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之行(三)新疆东大门,哈密。

山妹子

<p class="ql-block">今天开始,正式要入疆了!</p><p class="ql-block">想想就好激动啊!</p><p class="ql-block">10:20正式从嘉峪关景区出来,拐上连霍高速,一路向西!</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650公里左右。</p><p class="ql-block">陈哥说,沿途会有多个检查站,每个检查站都有可能面临排队过安检的情况。尤其星星峡,不仅是安检,还有警车护送。</p><p class="ql-block">护送的话,多数情况需要凑几辆车了再一起走。运气好的话,不用太长时间等候,就可跟着前行。而更多时候,是需要两个多小时等候的。</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今天要注意,赶时间。</p><p class="ql-block">这是提前打预防针的节奏,大家都懂的!</p> <p class="ql-block">车出嘉峪关,312国道,与30G连霍高速,仿佛两条黑色的丝带,平行着笔直地向前延伸,直到视线不能及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来往新疆的列车,总在不远处,时隐时现。</p><p class="ql-block">路两侧,望不到尽头的戈壁荒漠,它就是哈顺戈壁,是库姆塔格沙漠的东延部分。</p><p class="ql-block">从瓜州开始,到哈密的途中,几乎全程都能看到哈顺戈壁的景象,主要为砾石戈壁和沙漠相间,植被稀少,一眼望去广袤无垠,荒凉而壮观,或黑或灰的砾石片岩,在阳光的炙烤下,古朴且沧桑。</p><p class="ql-block">远处,山峦起伏,线条粗犷,据说,那是东天山。而星星峡是东天山山系余脉星星山的一个峡谷,属于东天山山脉的一部分。在从星星峡服务区到哈密的途中,公路两侧始终能看到东天山山脉的身影,山势起伏,部分山峰有终年积雪,在阳光照耀下十分壮观。</p><p class="ql-block">近处清晰可见的山体,多岩石裸露,因长期风化侵蚀,呈现各种的奇形怪状状,仿佛是大自然用巨手随意塑造的艺术品,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不可的是思议:一路相伴的绿洲与荒漠。在干旱的戈壁中,视野中总会不经意间,突然出现一片绿洲,或绿树成荫,或庄稼连片,玉米、大豆、芝麻、马铃薯,还有大片大片的向日葵,金灿灿的,点缀在一望无际的绿色中,或灰蒙蒙的沙漠边,绚烂耀眼,对比鲜明,心中总是升起无以言表的感动。</p><p class="ql-block">有绿洲的地方,路侧,田边,多有柳树、枣树及杨树。尽管没有密密实实的场景,也很少看到粗壮的老树!但依然让人震撼!</p><p class="ql-block">你能想想到吗:太阳炙烤下的荒漠中,那种柳树摇曳,杨树笔直,枣树一簇簇,矮敦敦茂盛的样子吗?</p><p class="ql-block">这是多少治沙固沙工作者的汗水,浇灌出的生命之花啊?这是多少代人坚持不辍、接续奋斗的结果啊!</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前辈及后辈,用智慧和汗水,在这无边的荒漠中筑起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让生命在这片土地上延续。</p><p class="ql-block">历史的画面在眼前浮现:</p><p class="ql-block">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凿空丝路,他是否也曾途径此地,带着使命与信念,开启了中原与西域交流的新篇章?晚清时期,左宗棠抬棺出征,怀揣着林则徐绘制的新疆地图,率6万湖湘子弟应该也是由此入疆。</p><p class="ql-block">当“玉门关”的路牌车窗外一扫而时,瞬间跃入脑海的不仅仅那“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还有满天的飞沙及驼铃声声,大小方盘黄土裸露的城墙……</p><p class="ql-block">左公啊,你带领植下的柳树,“引得春风度玉门”,至今仍在诉说着当年的壮志豪情,激励吾辈当自强。</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行,是瓜州。瓜州,瓜州,肯定少不了瓜啊!瓜州蜜瓜,那是响当当的存在啊。</p><p class="ql-block">瓜州枸杞也很出名,但沿途竟然没有遇到种植枸杞的大田。</p> <p class="ql-block">下午3:50时分,终于到了星星峡!</p><p class="ql-block">和预想的一样,安检有序进行!</p><p class="ql-block">因是旅游旺季,大巴、私家车,都有。货车,和客车不走一个通道!</p><p class="ql-block">私家车上,必需打开每个车窗及后备箱,警察在车外对乘坐人,对比下身份证,然后再查查后箱,OK,前面停车的地方等着去。</p><p class="ql-block">大巴车,则是打来车门,我们递上事先准备好详细的乘坐人员名单,司机师傅呈上驾驶证身份证等,警察上车,一一核对,严谨仔细。核对无误后,也是前面等着!</p><p class="ql-block">大约等候40分钟,有人过来提示,可以往前开下啦!</p><p class="ql-block">我们超级惊喜,还心里想着,不用排队等警车护送了?</p><p class="ql-block">结果是走了不到30分钟,在另一个停车区,被要求停下来,继续等!</p><p class="ql-block">原来警车数量有限,要么在护送去往哈密的路上,要么在由哈密返回的路上,所以进疆的车辆有时需要等候的。</p><p class="ql-block">看着交警被紫外线晒的黑黝黝的脸,忍不住心疼:尽管不知他是谁,但我知道,他们是父亲是儿子是爱人,他们放弃日常的天伦之乐,伴着酷暑暴晒严寒风刮,日复一日走过了春夏秋冬。</p><p class="ql-block">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p><p class="ql-block">等待引导车的间隙里,大伙趁机活动筋骨,太阳光线很强,但却感觉不到热,也不出汗!</p><p class="ql-block">常识性问题我们还是有的,那就是:做好紫外线防护车。</p><p class="ql-block">原本做好久等的准备,毕竟哈密到星星峡也有200多公里呢,没想到,不大一会,车就来了,于是大小五六辆车一起出发了!跟在车队中,平稳前行,自豪感油然而生———想想居无定所的满目疮痍的叙利亚人,我们这种被祖国母亲“强制保护”的际遇,是何等的幸福啊!此刻,真想来首《我爱你,中国》</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星星峡检查站,是甘新咽喉的“守护者”,连接着甘肃和新疆。</p><p class="ql-block">它的设置,主要作用一是做好交通管理与秩序维护:对过往车辆进行疏导、检查,严查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保障G30连霍高速(星星峡段)这一进出疆主干道的通行顺畅与安全。</p><p class="ql-block">二是安全检查与风险排查:严格核查驾乘人员身份信息,对车辆及所载物品进</p><p class="ql-block">行安全检查,排查易燃易爆、管制刀具等违禁品,防范各类安全风险,守护新疆与内地之间的安全屏障。</p><p class="ql-block">关于新疆星星峡到哈密路段旅游大巴由警车护送的情况,这是当地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提升通行效率而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主要基于以下的现实考虑:</p><p class="ql-block">- 路段安全管理需求:该路段地处戈壁荒漠区域,部分路段可能存在自然环境复杂(如大风、沙尘等天气影响)、长距离无人区、交通流量时段性集中等特点。警车护送可以统一协调车速、提醒路况隐患(如路面状况、野生动物出没等),减少交通事故风险。</p><p class="ql-block">- 规范行车秩序:旅游大巴车队规模较大,集中通行时易出现车速不一、随意变道等情况,警车引导能确保车队有序行驶,避免交通拥堵或剐蹭事故,尤其在部分狭窄路段或弯道区域,能有效保障对向车辆和自身的安全。</p><p class="ql-block">- 应急保障支持:若途中发生车辆故障、人员突发状况等紧急情况,护送警车可第一时间协调救援资源,缩短应急响应时间,提升处置效率,为游客安全提供更直接的保障。</p><p class="ql-block">试想:在这茫茫无际的沙漠里,如果车辆抛锚,一个人一辆车,该是多么地孤独和绝望啊!</p> <p class="ql-block">引用一段抖音视频来解说星星峡吧。</p><p class="ql-block">关于星星峡名字,据说是因石得名 。</p><p class="ql-block">星星峡附近的星星山盛产石英石,也有说法称后山咬牙沟岩层中盛产水晶,这些石英石或水晶洁白晶莹、透明发光。每当皓月当空,石头就会闪闪烁烁,宛若满天星斗,因此被称为“星星石”,山也随之得名“星星山”,而位于星星山的峡口就被叫做“星星峡”了。</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终于抵达了哈密。</p><p class="ql-block">到了哈密,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哈密瓜。“哈密瓜甲天下”,瓜以地得名,地以瓜闻名。哈密瓜已经有800年历史。哈密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哈密瓜的甘甜如蜜。</p><p class="ql-block">哈密,素有“新疆门户”的美誉。它的名字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其发展历程中最兴盛的时期,更是交织着诸多历史事件与名人轶事,散发着独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关于“哈密”之名的来源,说法众多,充满了神秘色彩。有一种观点认为,“哈密”源于乌孙人的首领“昆莫”,伊吾之音由昆莫转变而来,因此昆吾、伊吾、伊吾卢,以及后来的哈密、哈密力、哈迷里都是昆莫的一音之转 ,寓意着“像太阳一样的统治者”,象征着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也有学者从维吾尔语角度解读,认为“哈密”有新疆东大门之意,这也与它重要的地理位置相契合 ,它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是连接内地与边疆的重要通道。此外,还有说法称“哈密”在古伊朗语中意为“盆地、洼地”,从地形上对其名称做出解释。</p><p class="ql-block">隋唐时期,是哈密发展的一个巅峰阶段。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派薛世雄筑“新伊吾城”,这是哈密历史上首次由中原王朝直接建城 ,标志着中原王朝对哈密的重视与直接管控,为哈密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唐代贞观四年(630年)置伊州,下辖伊吾、柔远、纳职三县 ,此时的哈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其“户二千四百,口万九百” ,人口的增长反映出当时哈密的兴旺。伊州成为西域东部最大的商贸中心,敦煌文书《西州图经》详细记载了伊州至庭州的“大海道” ,这条商道上,商队络绎不绝,他们交易着中原丝绸、波斯琉璃与和田美玉等奇珍异宝 ,不同地域的商品在此汇聚、流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唐代契约文书中,多次出现“伊州绢”“伊州练”等字样 ,这充分印证了当地纺织业的发达 ,精美的丝绸制品不仅是商品,更是文化的载体,展示着哈密当时先进的手工业水平。</p><p class="ql-block">文化方面,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佛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文化在此传播发展 ,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形成了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各种宗教建筑拔地而起,佛塔、清真寺等成为城市独特的景观 ,不同信仰的人们在这里和谐共处,共同创造着哈密的文化辉煌。</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繁荣时期,也有许多动人的名人轶事。其中,回鹘公主远嫁哈密的故事广为流传 。当时,为了加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与交流,促进贸易往来,回鹘与哈密进行了政治联姻 。回鹘公主带着回鹘的文化、技艺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来到哈密 。她带来的回鹘纺织技术,与哈密本地的纺织工艺相互融合 ,进一步推动了哈密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哈密的丝绸制品在质量和工艺上更上一层楼 。公主还带来了回鹘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艺术元素,与哈密本地的文化相互影响 ,丰富了哈密人民的精神生活 。每逢节日庆典,人们载歌载舞,既有哈密传统的舞蹈风格,又融入了回鹘舞蹈的灵动与奔放 。</p><p class="ql-block"> 从清初开始,哈密回王就坚定地维护着国家的统一 。第一代额贝都拉帮助康熙平定准噶尔叛乱 ,立下赫赫战功 ,开启了哈密回王与清朝紧密联系的篇章 。第四代哈密回王玉素甫,在清乾隆年间,亲率哈密军队跟随清朝大军进入南疆平定小和卓叛乱 ,表现英勇,立下大功 ,被乾隆皇帝提升为亲王,并被列入清朝50名特殊功臣之一,画像紫光阁 ,他的功绩得到了朝廷的高度认可,也彰显了哈密回王对国家统一的坚定支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七代回王伯锡尔 。同治年间的1865年,中亚人阿古柏在英俄势力的支持下侵入新疆,建立洪福汗国 。1867年,与阿古柏勾结的叛匪马真带领八千叛军围攻哈密 ,在这危急关头,伯锡尔回王坚决不投降 。他的母亲劝他逃跑,他也不为所动 ,率领哈密军民誓死抵抗 。城破被俘后,他仍然宁死不屈,夺过敌人的长矛杀死两名叛匪 ,最后英勇就义 。他的妻子也被叛匪残忍杀害 。伯锡尔回王的英勇抗争,展现了哈密人民的爱国精神和顽强意志 ,他的事迹激励着后人,成为哈密历史上的一座精神丰碑 。</p><p class="ql-block">在哈密回王府,我们可以看到历代回王为国统一而做出的巨大付出及清王朝对其的赦封荣誉等!</p><p class="ql-block">夕阳的余晖洒在哈密回王府的建筑上,金色的光芒勾勒出王府的轮廓,使其显得更加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此刻,我坐在回王台的牌坊下,高高的台阶,流光溢彩,威严中透着时代鲜活的气息。仿佛历史还没走远,可以触摸当年的辉煌与鼎盛烟火。</p> <p class="ql-block">哈密回王府始建于公元1705年,是清代以后哈密地区维吾尔首领的府邸,虽曾毁于战火,但如今重建后的王府,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辉煌。融合了汉、满、蒙、维等多民族建筑风格的王府,既有伊斯兰古典建筑的精致,又有汉族建筑的大气,王府规模宏大,建筑构造既体现了伊斯兰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又融合了汉族建筑艺术的特点。土墙高台,琉璃瓦顶,飞檐斗拱,园林交错,是当代新疆境内规模最大,最有特色的一座宫廷建筑。</p><p class="ql-block">熟悉建筑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朝廷的许可,这样的建筑规制是簪越礼制的。可见,当年的历代回王,备受清王朝的重视与支持。</p> <p class="ql-block">漫步回王府,墙绘、歌舞、小摆件,形状各异的彩灯,使得有限的空间,弥漫浪漫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哈密是河南对口援建城市,作为一个河南人,来到这里,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只希望这里更好!</p> <p class="ql-block">出了回王府大门右拐300米,就是阿勒屯古街夜市!</p><p class="ql-block">夜市入口处道路边,人力车上,哈密瓜满满当当,地上也摞得老高老高。</p><p class="ql-block">“多少钱一公斤?”我随口问到</p><p class="ql-block">“10元钱,三个,随便拿!”</p><p class="ql-block">“啊?我没听错吧?这么大的瓜,10元钱,竟然都能买三个!”</p><p class="ql-block">是啊!</p><p class="ql-block">瓜老板,脆脆地回答!</p><p class="ql-block">太不可思议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阿勒屯古街夜市热闹非凡。古街里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烤肉的滋滋声、摊主的吆喝声、人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p><p class="ql-block">这里汇集了许多地道的新疆美食,鲜嫩多汁的羊肉串、香甜可口的哈密瓜、热气腾腾的手抓饭,大而壮实的烤包子,每一个摊位,都是赤裸裸的美食诱惑,这诱惑实在是让人招架不住啊,于是就一路逛吃逛吃!</p> <p class="ql-block">这比手掌还大的烤包子,纯羊肉馅料,滋滋滋冒着热气与香气,直冲嗅觉与味蕾。好吃就算了,关键是还很便宜,10元一个!</p> <p class="ql-block">站在烤包子的炉子旁,真想自己也亲自操作一把。</p> <p class="ql-block">街道上,拥挤异常!但不影响新疆人,随时随地的翩翩起舞,热烈欢快,瞬间带动路人,腰肢跟着扭动。</p> <p class="ql-block">走在阿勒屯古街上,整个人,都是松弛的,吃着美食,看着美人,顺道摸摸街道两旁的店铺里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维吾尔族的刺绣、木雕,哈萨克族的毛毯、皮艺,真不是吹的,那是杠杠滴好。</p><p class="ql-block">奔着就是看看我不买的原则,一路溜达,竟然走完街的全程,又折返。恰好到了集合上车的时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感谢哈密公安的提醒,我们谨记在心,永远执行!</p><p class="ql-block">上车啦,回酒店,休息!</p><p class="ql-block">养足精神,明天乌鲁木齐见!</p><p class="ql-block">拜拜啦,哈密,今晚一顿美觉后,来年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