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布哈拉(Bukhara),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三大城市,位于泽拉夫尚河三角洲畔,沙赫库德运河穿城而过,人口约25万,中亚最古老城市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该城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由粟特人与塞种人建立,9-10世纪为萨曼王朝都城。1220年遭成吉思汗攻占,1370年被帖木尔征服,16世纪成为乌兹别克布哈拉汗国都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月11日早餐后我们乘大巴4个小时,来到这座被誉为“丝绸之路活化石”的古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布哈拉作为中亚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名城,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老城中心的里亚比豪兹广场(Lyabi-Hauz)矗立着阿凡提骑驴的青铜雕像,成为当地文化象征。尽管阿凡提的故事在土耳其、中国新疆等地也有流传,但布哈拉人坚持认为这里是他的故乡,并称其原型为13世纪的诗人纳斯尔丁·霍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我们首先参观了四塔清真寺。这是一个伊斯兰学校。这个名字是有哲理的:矩形伊斯兰教学校建筑的角落装饰着四个带有蓝色圆顶的小尖塔,它们彼此不同:四个尖塔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不同的形状,塔楼的装饰元素被认为反映了对世界四大宗教哲学的理解:至少,很容易看出如基督教鱼和佛教祈祷轮图案。根据档案文件,哈里发 Nivazkul 伊斯兰学校早在17世纪末就已经存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中一座塔顶设有白鹳鸟巢,象征吉祥和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该建筑被列为《孤独星球》中亚封面景点,是布哈拉老城文化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城胡同里的美丽大方的乌兹别克斯坦小姑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接下来,我们参观雅克城堡(也称阿拉克要塞)。根据考古学研究证明,雅克城堡是布哈拉最古老的遗迹。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四边形,从西往东有点突出,在东南方向有削角。中世纪的时候,这里是政府官员和军队家属的居住之地,有仓库、银库、商店、学校、政府和监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雅克城堡位于布哈拉市中心,是乌兹别克斯坦最古老的城堡之一,始建于15世纪帖木尔王朝时期。城堡融合了伊斯兰建筑艺术与中亚传统风格,现为世界文化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几个世纪以来,由于古堡几经毁坏和重建,多次迭加,使整个古堡形成一座高达18米的丘岗,外边由层层的城墙所围。最上面一层是布哈拉最后一代统治者所建,面积约4公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进入城堡后,路过一些有铁栏杆的小屋,室中塑有蜡像,是昔日经过丝绸之路不交税的商人被囚禁在此的监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城堡里有一座称为扎米的清真寺,19-20世纪装饰风格,有建于19世纪的木刻廊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城堡里这座宽敞的王座大殿(Throne Hall)历史可以追溯至17世纪,庭院内有一个1669年由意大利工匠大师雕凿的大理石王座。这里是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1910年布哈拉汗国的最后一位君主阿利姆汗在此加冕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殿里有一个金库,位于30x30米面积的基地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它仅存的房间现为城市文化博物馆,馆内陈列《古兰经》手抄本、动物标本、古钱币、旧兵器及中国瓷器等文物,其中部分中国藏品见证乌中友好交往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世纪的时候,这里是政府官员和军队家属的居住之地。1920年,该城堡在布哈拉埃米尔与苏联红军的交战中严重损毁,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修复了部分城墙和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城堡的废墟上,遥望布哈拉老城内的乌鲁别克经学院和卡良宣礼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8世纪的清真寺遗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晚餐前,我们来到老城中心的里亚比豪斯池塘。这个池塘始建于1620年,由布哈拉汗国时任宰相纳迪尔·迪万别吉下令修建,是布哈拉最古老的蓄水池之一。池塘为不规则长方形,四周用巨大的桑树木桩围砌,曾是当地居民、牲畜及往来商旅的用水来源。如今,它不再是饮用水源,四周遍布茶馆和餐厅,是游客和当地人休闲的好去处。</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有从小熟知的阿凡提雕像,我一直以为阿凡提是我国新疆人,乌兹别克斯坦认为是布哈拉人。阿凡提雕像所在的区域是目前布哈拉的游客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很有创意的外面围满搪瓷器具的酒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类似古遗址的废墟,据说是考古学家发现的最早的拜火教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布哈拉曾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之一,曾在东西方贸易、文化交往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保留着许多当时的集市贸易遗址,如建在十字路口中央附近交叉点上的圆顶商场还有3个:珠宝市场、帽子市场、兑换市场。如今均保持原貌,但市场内商铺不再严格分类,商品五花八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带拱廊的街道和小巷乃至十字路口都成了繁华的市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原来的帽子市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布哈拉集市,一个卖“细密画〞的工坊吸引我们驻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细密画题材多取自故事或日常生活场景。笔触细腻工整,人物刻画细腻,色泽鲜艳堂皇。多采用矿物质颜料,甚至以珍珠、蓝宝石磨粉作颜料,色彩经久不褪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布哈拉在15世纪至17世纪作为萨曼尼德帝国和布哈拉汗国的首都,成为细密画的重要创作中心之一。现在细密画已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是在一家餐厅的顶楼晚餐的,一边看布哈拉的夜景,一边品尝当地的美食,十分惬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晚餐后,我们穿过集市,路过乌鲁别克经学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乌鲁别克是帖木儿的孙子,是一位开明的知识统治者。他非常关心王国的科学发展,除了撒马尔罕雷吉斯坦广场上著名的伊斯兰教学校外,他命令在中亚的伊斯兰首都保留严格的布哈拉伊斯兰教学校,希望这座城市成为科学和教育的中心,乌鲁别克伊斯兰学校一直以来是其他中亚城市伊斯兰学校建设者的榜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乌鲁别克经学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最后来到卡良宣礼塔( Kalon Minaret )及清真寺。这是极其著名的中亚穆斯林建筑,布哈拉的象征。它为喀拉汗朝(999-1212)的代表作,完工于1127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宣礼塔高46米,当时是中亚地区最高的建筑物。"卡良"在塔吉克语中就是"伟大"的意思。建成八九百年来完好无损,它的模样就像灯塔,为丝路商旅的路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说当年成吉思汗看到它后,备感震惊,下旨将它保留下来,这才得以幸存。只是1920年苏联红军攻打布哈拉时伏龙芝下令炮轰该塔,造成一些损害,现在还能看到修补的痕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卡良清真寺始建于12世纪,1514年完成主体建设,曾多次损毁与重建。其圆顶设计与天空颜色呼应,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作为布哈拉的主要清真寺,可容纳超过1.2万人同时祈祷。 由于我们去时已晚,没能进去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回宾馆的路上,我与街头的小孩儿踢了两脚足球,七旬老翁似在想找回天真少年时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月12日早餐后,我们参观布哈拉的最后一个景点——波洛·哈兹清真寺。该建筑群包括池塘、波洛·哈兹清真寺和尖塔。它最古老的部分是池塘,这是布哈拉仅有的几个池塘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波洛·哈兹清真寺始建于公元18世纪,位于布哈拉老城区,与雅克城堡隔广场相望。该建筑以20根雕花木制廊柱构建的12米高前廊著称,柱体采用钟乳状垂拱形式,柱础形似马蹄,反映出伊朗建筑风格的影响。清真寺因毗邻方形水池而被称为“水塘上的清真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祈祷大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真寺的门厅有20根高达十余米的雕花木柱,是乌兹别克斯坦最高的雕花木柱。因门前的池塘能倒映出20根柱子,视觉上给人“四十柱”的感觉,所以也被称为“四十柱清真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完波洛·哈兹清真寺后,我们乘大巴8个小时,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又一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希瓦,从而结束在布哈拉的旅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虽然只在布哈拉古城停留一日一夜,却似与千年时光撞了个满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塔清真寺尖顶的白鹤衔来问候,雅克城堡的残垣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圆顶集市的烟火复刻着丝路的繁华,阿凡提让这座古城多了份亲切与灵动,而宣礼塔、清真寺与神学院,早已将文明的厚重写成了立体的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一切,都化作了我们心头挥之不去的印记,让布哈拉的名字,从此与难忘的中亚记忆紧紧相连。</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