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哪有什么肥胖?只不过是脾虚了!<b>脾胃失调,湿气过重</b>,也会引起肥胖,这一类人还伴有<b>疲倦乏力、大便稀溏</b>。记住一个便宜实用药,对症用可以少走弯路。周星医生建议:试试<b>健脾降脂颗粒</b>(由<b>山楂,泽泻,丹参,灵芝等多种中药配合而成)</b>,可健脾化浊,益气活血,适用于脾运失调,气虚血瘀,气虚血瘀引起的高血脂症、肥胖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 2、孩子要想学习好,一定要补脑,在体内补充<b>B族复合维生素</b>(B1B2B3B6B9B12)。其中食补最好,可常吃<b>红枣、核桃、红小豆</b>,这是天然补充<b>复合维生素B族</b>的最好食物。</p> <p class="ql-block"> 3、从事声乐🎶🎶行业的人,含<b>以发声为职业</b>人(如:教师、主播、朗诵、歌者等),要<b>常按揉这几个穴位</b>:手部肺经上的<b>鱼际穴、少商穴</b>;手背三焦经上的<b>液门穴</b>等;喉部的<b>廉泉穴、人迎穴、天突穴</b>;平时坚持按这些穴位可<b>护嗓保喉咙</b>。</p> 肺经上的<b>鱼际穴</b>具有<b>清肺心热,利咽凉血功能,主治咽干,咽喉肿痛,失音、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喑哑</b>等。<div> 肺经上的<b>少商穴</b>位于手指,拇指末端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b>主治咽痛喉肿、中风、中暑、昏厥、发热、癫狂、癔病等症。</b><br></div> 三焦经上的<b>液门穴的功效</b>: 清热利咽。常用于<b>治疗咽喉肿痛、声音嘶哑</b>等症状。 可通络止痛。每天36下。 <b>廉泉穴</b>位于人体颈上部正中,在下颌下缘与舌骨体之间,下颌下缘一寸的凹陷处,属于任脉穴位与阴维脉之会。<b>廉泉穴具有清音利喉、疏风泄热、清咽利舌等作用</b>。<br> <b>人迎穴</b>位于颈部,结喉旁开1.5寸,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b>人迎穴</b>有疏调气血、清咽利膈、消肿散结、利咽散结,理气降逆等作用。<b>主治咽喉肿痛、气喘、瘰疬、瘿气等</b>。现代女性以瘦脸为美,以面部皮肤紧为美,以单下巴为美。经常用拇指指腹轻轻上下按压人迎穴可<b>减小双下巴</b>,每次1~3分钟。<div> <b>天突穴</b>位于胸骨上端,具有宣通肺气、消痰止咳的作用,可<b>用于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瘿气、梅核气、噎膈、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等</b>病症咽喉肿痛、暴喑、瘿气、梅核气、噎膈、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等病。</div> 4、<b>花椒煮水喝,调一身寒湿</b>:平时有肌肉疼痛,颈肩腰腿疼痛,降温或变天遇寒,疼痛就会加重,这是寒湿清洗人体所致,可以试试取<b>花椒,枸杞各一小撮,加五片生姜,三个切开的红枣煮水喝</b>:花椒生姜温中散寒,枸杞滋补肝肾,大枣健脾养血,放置简单但有散有温有补。 5、倪海厦关于<b>日常保养肝的方法</b>:柠檬连皮切片后,放水里泡一泡搓一搓,让它津液出来,这样喝一点不酸,可保养肝。 <p class="ql-block"> 6、中医认为<b>糖尿病本质是脾虚</b>,<b>控糖秘诀八字箴言——“少食多餐,运动到酸”</b>。告别药物依赖,恢复胰岛功能,健脾温阳补气是关键。注:参薏十四味金芝丸,可调理脾虚,助力血糖稳定(没用过)。</p> 7、人体最强<b>祛湿穴——</b>脾经上的<b>阴陵泉穴</b>!每天按揉5分钟,湿气减少,全身舒畅。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div> 阴陵泉穴位于经络要冲,按摩此穴可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有助于缓解因经络不通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僵硬、肢体麻木等症状。特别是对于膝关节疼痛等下肢经络不通的症状,按摩阴陵泉穴有较好的缓解作用。</div> 8、 补钙最好的食物(mg/100g):10.牛奶110、9.蛋黄120、8.燕麦198、7.大豆200、6.荠菜230、5.裙带菜 300、4.奶酪729、3.<b>黑芝麻</b>780、2.<b>虾皮</b>991、1<b>芝麻酱</b>1057。 9、<b>可怕的带状疱疹,你了解多少?</b> 前几年奶奶80岁时曾患上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缠腰龙),痛不欲生。如今几年过去了,仍会疼痛难忍,痛如刀割,影响睡眠。也曾四处寻医中药、西药、神经脉冲射频、臭氧注射、星状神经节阻滞全都试了个遍,可疼痛症状都无明显缓解。超过 1 个月即<b>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b>。<br> 1)带状疱疹的<b>病因、症状、治疗、后遗症及预防</b>。 2)<b>发病风险&年龄</b>:带状疱疹患者并发后遗神经痛的风险跟年龄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年龄越大风险越大,本病的发病率约在 9%~13%,而<b>年龄在 60 岁以上的患者,发病率可高达 20%~50%</b>。<br> 症状:具体表现为自发性的刀割样、针刺样、电击样、烧灼样剧痛或痛觉过敏、痛觉超敏及感觉减退等不适感,尤其是长在头面部的带状疱疹更加容易遗留后遗症,患者往往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生活。<br>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由于病毒破坏相应神经后,身体自身修复能力不足,或者自身修复功能紊乱,日复一日的疼痛,使患者夜不能寐,生活作息紊乱,白天无法集中精力。久而久之,抵抗力下降,可能引起更多疾病。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要点在于:尽早控制疼痛,并缓解伴随而来的睡眠、情感障碍问题,提高生活质量。<br>目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手段主要包括:<br>1)口服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有创介入治疗的基础,药物选择应个体化,单一药物治疗不能获得满意的疼痛缓解时,应考虑联合用药,选择药物时应注意选择不同机制的药物、药物疗效相加或协同而药物的副作用不相加。<br>2)神经阻滞治疗:将局部麻醉药注入神经周围,以阻断神经疼痛信号传导,短暂缓解病人疼痛。<br> 3)交感神经干/背根神经节三氧介入治疗<br>通过三氧注射能够有效消除背根神经节、脊神经根和交感神经节周围的致痛因子和黏连状态,促进损伤神经系统的修复。<br> 4)神经脉冲射频治疗:脉冲射频治疗的原理是通过脉冲电刺激改变神经系统功能活动,即神经调节治疗技术,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因神经系统受到损伤而导致的功能紊乱状态具有调节作用。<br> 5)外周/脊髓神经电刺激治疗<br>神经电刺激治疗作为一种神经调控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顽固性疼痛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术后疼痛综合征、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缺血性疼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随着适应证范围的扩大神经电刺激也被应用于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br> 6)心理治疗:绝大多数 患者伴随明显的心理或情绪异常,有研究资料提示超 50%的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有自杀倾向,所以临床上有效的心理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解释性、支持性心理治疗。如何预防带状疱疹?目前还没有针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确切预防方式,所以最好从源头“扼杀”——预防带状疱疹。<br>年龄增加导致的免疫功能下降是引起带状疱疹的主要诱因;性别、种族、家族、免疫抑制疾病以及慢性疾病是带状疱疹发病的危险因素。除了要注意避免感染、提高免疫力,更安全有效的方法是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br>权威指南和机构建议:50 岁及以上成年人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用于预防带状疱疹。在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前应咨询专业医生,综合考虑疫苗对于年龄的限制、保护效力和相关接种禁忌。<br>作者|黄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主治医师<br> <b>缠腰蛇刚开始的时候吃阿昔洛韦等抗病毒</b>的药很重要,还有后面要吃<b>甲钴胺营养神经</b>。<br> 我30多岁过一回,2024年的体格报告中显示免疫力低,考虑打预防针。身边有人42岁长带状疱疹了,腰上快要一圈了,很痛又痒,像针扎一下一下,很恐怖。 10、张岚副主任医师皮肤病与性病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甲):<b>带状疱疹具有一定传染性</b>,但通常传染性不强。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潜伏在人体神经节内,当<b>人体免疫力下降时被激活,引发带状疱疹</b>。对于未曾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且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孕妇、免疫力低下者,<b>接触带状疱疹患者的水疱液可能会被传染</b>。需注意适当防护。<br><div> <b>王晓彦主任医师</b>(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div>三甲皮肤科):<b>得过带状疱疹后一般会终身免疫</b>,一生只发作一次。但是对于<b>极少数身体免疫力比较低下的人群,也可能会发作两次或者多次</b>,所以带状疱疹的患者或者有带状疱疹史的人,在日常的生活中要<b>加强身体锻炼,多运动,增加饮食的营养,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b>,可以有效的减少带状疱疹复发的几率。<div> 带状疱疹患者皮肤的表面通常会有红色的丘疹、小水疱,并伴有瘙痒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病毒的治疗,<b>常用药物有阿昔洛韦、更昔洛韦</b>等,也可配合使用缓解神经痛的药物,比如<b>腺苷钴胺、甲钴胺等</b>。<br> 带状疱疹的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在治疗期间还要保持局部皮肤的干燥清洁,出现瘙痒要避免用手抓挠,以免抓破皮肤加重病情。</div> 11、人体经络与时辰 12、倪师关于<b>颈椎痛</b>的锻炼方法:拉双杠,身体往下沉,头下低。 13、<b>鸣天鼓</b>:通过掩耳和叩击耳部来刺激耳部和脑部的穴位。鸣天鼓具有以下几种主要作用:<br>疏通经络、醒脑提神、增强肾功能(<b>对头晕、健忘、耳鸣等症状具有良好的预防和康复作用</b>)。强身健体,调补肾元,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b>对老年人延缓衰老有一定的帮助。促进血液循环</b>:通过掩耳和叩击的动作,鸣天鼓能够刺激耳朵和脑部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如头痛、眩晕等症状。<b>缓解头痛</b>:鸣天鼓能够缓解头痛,特别是由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引起的头痛。<b>改善记忆力</b>:通过刺激脑部穴位,鸣天鼓能够促进大脑血液循环,改善大脑供氧供血状况,<b>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改善健忘症状</b>。<br> 鸣天鼓的练习过程中,应保持动作轻柔,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耳朵和脑部穴位。通常<b>每天进行2-3次,每次5-10分钟</b>即可。在练习时,应选择安静的环境,避免在嘈杂的环境中练习,并注意根据个人体质适当调整练习次数和强度。 <p class="ql-block"> 14、<b>肝脏有病的症状</b>:容易生气,抑郁暴躁,头发出油,失眠,指甲竖纹,脸色发暗发黄。</p><p class="ql-block"> 养肝两个重要动作,一是<b>揉太冲,大脚趾和第二脚趾之间向上推,直到推不动(行间穴)</b>为止之处,是肝经的重要穴位,揉三分钟。二是<b>刮足蹶肝经</b>(位于大腿内侧到膝盖之间的肝经),推或刮痧20遍,到皮肤微微发热为止。三是<b>按摩大敦穴</b>。</p> <p class="ql-block"> 15、<b>湿气过重</b>如何调理?</p><p class="ql-block"> 多吃<b>山药,冬瓜,红豆</b>。可以适当散步,打打太极拳。每天坚持泡脚半小时。避免食生冷,辛辣,油腻。少盐,少糖等。</p> <p class="ql-block"> 16、养成这九个生活习惯,不长寿都难。</p> 17、<b>人体指标救护指南</b>。一定要记住这几条<b>人体的正常指标</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