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观9.3阅兵所想起的(4)</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血泪记忆四</b></p><p class="ql-block"><b>石人血泪山</b></p><p class="ql-block"> 1975年,我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吉林白山市601队工作。初到岗位,地质队便组织新职工前往石人血泪山参观学习,接受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p><p class="ql-block"> 石人血泪山,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大石人镇,因日伪统治时期,石人煤矿死难矿工逾万人长眠于此,故得名“血泪山”。山体中央矗立着一座高达十五米的纪念碑,碑身镌刻着“日伪统治时期死难矿工纪念碑”十二个庄严肃穆的大字。纪念碑下,百级台阶自下而上,仿佛诉说着那段血泪交织的历史。入口处,三尊汉奸的生铁铸像跪伏在地,象征着历史的审判与人民的唾弃。</p><p class="ql-block"> 山上有一条长达200余米、深达3米的天然冲沟,被称作“填人沟”。每逢雨季,沟中尸骨被雨水冲刷至山坡下,形成了白骨遍地的“白骨坡”。山坡中央一个起伏不平的土包下,埋藏着大量尸骨,被称为“万人坑”。解放后,曾挖掘出一个长约39米、宽6.6米、深2.6米的大坑,仅挖掘10米深,就发现了38具尸骨。</p><p class="ql-block"> 这座山,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期间对中国矿工残酷压迫与屠杀的铁证,是中华民族苦难岁月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也是一处铭刻着民族屈辱与抗争的历史遗址。</p> <p class="ql-block"><b>白家堡子惨案</b></p><p class="ql-block"> 1977年,我们在吉林通化柳河大荒沟一带开展找矿工作。这里曾是杨靖宇将军率领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的重要根据地之一,也是日寇制造骇人听闻的“白家堡子惨案”的发生地。</p><p class="ql-block"> 1936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一部在白家堡子一带山林设伏,成功击毙11名日军。三天后,日寇为报复,调集通化、柳河等地的日本守备队100余人及伪军一个营,对当地412名手无寸铁的百姓展开血腥屠杀,并放火焚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白家堡子惨案”。</p><p class="ql-block"> 惨案发生时,仅有三人侥幸逃生。幸存者之一的李忠昌,一家五口惨遭杀害,他本人也被日军刺刀刺穿背部与上臂,身负重伤,却奇迹般活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后来,李忠昌老人曾来到我们地质队,为全体员工上了一堂生动的阶级教育课。他以亲身经历揭露了那段血泪交织的历史。当他脱下衣服,露出后背与手臂上那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疤时,全场601队的员工无不为之动容,泪水夺眶而出。老人哽咽着对我们说:“一定要记住这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b>大栗子铁矿万人坑</b></p><p class="ql-block"> 大栗子铁矿,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区大栗子镇,上世纪80年代,我曾在此地从事铁矿找矿工作。矿山有个“万人坑”,是日本侵略者掠夺中国铁矿资源的又一罪证。</p><p class="ql-block"> 1938年9月,日本成立“东边道开发株式会社大栗子采矿所”,开始对大栗子铁矿进行掠夺式开采。当时,采矿全靠人力,最多时矿工人数接近两万人。至1945年,日本从大栗子铁矿掠夺矿石达180万吨,而死难劳工却数以万计。</p><p class="ql-block"> 那时,许多百姓被强行抓到大栗子铁矿做矿工,每天劳作超过12小时,吃的是难以下咽的橡子面窝头,睡的是简陋的席棚子。不少人因长期食用橡子面导致肠道阻塞,无法排便,最终被活活胀死。每天清晨,矿区院子里都会出现几十具用席子包裹的尸体,触目惊心。</p><p class="ql-block"> 在大栗子北大楼山的一处名叫“细小沟”的地方,立着一块刻有“不忘阶级苦,永记血泪仇”的石碑,碑下便是埋葬着无数中国劳工遗骨的“万人坑”,它无声地向人们控诉着那段屈辱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如今回想起来,虽然作为地质队员,我曾深入无数深山老林,踏遍东北大地的沟壑山川,但也只是走过了这片土地的十分之一多一点。试想那些未曾涉足的地方,或是走过却未曾深入了解的角落,又还埋藏着多少类似的惨案与血泪记忆?</p><p class="ql-block"> 在从事自然科学工作、探索地质变迁的过程中,我也逐渐了解了一些社会人文地理的知识。这些历史遗迹与血泪故事,时刻提醒着我们:历史不能遗忘,民族的苦难与抗争更应铭刻于心。唯有铭记,方能自强;唯有自强,方可守护和平与尊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选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