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烽火岁月,凝聚奋进力量

拜泉县新建中心学校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新学期的钟声如期敲响,当我们身着整洁的校服、走进窗明几净的教室,是否曾想过,如今安稳的学习时光,是无数先辈用热血与生命换来的?开学第一节思政课,让我们一同回望烽火岁月,从历史的坐标中汲取前行的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一、回望:那些不能忘却的“烽火记忆”</p><p class="ql-block">翻开历史画卷,从鸦片战争后的山河破碎,到抗日战争中的浴血奋战;从长征路上的“风雨浸衣骨更硬”,到解放战争时的“天翻地覆慨而慷”,无数仁人志士怀揣“救亡图存”的信念,用青春甚至生命书写忠诚。</p><p class="ql-block">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孤身与敌人周旋数日,腹中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却始终未向敌人低头;</p><p class="ql-block">‍“小萝卜头”宋振中在监狱中长大,却用稚嫩的双手传递情报,成为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p><p class="ql-block">‍ 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一句“怕死不当共产党”,让青春永远定格在15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故事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先辈们用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和平,从不是理所当然。</p> <p class="ql-block">二、传承:从“烽火精神”中汲取力量</p><p class="ql-block">烽火岁月虽已远去,但先辈们留下的精神财富,仍是我们成长路上的“灯塔”。</p><p class="ql-block">学习“忠诚担当”的信仰之力:先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不惜牺牲一切,这份对信仰的坚守,启示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不是只为个人成绩,更要思考“如何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不畏艰难”的奋斗之力:长征路上红军战士“走破双脚也要前进”,抗战时期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份坚韧告诉我们: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生活中遇到的挫折,都不是“拦路虎”,而是成长的“磨刀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团结一心”的凝聚之力:抗日战争时期,不分党派、不分阶层,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抵御外侮”,这份团结启示我们:在班级里、校园中,要学会合作、懂得包容,“众人拾柴”才能让集体更优秀。</p> <p class="ql-block">三、行动:做“奋进力量”的传承者</p><p class="ql-block">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铭记烽火岁月,不是停留在“感动”,更要落实到“行动”中。</p><p class="ql-block"> 1. 做“爱学习”的奋斗者:认真听好每一节课、完成每一次作业,把知识学扎实,为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基础——这是对先辈“为后代谋幸福”初心的最好回应。</p><p class="ql-block"> 2. 做“爱祖国”的践行者:从爱护国旗、唱好国歌做起,从了解家乡历史、关注国家发展做起,把“爱国”融入日常:看到不文明现象主动制止,为集体荣誉努力拼搏,都是“爱国”的小事,也是大事。</p><p class="ql-block"> 3. 做“有担当”的小公民:在家帮父母分担家务,在学校主动帮助同学,在社会上遵守规则、热心公益——先辈们用“担当”换来了今天的中国,我们要用“小担当”,成就更好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语:烽火岁月教会我们“来之不易”,奋进精神指引我们“未来可期”。这堂思政课结束了,但我们与历史的对话、与时代的同行才刚刚开始。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带着烽火岁月的记忆,怀揣奋进向前的勇气,在新学期、在新征程上,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为祖国的明天添砖加瓦!</p> <p class="ql-block"> 编辑:谭嘉鑫</p><p class="ql-block">‍ 初审:尚玲</p><p class="ql-block">‍ 复审:董宏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