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井,在没有自来水的岁月,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物,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一切生活用水都靠它,在水利系统发达的今天,井就闲置了,随着时间推移,见证了历史变迁的“井”,功成身退成为历史文物。今分别简介两个“古四眼井”,一个在安徽安庆,一个在江苏南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安庆古四眼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古城安庆,提起古井,人们便自然想到位于老城西门的“四眼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眼井,是一口井,也是老城区的一段时光记忆。在以前它可是安庆的代名词,当时从各地来安庆的人,两个地方是必须去的,一个是城里的四牌楼,另一个就是城西的四眼井,两个地方商铺云集、市场繁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就靠井水来维持。因此附近的民众的日常用水就靠这口井,在井边淘米、洗菜、洗衣服,甚至夏天的时候,在井边扯桶水洗脸、洗脚冲凉,男女老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绵绵数百年延续下来,织就了一幅老城风俗画长卷。对于附近的老居民来说,四眼井不只是一口普通的生活用井,更是饱含着对它具有的特殊情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今天安庆古城留存下来的十几口古井中,此井论资排辈历史最长、名气最大、影响最广。成为当之无愧的“安庆第一井”,是安庆城区唯一的一口立碑保护古井,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四眼井旧称“沙井”,因一井开四眼,俗称“四眼井”。这里还有个传说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前,老李家有四个儿子,三个自私自利,自已打井自己用,老幺年纪小,打的井没有水,三个哥哥还嘲笑他,却在之后他们的井也干枯了。后来一天夜里三个哥哥共同做了个梦,梦中已经去逝的老父亲教诲他们兄弟要相亲相爱,互帮互助,醒来后,悔悟的三个哥哥们一起将四口井的内壁打通,以示兄弟同心,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四口井刚刚打通,便清泉如涌,甘甜可口,永不干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南京古四眼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六朝古都南京,也有一口古四眼井,位于汉中门广场边缘,紧挨汉西门大街,在南京这座六朝古都的古井中,甚为奇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四眼井”在一座简易的木质方亭内,旁边立有文物保护碑,2006年列入“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四眼井上,有一个玻璃保护罩,透过玻璃罩可见古井模样,井口是正方形由石头砌筑,呈“田”字形状分布四个井眼,别具一格,十分罕见。井口石头上刻“古四眼井”等铭文,其中一眼古井的铭文还多出一个上款“光绪二年桂月里人重修”字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井四个井口,均可同时汲水,井口之间相距二尺,井栏上有着一些凹陷的绳痕,基本上保存完整。四眼古井在南京城内是独一无二,但关于古井的身世没有准确的说法,有的说是明代工匠建汉西门的时候,用来“镇门”的,本是一眼,后来用的人多了,另挖三眼,有的说是建于南唐,最初是一眼,守城的官兵用这井水,后来驻兵较多,为方便他们用水,又在旁边增挖三眼,明代时期重建;还有说是清代,总之说法不一,通常的说法认为,此井是南唐或明代修建,清代时修葺重建了井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关于“四眼古井”,也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曾偕同军师刘基登紫金山高处,俯视南京城的风水地脉,看到城内四个地方有“九龙串顶”之势,倘若有人逝后葬于此处,子孙便有成为“真龙天子”的可能。因此决定在这四处分别挖凿四口井,用来镇压“龙脉”。这四口井中,一眼井在中华门旁六角井不远处,二眼井在城西南的来凤街,三眼井在城北的北门桥一带。四眼井就在此处。如今,这一、二、三眼已经无迹可寻,只有四眼井尚在此处。虽然只是传说,但可见“古四眼井”的历史悠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离古四眼井不远的汉中门广场里面,也有一口古井,这口古井的四周建有围栏,石栏和古井保存得比较完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汉中门广场,东临汉西门大街,内有经修缮的340米城墙和占地1000平方米的汉西门瓮城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汉西门又名旱西门或石城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城座门之一,目前城门仍在,但地名不在,就在汉中门广场里面,也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井,大都是一井一眼,而一井四眼实属少见,这两口古四眼井身处两个不同的城市,遥遥相对,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韵味,为两座城市增添内涵和古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拍摄时间:2025年9月上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拍摄地点:安徽安庆江苏南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谢谢浏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