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欧洲_维也纳:音乐与建筑的历史共鸣之旅

翠兰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若要选一个贵族气质最浓的城市,奥地利的维也纳应是首选。维也纳位于欧洲多瑙河畔,阿尔卑斯山北部,是奥地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更被誉为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维也纳是那种第一眼美女,初见时就能用无与伦比的魅力把你征服,音乐、艺术、皇家等头衔都是她身上耀眼的装饰,把她装扮得如此美艳不可方物,高贵而不可亲近。</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这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其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500年。那时,凯尔特人在此地建立了一座名为“Vedunia”的城镇,其名蕴含着“河流森林”的意象,恰如其分地描绘了维也纳地处多瑙河畔、阿尔卑斯山北部的独特地理环境。</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500年,凯尔特人在多瑙河畔、阿尔卑斯山北部的肥沃土地上建立了“Vedunia”这座城镇,预示着维也纳的诞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元15年,罗马人在此建立了文多波讷军事营地,为维也纳的城市格局奠定了基石。进入中世纪,维也纳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逐渐崛起为贸易中心,并在1155年荣升为奥地利公国的首都,迎来了历史的巅峰。</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的辉煌篇章始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以来,至1278年起,这个王朝开始了长达近645年的执政,使得维也纳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及后续奥匈帝国的重要政治与文化枢纽。在此阶段,城市汇聚了诸如弗洛伊德、克里姆特等杰出的思想艺术大家,同时孕育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音乐巨匠,他们的作品烹誉全球,为维也纳铸就了“世界音乐之都”的辉煌。此外,众多经典艺术作品在此上演,进一步巩固了维也纳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音乐在维也纳占据着中心地位,驻足这个充满悦动音符的城市街头,总能邂逅浪漫的场景,从踏入这个城市的第一步,一个巨大无形的音乐磁场就在牵引着你。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这些音乐家们共同创造了维也纳辉煌的音乐氛围。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维也纳爱乐乐团,这一连串辉煌的名字使全世界音乐爱好者为之倾倒,使音乐成了维也纳人生活中,最不可缺少和引以为傲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在维也纳,元月和2月是载歌载舞的日子,全城沉浸在欢乐喜悦的气氛之中。有人曾经把这个都市描绘成“华尔兹王国”。追根溯源,19世纪上半叶,音乐大师老施特劳斯是这个神话般“王国”里的“国王”。后来,他富有创新精神的儿子小施特劳斯将华尔兹舞曲加以拓展,引入交响乐领域,使舞曲变成了交响乐。《蓝色多瑙河》是小施特劳斯的名曲,不仅为音乐爱好者广为传唱,甚至已成为奥地利的非正式国歌。</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人对音乐大师无比崇敬,赞美有加,为他们塑的像遍布全城。漫步在城市的街头巷尾,<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时可能邂逅一段美妙的旋律,或是遇见一座莫扎特、贝多芬这些音乐大师的雕塑,它们的底座都建有花池,争奇斗艳的花卉与音乐大师的雕塑交相辉映。维也纳与音乐的缘分,如多瑙河的河水,绵长而深厚。</span></p> <p class="ql-block">18世纪末叶起维也纳即成为欧洲音乐文化中心,这片土地是舒伯特和兰纳的故乡,也是贝多芬和海顿的创作摇篮,为了表达怀念之情,许多街道、会议大厅和礼堂都是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音乐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为人们参观和凭吊。<span style="font-size:18px;">40多处音乐大师的故居有如一个个音乐符号,谱写着音乐之都的永恒旋律。</span></p> <p class="ql-block">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的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在维也纳众多名人雕塑中,小约翰•施特劳斯是唯一的一尊镀金青铜雕像,在阳光下金灿灿的,就像施特劳斯的音乐一样永远闪耀。他优雅地拉着小提琴,右手仿佛还在打着节拍,随时能谱出新乐章。这座金色雕像坐落于城市公园内,成为来维也纳必打卡的一处标志性景点,也是音乐之都的象征之一。(此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小施特劳斯曾这样赞美维也纳:“假如我真有天才,我首先將它归功于我心爱的城市维也纳,我全部的力量扎根于维也纳的土壤。维也纳的空气中飘着美妙的音乐,我的耳朵听到了,我的心陶醉了,我的手就把它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良好的艺术氛围和人文环境产生了许多音乐大师以及他们创作的世界经典名曲,大量的音乐建筑和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悠久的音乐史与灿烂的音乐文化,维也纳被世人称为“音乐之都”当之无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维也纳历史悠久,其市中心老城区2001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span>维也纳不仅是联合国的四个官方驻地之一,还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部以及其他国际机构的所在地,并因优良的城市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而被誉为全球最绿色宜居的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商业楼群中的教堂,增添了色彩和造型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同时也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市内处处芳草如茵,绿树成荫,加上山丘起伏,池沼相间,整座城市更显得好山好水。</p> <p class="ql-block">绚丽的花坛,长满玫瑰的花园,广袤的草坪和绿树成荫的大道,是维也纳的美丽日常,900多个大大小小的公园,有如公主的裙摆,为美丽的维也纳平添几许诱人姿色,</p> <p class="ql-block">城市公园是维也纳第一个面向公众的公园,于1862年8月21日正式开放,一百多个春华秋实,花落花开,城市公园美丽依然,林荫路上疏影横斜,维也纳河水碧波清浅,花坛里群芳争艳。</p> <p class="ql-block">作为举世闻名的音乐之都,城市公园与维也纳的音乐传统紧密相连,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将音乐文化融入公园的每一寸土地。公园内经常举办免费的露天音乐会,吸引了无数音乐爱好者纷至沓来。无论是古典音乐的优雅旋律,还是民间音乐的欢快节奏,都在这里奏响,让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沉浸在音乐的熏陶之中。</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的维也纳河在流经此时,被设计师巧妙地改造成了人工河道和瀑布。河水潺潺流淌,时而平静如镜,时而飞流直下,形成壮观的瀑布景观。这动感的水流为公园增添了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河上的多座桥梁,尤其是装饰华丽的卡尔斯布吕克,不仅是连接公园两岸的重要通道,更是公园景观的点睛之笔。桥梁上的精美雕刻和独特设计,展现出维也纳高超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品味。</p> <p class="ql-block">这座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的城市公园,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金色雕像,它不仅是维也纳最美雕塑,也是这座美不胜收的城市里当之无愧的合影之王,无数游客来到城市公园,哪怕无心赏风景,也一定要与这座小金人合照美拍,实现音乐之都的完美留念。</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当我们满怀欣喜来到这座小金人跟前才看见,雕塑正在维修,大失所望。</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竖立着众多奥地利历史文化名人的雕像,这些雕像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更是维也纳辉煌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静静地矗立在公园的各个角落,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每一位名人的事迹都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 弗朗茨•舒伯特雕像</p> <p class="ql-block">自开放以来,城市公园一直是维也纳市民重要的社交场所。它见证了两个多世纪以来维也纳社会的巨大变迁。在帝国时代,这里是贵族们散步、休闲的专属之地,他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在公园中漫步交谈,享受着奢华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而如今,城市公园已成为不同社会阶层共同亨有的公共空间。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天真无邪的孩子;无论是忙碌的上班族,还是悠闲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在维也纳,音乐是空气,艺术是灵魂,这里的每一刻,都像是在欣赏一场华丽的交响乐,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这座城市的魅力与热情。</p><p class="ql-block">维也纳金色大厅,这座镶嵌在奥地利首都心脏地带的璀璨明珠,不仅是世界音乐殿堂的瑰宝,更是无数音乐家梦寐以求的舞台。它以其辉煌的历史、卓越的建筑美学、无与伦比的音响效果,以及每年举办的无数音乐会,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融合古典与现代的音乐桥梁。</p> <p class="ql-block">金色大厅,全称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始建于1867 年,以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时代美感。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大厅内部以金色为主色调,镶嵌着无数金箔和精美雕刻,每当灯光照耀,整个空间仿佛被金色的光芒所包围,因此得名“金色大厅”。</p> <p class="ql-block">自建成以来,金色大厅便成为了古典音乐圣地。莫扎特、贝多芬、施特劳斯等音乐巨匠的作品在这里被无数次奏响,每一个音符都在大厅的穹顶下回荡,与历史共鸣。</p> <p class="ql-block">金色大厅的设计灵感源于希腊神庙,正面以三尊女神像为支撑,展现出古典而别致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白日里,金色大厅以金碧辉煌的姿态矗立,而在夜幕下,当七彩霓虹逐一亮起,它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那些流转的光影,不仅不逊色金厅的奢华,更在夜色中淀放出別样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每年的1月1日,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乐团汇聚于此,通过电视转播,将美妙的音乐传递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当《蓝色多瑙河》的旋律在金色大厅响起,全世界都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维也纳这座城市的浪漫与优雅。</p> <p class="ql-block">音乐会通常选取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波尔卡等经典作品,以及其他浪漫主义时期的优秀作品,用欢快的旋律迎接新的一年。这场音乐会不仅是对传统音乐的致敬,也是全球音乐爱好者共襄盛举的节日庆典。</p><p class="ql-block">在金色大厅听一场音乐会是很多中国游客梦寐已久的事,遗憾的是我们的行程大多走马观花,只是匆匆一瞥就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维也纳老城环行大道上,坐落着维也纳的另一座音乐殿堂—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从1869年以莫扎特的歌剧拉开序幕到1955年,历经二战的摧毁后,以贝多芬的歌剧涅槃重启,从曾经的皇家宫廷剧院,到奥地利的音乐名片,乃至全世界的歌剧中心,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有如一位骄傲而高贵的音乐王子,始终站在舞台中央,引昂高歌,轻歌飞扬。</span></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以其一流的歌剧表演和严格的礼仪而闻名,是欧洲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与意大利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英国伦敦的考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和法国的巴黎歌剧院并称为欧洲四大歌剧院。全世界最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和舞蹈家,都以能够为在国家歌剧院演出而感到荣幸。</p> <p class="ql-block">国家歌剧院的外观造型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拱门上的精美雕像。在正面高大的门楼有5个拱形大门,楼上有5个拱形窗户,窗口上立着5尊歌剧女神的青铜雕像,分别代表歌剧中的英雄主义、戏剧、想象、艺术和爱情。这些雕像以其细腻的工艺、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设计师的精湛技艺和艺术构思。它们不仅为建筑增添了更多美感,更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处艺术圣地。</p><p class="ql-block">(此照片于行车中抓拍)</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式的建筑充满复古的文艺气质,浅黄色的大理石在夜晚的灯光下,有如一件金色的晚礼服,更显高贵华丽,令人过目不忘。来到维也纳只需要几欧元,就能在剧院内听一场世界级的音乐剧,或许只是站票,哪怕你并不是乐迷,但这一场音乐之旅,也一定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美妙体验。</p> <p class="ql-block">百余年前,古典音乐还是仅在欧美国家的教堂、皇宫或室外广场上演奏的贵族艺术,而金色大厅和国家歌剧院的建立,让高雅音乐冲破所有边界,流淌到每一颗热爱音乐的心灵,成为一道美丽的生活背景,也真正确立起维也纳音乐之都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城堡剧院是奥地利的国家剧院,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德语剧院之一。它由哈布斯堡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于1741年建立在皇宫之邻,最初设在米夏埃勒广场宫廷城堡旁的舞厅里,1776年由宫廷接管并被命名为国家剧院。这座剧院有许多重要的作品在此首演,如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以及贝多芬的《第1号交响曲》等。</p> <p class="ql-block">1888年建成的城堡剧院新建筑位于维也纳的环城大道西北段,市政厅的对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其入口上方的雕塑是阿波罗与缪斯,这是一组非常著名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城堡剧院的德语被认为是德语地区最标准的。剧院有100多名导演表演人员,演出节目以古典作品为主,20世纪60年代以后也会上演一些如布莱希特作品的剧目。在其悠久的历史中,众多世界级的演员曾在此担任客籍演出,能够晋身于该剧院演出被视为对其艺术表现的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圣•斯蒂芬大教堂位于维也纳市中心,格拉本大街的起点,始建于1147年,由鲁道夫四世公爵于1359年重建,被称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是维也纳的标志之一建筑。</p> <p class="ql-block">教堂由一座主体和三座楼塔组成,以南塔最为壮观,高约136.7米,是继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和乌尔姆斯特大教堂之后全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尖塔。塔尖周围环绕着无数精雕细琢的小尖塔,宛如一顶璀璨的王冠。在教堂顶盖外面,绘有大面积的色彩缤纷的图案纹,有“维也纳的精魂”之称。教堂顶部由二十三万片彩瓦组成,黄绿黑三色臂章图案与哈布斯堡王朝的双头鹰徽记交织,光彩夺目,鲜艳瑰丽。</p> <p class="ql-block">斯蒂芬大教堂内部高高的穹顶,巴洛克式繁复精美的祭坛,让人过目难忘。穿过镶嵌着十二徒浮雕的青铜大门,两排科林斯柱将正殿切割成三重纵深空间,尖拱形天花板如倒悬的森林,44根石柱自地面拔地而起,在穹顶交织成繁复的藤蔓纹样。歌特式的圣经花窗让整个室内充满浪漫神秘的氛围,随着光彩的变化,拆射出不断变化的圣经故事。</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走进教堂的人,都会为其建筑的浩繁和精美所折服。丰富的柱子、庄重的祭坛及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画面无不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圣•斯蒂芬大教堂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一座疑固的艺术博物馆。这座教堂见证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兴衰,也承载了奥地利人民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美泉宫,这座宏伟的宫殿不仅是维也纳的标志性景点,更是奥地利历史与文化的瑰宝。它座落于维也纳市区西南的美泉公园内,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宫及度假胜地。自17世纪以来,它便以其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和金碧辉煌的室内装潢吸引着无数游客。</p> <p class="ql-block">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奢华的王朝时代。</p> <p class="ql-block">宫廷内部,精美的壁画、奢华的吊灯与古典家具交相辉映,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哈布斯堡王朝的独特品味。宫内保留了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与茜茜公主的起居套房,设有中国式和日本式装饰厅堂,陈列哈布斯堡王朝历代帝王鎏金马车及肖像画。宫殿后花园为巴洛克式园林。1996年,美泉宫及其花园被<span style="font-size:18px;">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走出宫殿,沿着对称的花园一路向上,眼前的凯旋门居高临下,象征帝国俯瞰一切的雄心。如今这里是最佳观景台,可以把整个维也纳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奥地利国会大厦,整栋建筑仿希腊式,素有“欧洲最美的国会大厦”的美称。如今这里是奥地利国民议会与奥地利联邦议会所在地,也是国家典礼场地和奥地利总统宣誓就职仪式和每年10月26日国庆节发表议会演讲。</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前是著名的雅典娜雕像,左手持有权杖,代表公正,右手托着胜利女神,她脚下的雕塑象征着当年奥匈帝国的四大河流: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和摩尔多瓦河。</p> <p class="ql-block">门廊的斜波上放置有古希腊和古罗马历史学家的雕像,以提醒政客时刻牢记身上的历史重任。</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环城大道中心路段的玛丽亚•特蕾西亚广场两侧分别建有艺术史博物馆和自然史博物馆,这两座建筑完全相同,只是前面的雕塑有所区别,均为文艺复兴风格建筑。</p> <p class="ql-block">作为全球最负盛名的艺术殿堂之一,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承载着哈布斯堡王朝六百多年来的艺术荣光。这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本身就是件巨型艺术品,其穹顶下珍藏着欧洲艺术史上最璀璨的明星阵容。卢本斯、伦勃朗、丢勒、拉斐尔、提香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使这座艺术史博物馆的名声倍增。</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壮丽外观,又有巧妙使用大理石的庄严内部装饰。除了其丰富的藏品,它的外观与内部装饰也是驰名的要素之一。</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与对面的艺术史博物馆遥相呼应,共同见证了维也纳的艺术辉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玛丽亚•特蕾西亚广场中央竖立着奠定哈布斯堡王朝基础的玛丽亚•特蕾莎女皇青铜雕像。她手执父亲查理六世颁布的《国事诏书》,该诏书赋予了她女性继承人的合法地位。雕像基座周围环绕着代表军事、科学、艺术、行政和顾问的雕塑群,包括四位骑马将军和四位大臣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阿尔贝蒂纳美术馆坐落于维也纳市中心,这座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壮观的建筑,更是一处艺术的殿堂。它曾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宫殿,如今依然保留着21间陈设着珍贵原始家具的豪华房间,每一间都彰显着古典主义的奢华与典雅。馆内共藏有6万幅绘画作品和1万件版画,其中包括著名世界大师—丢勒的“野兔”、“祈祷的双手”等经典作品。博物馆外的露台还曾是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的取景地,为文艺青年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情感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既是著名的音乐之都,也是多样的雕塑之都,<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市雕塑随处可见,点缀和装饰着这个美丽而富有魅力的城市。</span>除了名人大家,也有宗教人物,还有神话人物,它们造型丰富,形态逼真,极具趣味性和观赏性。每一尊雕塑的背后,不仅展示着独一无二的故事,也寄托着艺术家的心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维也纳阿尔伯蒂娜广场宙斯和赫拉喷泉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功能性雕塑还是陈列性雕塑,每一座雕塑都有一段厚重的历史,每一座雕塑都在歌颂或敬仰着某一个杰出的人物,或是诉说着一个美好或凄凉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有些雕塑则同建筑及建筑环境结合在一起,把建筑艺术无法具体表达的情感,运用雕塑艺术表达出来;而有些雕塑则用某种主题来表达这个城市的独特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自然史博物馆门口的胜利女神</p> <p class="ql-block">这些雕塑多分布于历史建筑周边或城市公共空间,既装饰了城市环境,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位于克恩顿大街广场中间的喷泉叫唐纳喷泉,是以它的创作者奥地利雕塑家乔治•拉斐尔•唐纳的名字命名。唐纳在1737-1739年创作它时,曾起名叫普罗维登提娅喷泉。普罗维登提娅是古罗马神话中的女神,她的雕像位于喷泉正中。水池边缘有四尊像分别象征奥地利境内的四条河流,其中两名男性代表上奥地利的两条河,手持鱼叉的代表特劳恩河,怀抱船浆的代表恩斯河;两名女性则代表下奥地利的两条河,手持水罐的代表伊布斯河,身体倚向一边的代表摩拉瓦河,这四条河都是多瑙河的支流。</p> <p class="ql-block">唐纳的这组喷泉堪称经典,不过今天我们在广场上看到的只是其复制品,原作已移至美景宫国家美术馆中保存。</p> <p class="ql-block">广场有间嘉布遣会教堂,皇家墓穴就在教堂地下。教堂的正式名称为天使圣母教堂,是根据神圣罗马帝国马蒂亚斯的皇后安娜之遣嘱和捐赠而修建,她希望死后能葬在这座教堂里。自此这里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家墓穴。教堂外观简朴,历经多次重建,现在看到的是1934-1936年根据原设计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教堂左侧的门洞里有一尊雕像,是嘉布遣会著名传教士的像,他来自意大利,在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围攻维也纳期间,曾作为罗马教宗的大使游说各方支援奥地利,因此被认为是维也纳的救星,他死后就葬在这座教堂里。</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卢梅斯旅馆,门头的肌肉男神雕塑正托着巴洛克式的阳台,像两位尽职的管家在迎接顾客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的马耳他教堂,一座融合中世纪历史与巴洛克艺术的骑士团教堂,以哥特式建筑根基、珍贵管风琴及古典音乐会闻名。</p> <p class="ql-block">眼前这对断裂的石雕门柱,像一本被撕开的历史书,正无声诉说着战争的伤痛,这就是维也纳《反对战争和法西斯主义纪念碑》。纪念碑故意保留断裂形态,<span style="font-size:18px;">左边是抵抗者的群像,</span>右边石柱刻着挣扎的受难者,</p> <p class="ql-block">美,赋予了城市雕塑严肃的内涵和经久不衰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街道巷尾回荡着马车蹄声,与金色大厅、国家歌剧院的演出共同构成城市的声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维也纳,这座被誉为音乐之都的城市,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音乐的海洋中。当贝多芬的月光曲在耳边轻轻响起,多瑙河的月色似乎也为之增添了几分柔情,让人感受到心灵的深深洗礼。</span></p><p class="ql-block">音乐是岁月在维也纳时空里划出的绚丽彩虹,亦是人类在灵魂深处为世界谱写的永恒华章。乐声响起,维也纳与世界和谐共舞,音乐之都的舞台永不落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部分文字资料参考网络编写</p><p class="ql-block">拍摄于2024年11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