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巨刃椽笔獨称雄~鄧散木的藝術世界展參觀攻略。2025.9.13.(之一)

阿建

<p class="ql-block">踏入展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张泛黄的老照片,那是二十世纪初的南高公学,师生们身着传统服饰,神情庄重地站在校舍前合影。邓散木的身影在其中格外醒目,他或独坐,或与友人并肩,仿佛在用眼神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我站在照片前,仿佛听见了当年的读书声与笔墨轻触纸张的细响。</p> <p class="ql-block">一张1924年的合影让我驻足良久。照片中,三排右七是邓散木的父亲邓慕儒,四排右一则是年轻的邓散木。他们身着传统长衫,站在一条狭窄的巷道前,身后是斑驳的砖墙。那一刻,我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那个旧学堂的午后,看见少年邓散木在父亲的注视下,一笔一划地临摹碑帖,心中埋下了对书法与篆刻的热爱种子。</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几张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合影让人眼前一亮。邓散木与友人游浙东、与印西法师合影,背景是青山绿水与古刹飞檐。他们身着民国服饰,神情轻松,仿佛在谈笑风生间便挥毫泼墨,留下一幅幅佳作。我仿佛听见了他们的笑声,也仿佛看见了邓散木在山林间挥毫题字的洒脱身影。</p> <p class="ql-block">转角处,一张大新公司师生展的照片吸引了我的注意。展墙上挂满了书法作品与扇面,人群熙熙攘攘,身着民国服饰的师生们在展前交流心得。我仿佛也置身其中,看着那些笔力遒劲的字迹与精致典雅的扇面,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墨客之间的风雅与热情。</p> <p class="ql-block">展厅深处,几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影像让我心头一热。邓国治在书法展览厅中与人交流,神情专注,笔墨间流露出对艺术的执着。他站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挥毫写字,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向世人诉说邓散木艺术精神的延续。我站在这些影像前,仿佛看见了邓散木的精神在后人手中薪火相传。</p> <p class="ql-block">展柜中,几幅书法作品与印章静静陈列。左侧一幅篆书,右侧一幅行书,字体各异,却都透着古意与功力。三枚印章与印谱被小心地摆放在玻璃盒中,红印如血,仿佛还带着当年的墨香。我凝视良久,仿佛听见了刀锋在石上刻下的铿锵之声,那是邓散木在篆刻世界中留下的不朽印记。</p> <p class="ql-block">一幅中国画让我驻足。画中,一位老者身着长袍,静坐于岩石之上,身旁白鹤展翅,背景几株枯树,意境深远。右侧题跋小字,笔法古朴,仿佛在讲述这位老者的故事。我望着画中人,恍惚间竟觉得那便是邓散木,他一生挥毫泼墨,最终归于山水之间,留下的是那“巨刃椽笔獨称雄”的豪迈气魄。</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央,一幅巨大的书法作品悬挂在墙上,字体各异,内容丰富,仿佛是邓散木一生艺术的缩影。旁边,一张海报上写着“邓散木的艺术世界”,展览时间清晰可见。我站在作品前,仿佛听见了他笔下的风雷之声,也听见了他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走出展厅,我来到邓散木故居前。那是一扇复古的黑色大门,门上标有“62”字样,旁边一块标牌写着“邓散木故居”。红砖墙映衬着黑色门扉,历史感扑面而来。我站在门前,仿佛听见了当年书房中笔墨纸砚的轻响,也听见了他那句“钝铁”二字的自题,那是他对自己的评价,也是他对艺术的谦逊与执着。</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走进一间复古风格的房间,墙上挂着两幅书法作品,中央是一张木质书桌,桌上摆放着文房四宝,旁边是一张雕花木椅。我轻轻坐下,仿佛也成了那个时代的文人,提笔挥毫,写下心中所感。那一刻,我仿佛真正走进了邓散木的艺术世界,也走进了那段属于中国书法与篆刻的辉煌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