位“小李子”的原型就是我的老连长李国富(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6师27团5连连长)。</div><div> 我1969年8月3日作为一名知识青年,下乡来到兵团6师27团5连时(现在的建三江勤得利农场),李国富曾是我们的连长。</div><div> <b>战斗英雄李国富:</b></div><div><b> 1930年出生于辽宁省瓦房店;</b></div><div><b> 1946年参加了武工队;</b></div><div><b> 194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b></div><div><b> 在解放战争期间曾荣立大小战功20多次。在打辽沈战役的时候,在塔山阻击战中,李国富曾荣获“孤胆英雄”称号,它所在的班被授予“李国富班,”在他的一生中曾两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b></div> <p class="ql-block"><b> 智取华山</b>是解放战争中的一次著名的军事行动,发生于1949年6月。当时国民党残部旅长韩子佩率300余人逃上华山,企图凭借天险负隅顽抗。</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大荔军分区派出由参谋刘吉尧率领的8人侦察小分队,在当地樵夫王银生指引下,从黄甫峪猩猩沟的险径秘密攀登华山。</p><p class="ql-block"> 侦察队员于6月14日凌晨突袭北峰守敌,通过政治攻势迫使千尺幢守敌投降,随后控制苍龙岭要道。在击退西峰守敌反扑后,大部队及时增援,最终迫使韩子佩于6月18日投降。</p><p class="ql-block"> 此次行动创造了"神兵飞越天堑,英雄智取华山"的军事奇迹。</p><p class="ql-block"> 战后,刘吉尧被授予特等战斗英雄称号,其他队员和王银生均获一等功。</p><p class="ql-block"> 1954年该事件被改编为电影《智取华山》</p> 从【翠云宫】要想登上华山最高峰还要攀上一块巨石,这块巨石上的台阶非常陡,基本上是90度,只能拽着铁索才能爬上去。<div> 见到这种情况我开始犹豫了,<b>“上?还是不上?”</b>,要是“上”,我怕万一要是出点什么闪失就麻烦了;</div><div> 可是“不上”岂不是太遗憾了,就差这么一步之遥就到达华山顶峰了。</div><div> 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上”,<b>此生不留遗憾!</b><br> 经过我的加倍小心,双手紧紧地抓住铁索,一步一步稳稳当当的往上爬,最后我终于登上来了。 </div><div> 63岁的我、于2016年11月25日14时58分终于登上了向往已久的西岳华山西峰的峰顶。</div> <div> 此时此刻我激动的心真是难以平静,回想起三年以来的退休生活,我正在实现退休前的承若:<b>和老伴一同相互牵手,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b></div><div> 从华山下来回到西安已是晚间七点多钟了,但是还不觉得很累,于是又联系好了旅行社,参加明天去<b>黄帝陵.壶口瀑布.延安</b>的两日游。<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今日支出:住宿110元、华山门票180元、摆渡车80元、<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索道缆车280元、 午餐30元、晚餐10元、照片60, 共计:750元<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