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塔影的前世今生 大报恩寺遗址的兴衰印记

周竹虚

<p class="ql-block">位于南京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遗址,有着极为辉煌的历史。主要历经东吴始创、明代重建、近代损毁与现代重生四个阶段。 1. 东吴始创(238-250年):孙权时期建建初寺及阿育王塔,为江南第一寺,是继洛阳白马寺后的中国第二座寺庙。 </p><p class="ql-block">2. 明代重建(1412年):朱棣以皇宫标准重建,历时19年,更名大报恩寺,建琉璃塔(天下第一塔),成金陵三大寺之一。 </p><p class="ql-block">3. 近代损毁(1856年):琉璃塔及寺院毁于太平天国战争,清末民初沦为废墟。 </p><p class="ql-block">4. 现代重生(21世纪):遗址公园重建,用科技展示历史,恢复佛教文化活动。</p> <p class="ql-block">大报恩寺明代重建,征集天下夫役工匠十万余人,耗钱粮银二百五十万两、金银百万,寺区面积达400亩,前后建塔17年。按皇宫标准建造,体现皇家意志。</p> <p class="ql-block">琉璃塔为标志性建筑,九层八面,塔高78.2米,通体砌着五彩斑斓的琉璃砖,每晚会有百余位僧人点亮144盏油灯,是当时中国最高建筑,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符号,与罗马大斗兽场、比萨斜塔、万里长城等一起被誉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国古代琉璃工艺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21世纪重建为遗址公园,以轻质钢架玻璃塔重现琉璃宝塔,塔高93.157米。新塔既保护了千年的地宫,又传承了历史记忆,突出现代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活化。</p> <p class="ql-block">2008年,在大报恩寺遗址中考古发现,该地宫中有目前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发现的体量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七宝阿育王塔及佛顶真骨舍利。</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琉璃塔制作了200余种琉璃光影变化,灯光秀体验了沉浸式的历史再现,吸引了许多观众的欣赏目光。</p> <p class="ql-block">大报恩寺遺址公园,除重现琉璃塔的昔日辉煌外。还以遗址保护和文化展示为主,景区包括“千年佛光”“遗址奇观”“舍利地宫”等景观,兼具考古研究与旅游功能,反映了中国佛教寺庙从宗教功能向多元文化载体的转变。</p> <p class="ql-block">报恩寺的独特性在于其皇家敕建背景、琉璃工艺巅峰、江南佛教发源地三大标签,其历史沿革与建筑艺术折射出中国古代皇家信仰与中外文化交融。大报恩寺历史上是“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 。 </p><p class="ql-block">如今"天下第一塔"的辉煌不在,留下遗址让我们畅想,留下琉璃拱门在博物馆里让我们怀念,留下"佛顶真骨舍利"让我们去追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