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人者自渡,渡己者渡人

淡定(10130432)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渡人先渡己”,这句古老的箴言,藏着人与人之间能量流动的深层逻辑。我们总在生命的不同阶段,误读“渡”的方向——能量低迷时,以为自己是那个伸出援手的人,回头才发现,被帮助的其实是自己;能量丰盈时,不曾刻意追逐“渡人”的结果,却在举手投足间,成为照亮他人的光。这一来一回的能量转换里,藏着成年人最清醒的成长哲学:先修己身,方能成人之美;先暖己心,才可暖他人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曾在人生低谷时,遇见过一位独居的老人。那时我刚经历失业与失恋的双重打击,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连拉开窗帘的力气都没有。社区组织志愿者帮扶独居老人,朋友硬拉着我报名,说“帮别人的时候,或许你自己也能好受点”。我抱着敷衍的心态去了张奶奶家,她头发花白,腿脚不便,却总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最初的日子,我只是机械地帮她买菜、打扫,很少说话。张奶奶从不追问我的心事,只是在我擦桌子时,递来一杯温热的菊花茶;在我蹲在地上整理杂物时,轻轻拍掉我衣角的灰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帮她整理旧照片,她指着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说:“这是我老伴,我们年轻时在工厂认识,他总说我手笨,却每天帮我把饭盒洗得干干净净。”说着,她眼角泛起泪光,却又笑着补充:“人这一辈子,谁没遇过难事儿呢?我老伴走的那年,我也觉得天塌了,后来发现,日子还得往下过,浇浇花、看看书,日子就慢下来了。”那天离开时,张奶奶塞给我一袋她自己烤的饼干,说:“你看你最近瘦了,多吃点甜的,心情会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风拂过脸颊,我突然意识到,这段时间我一直以为自己在“渡”张奶奶——帮她解决生活里的不便,可实际上,是张奶奶在“渡”我。她没有说过一句安慰的话,却用她的平和与坚韧,告诉我如何面对生活的困境;她没有刻意照顾我的情绪,却用一杯茶、一块饼干的温度,慢慢融化我心里的冰。那段日子,我不再沉浸在负面情绪里,开始学着像张奶奶一样,每天整理房间、给自己做一顿热饭,甚至学着养了一盆绿萝。看着绿萝冒出新芽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能量低的时候,我们总带着“拯救者”的错觉,以为自己在付出,其实是对方用无声的温柔,帮我们走出了泥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后来,我换了一份工作,在一家公益机构做志愿者培训。有一次,我们组织了一场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活动,来了一位叫小雨的女孩。小雨性格内向,总是低着头,不跟人说话。我想起了曾经的自己,便试着坐在她身边,陪她一起画画。起初,她只是在纸上涂满黑色,我没有追问,只是在她的画纸上,添了一朵小小的太阳花。我说:“你看,就算天黑了,太阳也会再升起来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天活动结束后,小雨偷偷塞给我一张纸条,上面画着一朵太阳花,旁边写着:“姐姐,谢谢你,我以后也要像太阳花一样。”后来,小雨的老师告诉我,小雨变得开朗了许多,不仅愿意和同学说话,还主动报名参加了学校的绘画比赛。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当自己能量充足时,真的能成为照亮别人的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段时间,我常常想起张奶奶。如果不是当初她用温柔“渡”了我,我或许无法拥有如今的平和与力量,更无法去温暖像小雨这样的孩子。这让我想起作家周国平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唯有先照顾好自己的内心,才能有余力去照顾他人。”能量就像一杯水,当我们自己的杯子是空的时候,就算想倒给别人,也无物可倒;只有先把自己的杯子装满,才能慷慨地分享给身边的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生活中,我们总能遇到这样的时刻:朋友失恋了,我们陪在他身边安慰,说着“都会过去的”,可转过头,自己却在深夜里为生活的压力辗转难眠;同事工作遇到瓶颈,我们帮他分析问题、出谋划策,可自己的项目却还卡在关键节点;家人遇到困难,我们强装坚强说“有我呢”,可心里却早已乱作一团。这些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渡”别人,其实是在通过“渡人”的过程,倒逼自己成长——安慰朋友时,我们也在梳理自己对感情的认知;帮同事解决问题时,我们也在提升自己的能力;照顾家人时,我们也在学会承担责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就像一位心理咨询师说的:“每一次‘渡人’,都是一次自我疗愈。”能量低时的“渡人”,是借他人的故事,看清自己的困境;是借帮助他人的过程,找到自己的价值。而当我们的能量慢慢提升,不再需要通过“渡人”来证明自己时,“渡人”就成了一种自然的流露——不是刻意的付出,而是发自内心的善意;不是为了获得回报,而是因为自己曾被温柔以待,所以想把这份温柔传递下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个故事:一位禅师在河边打坐,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他立刻跳下去把人救了上来。后来,又有一个人掉进河里,他再次跳下去救人。可没过多久,又有人掉进河里,禅师却没有再跳下去,而是先在河边搭了一座桥。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救人了?”禅师说:“搭一座桥,能救更多的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里,禅师最初的“救人”,是应急的“渡人”;而后来的“搭桥”,是能量充足后的“渡人”。前者是一时的帮助,后者是长久的成全。这就像我们的人生:能量低时,我们只能用有限的力量,帮助身边最近的人;能量高时,我们能拥有更广阔的视野,用更长远的方式,去影响更多的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其实,“渡人”与“渡己”从来都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渡己”的过程中,慢慢积攒能量,才有能力去“渡人”;在“渡人”的过程中,又能获得新的感悟,进一步完善“渡己”的旅程。就像一盏灯,点亮自己的时候,自然会照亮周围的黑暗;而在照亮他人的同时,也会因为他人的温暖回应,让自己的光更加明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生活从来不是一场孤军奋战的旅程,每个人都是彼此的摆渡人。能量低时,不必苛责自己不够强大,只需记住:那些你以为在“渡”的人,其实是来“渡”你的;能量高时,也不必骄傲自满,只需记得:你今天给予他人的光,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照亮你自己的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愿我们都能在“渡己”中成长,在“渡人”中收获;愿我们既能成为自己的太阳,也能成为别人的星光;愿我们在彼此的温柔里,把生活过成温暖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