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侨机工, - 用血肉筑起的抗战生命线

大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9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最黑暗的时刻,中国所有的国际通道几乎被日军封锁殆尽,只剩下偏居大西南的一条滇缅公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滇缅公路起于昆明止于缅甸腊戍,全长1146.1公里。滇缅公路由当时的国民政府调集20万工人,200位工程师,历经8个月于1938年底紧急建造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时中国贫穷积弱、内忧外患,缺乏能驾驶卡车的司机和车辆修理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国难当头之际,3193名南洋华侨青年,响应华侨筹赈祖国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的倡议,组成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 简称 “南侨机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些南侨机工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国,他们中有教师、学生、司机、修理工、工程师和商人,其中不少来自优渥殷实的家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民族的危难让这些华侨热血青年放弃原本安宁舒适的生活,告别父母亲人返回遭受外敌蹂躏,战乱深重的祖国, 支援抗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白雪娇是南侨机工五名女性中的一位,离别亲人前,她在留给父母的告别信中写到:“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弟妹是我所爱的,但是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 “这次去,纯为效劳祖国而去的……。” (光华日报,1939年5月19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中华民族最艰难的时刻,这些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用血肉筑起了抗战生命线。1939年至1942年,滇缅公路共抢运了50万吨军需物资、15000多辆汽车及其它无法统计的各类物资,为中国抗战赢得了生死攸关的物资保障。在3193名南侨机工中,超过1/3 为国捐躯,平均每公里,就有一名南侨机工长眠在了滇缅公路的崇山峻岭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南侨机工以自己的生命、鲜血和汗水,在华侨爱国史上谱写出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抗日英烈永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抗战胜利八十年阅兵式后感人肺腑的讲话,说出了全球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八十年前,中国没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家啊。现在,没有任何人再可以随意地来欺负我们中华民族,这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和愿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