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论文这件大事

志宇🐳🐬

此刻,你们一定在焦虑选导师吧?选哪个导师呢?做什么课题呢?现在请放下你的焦虑,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最终你都会选到导师的。<br>  选导师也是缘分,对导师来说我们是甜蜜的负担;而对我们来说,导师是写论文的关键领航员。我们大都会觉得如果不是一个方向,可能不合适。但其实年轻老师也许会倾向选择和自己方向一样的,年长点的老师也许并不挑学生。我的信息来源很少,但我知道有两个导师是直接选择最先选他们的四个同学。写论文的方式方法是一样的。其实老师都可以指导好我们写论文,只是专业对应更有共同语言。<br> 首先如何选题。要确定一个自己想要解决的公司的小问题。请不要写行业的大问题,我们驾驭不了那么大的课题。<br>  以我为例,那会儿在客户现场,同事知道项目即将结束而磨洋工,员工绩效不好,客户不满意。我就在想怎么能提高员工绩效呢?于是就从这个问题出发。那天刚巧路过飞书大厦,想到如果利用飞书是否可以提高绩效呢?我不喜欢工作时被各种消息打断,所以想到它可能会带来情绪耗竭。日常很多人都会抱怨会议太多,消息太多,真正工作的时间太少。于是导师提示我去文献上找一个专有名词,就这样,开始了有方向的文献阅读。 其次阅读文献。通过阅读,看到了企业社交媒体是飞书的专业统称,它包括微信、企业微信、钉钉等公共媒体和私有媒体等。现有研究发现企业社交媒体对绩效的影响,有认为可以提升绩效的,也有认为“双刃剑”效应的,可能因为信息过载、社交过载、中断过载和情绪耗竭而降低绩效。于是我就以这些输入为基准展开了研究。 接下来就是如何写论文。对我来说这个研究确实有点难,它是针对案例的实证研究。即使我放弃了春节海南游,在家写论文,到了预答辩时,我还是没能按时完成论文。写作过程中不只需要学习SPSS、AMOS和PROCESS等软件工具,而且还要区分出是做案例的实证还是实证的案例。这些东西我并不懂。直到这次预答辩之后,我才真正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概念。 这个图是不是有点酷,虽然论文中用不到,但是我真的做了一次研究,这份成果自己还是心满意足的。因为我知道那些星星、那些数字都是什么意思啦! 关键点来啦!很多同学或许都会有点怕自己的导师。谷老师和田老师风趣幽默。我们或许可以很放松地和他们交流。但是当他们成为导师,我知道他们的学生有的也怕他们。所以呢,其实只要你勇敢一点,不要害怕老师,去提问就好。老师都会很耐心地解答我们的问题。我记得导师和我说:你有什么问题随时微信问我就行。田老师也说过:你们如果都没有问题,我们还失业了呢!他们其实都是在鼓励我们主动提问。 <p class="ql-block">  最后,AI评审可以吗?预答辩不通过,导师立刻让我约腾讯会议指导如何修改论文。2023年导师带了我们三个MBA学生,开题后老师和其中一个同学说我写的比他俩好,是我自己辜负了老师的信任。最近几个月,我每写好一个版本都及时发给导师,导师会立刻给出关键的指导意见。过程中呢,我不断用deepseek做评审,请它以排名前十985教授的身份帮忙给出评审建议。它每次都会给出不同的提示。就这样,持续改进,不断修正,终于完成了8月30日的预答辩。一定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最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老师给予了我帮助。我们要客观认识到AI幻觉的问题,不能过度依赖AI。最核心的问题是真人老师提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即使如此,在预答辩时我还差点以为自己又要不通过而在答辩现场落泪。后来,田老师告诉我,是我没有理解评委老师的提问。老师们是想要了解企业社交媒体使用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影响绩效的。而我在论文中没有将这个链路描述清楚。即使我用了这么长的时间写论文,田老师在点评时说我的论文有点味道了。其实我心里很明白,我的论文只是初见实证的雏形而已。</p><p class="ql-block">   所以呢,通过如上提示,你是不是对写论文,找导师有一点想法了呢?</p> 有同学也许会问写论文的时间节点?有什么注意事项…哈哈,未完,待续。 <p class="ql-block"><br></p> 如愿第三次参加开学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