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理塘县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地处金沙江与雅砻江之间,是四川进入西藏的最后一站,平均海拔大于4000米,因而有“高原第一城”之说,也被称为“天空之城”。</b> <b> 在内地建筑最漂亮、最豪气且别具一格的一定是ZF大楼,而在藏区最威严、最高大的建筑一定是寺庙,ZF大楼看起来有点寒酸。</b> <b> 在内地一般是“深山藏古寺”,著名的寺庙一定建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以显示其地位或神秘,而藏区寺庙往往直接建在村庄中间,人少的地方只建白塔,而人口聚集区有大寺庙。由此观察可得出一个结论,藏区的佛教比我们的ZF更具有威信,不用行政力量就可以让百姓信服,同样藏区佛教比内地更亲民,佛教建筑就在家门口,低头不见抬头见,每天在提醒你要加强修行,宗教已经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在西藏虽缺氧但不缺信仰”是一句真实话。</b> <b> 从成都向西的路上,除了与我们一样的自驾行者,还有骑摩托车的、骑自行车的、徒步的,也就是说走上318国道多少还是有点信仰的。</b> <div><b> 进入藏区之后又增加磕长头去拉萨朝拜的,因而即使你是一个无神论者,也慢慢会对宗教产生一种莫大的敬仰。除了路上的行者,在藏区随处可见的还有转白塔、转寺庙、转神山、转神湖的徒步者,他们均念念有词,一副庄重的神情,但浑身散发着宗教的力量。</b></div> <b>游完亚丁景区之后我们重回318国道继续西藏之行,因而必须沿G227返回理塘县城,今天安排的重点项目是长青春科尔寺祈福,因而今天行程可以说是祈福之旅、朝拜之旅。沿着227国道已经开发出许多网红景点,但都不是我们计划行程中安排的,只能车览,但领队还是用对讲机一路给我们介绍路过的景区,如主要观赏点是什么?什么时候是最佳观景期等,可以说为下次自驾作了很多铺垫,当然会不会再来还是未知数。</b> <b> 经过波瓦山垭口时车队作了第一次休整,海拔4513米正处于风口所以气温有点低,停车场上有众多藏民经营点,虫草、天珠、手串等藏区特色产品均有,只是不知真假,没有人敢下手。</b> <b> 到达尊胜塔林(也称稻城白塔),又作了第二次停留,也算是为下午去寺庙祈福热身。</b> <b>塔葬是藏族较为隆重的殡葬方式,因而给人以神圣、庄严感。</b> <b>依照习俗,我们顺时针方向绕白塔林转圈,边走边转动经筒。领队告诉我们转圈必须为奇数,所以大多数人仅转一圈。而在转经筒过程中,也有一个文明素质问题值得思考。因为大家依次转白塔,同时转动经筒,有些人只顾自己拼命转经筒,后面跟着的人要么等待,要么反被经筒打到手。</b> <b> 回到理塘县城时间还早,考虑到海拔高领队让我们先到旅馆休息之后再安排活动,本人一到旅馆就马上吸上氧气,为接下来的活动作好准备。</b> <b> 位于理塘大草原的县城古老而有生气,周边山上正在绿化、美化,政府部门分工负责,说实话在高原地区脆弱的生态下,环境保护价值更大保护难度也更大,种活一棵树真的很不容易。</b> <b> 短暂休整之后即前往长青春科尔寺祈福,这是藏区为数不多的对游客不收门票的寺庙<font color="#ed2308"><i>(所有寺庙对朝拜者都不收门票)</i></font></b> <b> 寺庙大门很不起眼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理塘唯一全国重点文保。</b> <b> 没有门票也没有导游,只有一位医生志愿者为我们提供服务。长青春科尔寺,又称理塘寺,是康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寺庙。长青春科尔为藏语译音,“长青”意为弥勒佛(即未来佛)“春科尔”意为法轮,“长青春科尔”意为弥勒佛法轮,标志着法轮常转、妙谛永存,所以这个名字怎么解读就是学问,如果不懂藏语含义一定会读错。</b> <b> 寺庙很大,我们是乘着电瓶车由志愿者带着在不同的大殿中穿行,每个大殿内部装饰豪华,藏文化和佛教文化色彩明显,尊重藏族宗教习惯,殿内没有拍照,顺时针沿着大殿周边行走,同时双手合十致敬高僧和佛像,寺内喇嘛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在活动,有念经的、闭目修行的,也有大声辩经的。参观过程也是对藏传佛教再认识过程。</b> <b> 志愿者虽然没象导游那样专业,但非常敬业,对本寺历史的了解和藏传佛教的认识相当深入,有自己的独特研究。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也曾担任五A级景区南浔古镇志愿者,多次带领游客游览古镇,除了讲述与导游差不多的常规知识之外,我会加进去自己对古镇的理解和我所熟知的古镇历史变迁,所以我带队时身后往往会有许多游客跟随,相同的经历和共同的爱好,我与志愿者一起合影,也算是一种缘分。</b> <b>寺庙内唯一可以拍照的是酥油花殿,里面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酥油花琳琅满目,如果不经提醒你永远不会想到这是由酥油制成的,这些花制作精美绝伦,充分体现制作大师的艺术功底,只可惜的是这种美丽的酥油花保留时间只有一年,所以大殿内的各种酥油花可以说是“年新年异”,需要说明的是酥油花不只是花。</b> <b> 穿行在不同大殿之间,内外的景致和陈设让我们分不清走到了寺庙的哪个方位,当我们走到一棵大树前时,志愿者特意停留下来给我们讲述这棵树的传奇故事,也给我们普及天道轮回的思想。</b> <b>在过去那个特殊年代,反封建迷信也波及到正常的宗教信仰,长青春科尔寺也未能幸免,当住持回到寺庙看到满目疮痍,即使树没有罪过也遭了䄃,他没有任何报怨,在树前对僧众和信徒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有的。后来老树又重新长出新枝恢复生机,如今枝叶繁茂,寺庙也得以重建恢复往日的烟火。老树根虽只留断枝但显得更加苍劲,也在告诉我们要敬畏生命。高僧的话也启示我们,面对人生的任何灾难,只要自己不放弃,终有重生和灿烂的一天。</b> <b>怀着对未来的预期,为家人祈福,我们也遵循佛教礼仪在寺庙敬献了酥油灯,对自然敬畏!向生命敬礼!也为家人祈祷平安!</b> <b> 点点灯光伴着喇嘛的念经祈福声将仪式推向高潮!愿世界一切安好!</b> <b> 仪式结束之后开始自由活动,有人选择登高俯瞰理塘县城,有人选择去草原体验驰骋的感觉,我们则选择去古城参观。勒通古镇是理塘发源地,也是过去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历史久远,古迹较多。</b> <b> 仁康古屋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七世达赖喇嘛的诞生地。</b> <b>从一个平民子弟蜕变为一个宗教领袖似乎只是偶然,又好像是奇迹。</b> <b> 但又似乎是必然,六世喇嘛一句“只到理塘转一转就飞回”预示转世继承人将降生于理塘,于是仁康古屋诞生的这个孩子成了七世达赖,古屋就成为胜地,神奇是的仁康古屋中还降生了十三位大活佛。</b> <b> 围绕古屋是传统的转经路,游客和信众有的手上拿着转经筒、有的拿着念珠,均是口中念念有词,或快或慢,边走还不停地转动路边的转经筒,神情专注,令我们也肃然起敬,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如同信徒一般边转经筒边顺时针绕行。</b> <b> 古镇是在车马村的基础上形成的,村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理塘的历史地位,古镇因此获得中国传统村落称号</b> <b> 但不知是不是受援建单位影响,除了古镇外貌体现藏族特色之外,内部的店铺色样、商品陈列等带有明显的内地痕迹,显得有点俗套。</b> <b> 古镇上还有芒康活佛故居、五世嘉木样活佛故居等一系列古建筑,进入建筑内部可以了解过去藏民的生活概况,但里面陈列的东西实在少得可怜,且不太规范。</b> <b> 甚至我们在费正清将军故居参观时,房屋顶部铺了一层塑料薄膜,象是为了防雨,显得破败不堪,而边上改建的民宿却干净整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b> <b> 围绕着这些著名景点就是藏寨,一共由13个藏寨4000余户藏房集中而成,是藏区最为集中、规模最为宏大的藏寨群,有“千户藏寨”之称,与勒通古镇合成一起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但在高海拔地区行走太耗体能,我们就选择回程,祈福之旅圆满结束。</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