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值此曲仁煤矿开采历史11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谨以原曲仁矿务局共青团时期的青春记忆为礼,致敬这段厚重的岁月,也致敬我们共同的青春。</b></p> <p class="ql-block"><b> 此次参与煤矿110周年征文活动,万千感慨涌上心头,思绪瞬间穿越时光,回到了在曲仁度过的青葱年华。从两岁随父母来到曲仁,到三十二岁调离,整整三十年的时光,沉淀下无数温暖美好的回忆,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印记。</b></p><p class="ql-block"><b> 1985年,我在曲仁局医院担任专职团干部,近十年的共青团工作,正是我人生中最富朝气的芳华年代。这段时光里,我不仅在岗位上成长,更有幸获得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党校系统学习五年,先后完成大专党政管理专业与本科金融专业的学业,为日后的工作与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b></p><p class="ql-block"><b> 至今仍清晰记得,第一次在医院团员大会上发言时,激动得热泪盈眶的场景;第一次参加局团委工作例会汇报,紧张得手心冒汗、声音发颤的模样。而随着一次次历练,我逐渐褪去青涩,后来竟能脱稿自如地完成发言。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不仅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助理政工师晋升为政工师,还多次被授予“优秀团干部”“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女工干部”的荣誉称号。这份成长,离不开何志新、苏怀春、闫其明三位书记的悉心指导,更离不开兄弟单位同行们的无私支持,他们的帮助与鼓励,始终温暖着我前行的路。</b></p><p class="ql-block"><b> 1995年,我虽改行从事其他工作,但共青团时期培养的积极、热情、认真的精神,却深深融入我的骨子里,成为我面对一切挑战的底气。毫不夸张地说,共青团工作的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受益匪浅的成长课堂”。</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回望曲仁矿务局共青团组织的发展历程,每一个节点都承载着时代的印记:</b></p><p class="ql-block"><b>1953年,富国煤矿实行公私合营后,首个共青团小组成立,播下了青春的种子;</b></p><p class="ql-block"><b> 1954年,共青团富国煤矿支部委员会正式成立,组织架构初步形成;</b></p><p class="ql-block"><b>1958年,富国煤矿与煤田基建工程合并,共青团曲仁煤矿委员会应运而生;</b></p><p class="ql-block"><b>1961年,曲仁煤矿更名为曲仁矿务局,团组织随之更名为“共青团曲仁矿务局委员会”;</b></p><p class="ql-block"><b>1966年至1973年3月,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团组织陷入瘫痪状态,期间曲仁矿务局也更名为红工矿务局;</b></p><p class="ql-block"><b>1973年3月,共青团红工矿务局委员会恢复工作,青春的力量再度凝聚;</b></p><p class="ql-block"><b>1985年3月15日,红工矿务局恢复“曲仁矿务局”名称,团组织同步更回“共青团曲仁矿务局委员会”;</b></p><p class="ql-block"><b>2003年9月2日,曲仁矿务局破产撤销,同月22日广东省煤炭工业总公司曲仁留守处成立;</b></p><p class="ql-block"><b> 2004年4月,工作移交属地管理,曲仁办事处、田螺冲办事处先后成立,共青团工作也随之完成移交。</b></p><p class="ql-block"><b> 综上,曲仁矿务局团委自1958年成立,至2003年9月矿务局破产(除“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的7年),共计走过了38年的历程。</b></p> <p class="ql-block"><b> 在这38年的历史中,曲仁矿务局团委始终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为推动矿区煤炭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局团委的工作更是亮点纷呈:积极带领各矿团委、团总支,组建了33个青年班组,广泛开展“青年突击队”“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收获了丰硕成果。其中,303建井队青年突击队因业绩突出,受到团中央与煤炭部的联合表彰;6个班组、30名团员青年被省、市团委授予“新长征青年突击队”“新长征青年突击手”称号;局团委也先后授予295名团员青年“新长征青年突击手”的光荣称号,红尾坑矿团员叶水柏更是荣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殊荣。因这项工作成效显著,团市委还特意在曲仁矿务局召开了全市青年突击活动现场会,推广经验。值得铭记的是,1978年10月,时任曲仁矿务局团委书记何志新,还作为矿区团组织的代表,光荣出席了团中央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份荣誉,是对曲仁矿务局共青团工作的最高肯定。</b></p> <p class="ql-block"><b> 共青团组织为党组织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据不完全的统计,全局先后有近30名的团干部,离开团的岗位后,先后担任了局矿二级和机关处、室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正、副级职领导职务。</b></p><p class="ql-block"><b> 为积极调动广大团员、青年参加“青年突击队”和“争当新长征青年突击手”的活动,1976年局团委组织“新长征突击手”到广东马鞍煤矿参观学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局团委又组织获得“新长征突击手”称号的人员分批到武汉、江西南昌、桂林等地观光学习,给予了莫大的鼓励和鞭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各级团委,团总支在配合生产突击活动中,经常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各类技术练兵比赛。</b></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岁月流转,曲仁煤矿的开采史已走过110年,共青团的青春故事也已沉淀为历史,但那份镌刻在时光里的热情与担当,那份跨越岁月的情谊与感动,永远鲜活如初——青春永驻,情谊长存。</b></h1> <p class="ql-block"><b>感谢何志新、彭良武、闫其明、黄丽风、张建平、邝乃章等书记的部分修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