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学四年级,我们从花桥铺搬到了新建的坪仑五七校,上学的路程远了一倍多。放完牛、割完草,如果二姐的早饭熟得差不多了,我就匆匆扒几口跑去上学。在学校一般是不吃中餐的,早上吃了点东西,下午放学之后,我就得顺路寻一篓猪草带回家。</p><p class="ql-block"> 十一月的早上,太阳已经出山,我仍能感受到丝丝凉意。</p><p class="ql-block"> 这天我扒拉了几口红薯饭,提上小竹篓,背上破书包,走过和德堂,就开始留意路边哪些地方有猪草,以便放学返家时可以拔上。</p><p class="ql-block"> 在经过石峡子时,我发现左手的河岸边有一些黄花草,又向马路的右边望过去,看看有没有苦斋公、正蒿子之类。不经意间,我发现马路对面悬空着的大石头下,好像有一个白色的小杯子,我判定,这可能是个好东西。我急忙跑过去,迅速将小杯取出,看了看,是个搪瓷的,杯上还写着“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掂一掂,足有四五两。打开盖子,里面是大半杯白色胶状物,我仔细闻了闻,有很浓的猪油味。我又用手指蘸一点,用舌头尝了尝,没错,这白色的小搪瓷杯子里,盛着大半杯猪油。</p> <p class="ql-block"> 我感到很惊讶,也很兴奋。</p><p class="ql-block"> 天上真掉馅饼了!</p><p class="ql-block"> 自从我闰大祖公父子在七升坨自家的稻草堆里捡到白鹤寨上下来的强盗藏入的几十丈大布,发了点洋财之后,七八十年来,我家再也没有走过这样的当头大鸿运。</p><p class="ql-block"> 我不再去管它路边的野草不野草,四下里望望,并无旁人,便将杯子连同书包小心地塞进小竹篓。我哼起小调:“小刘海呀,在茅棚哟,别了啊娘啊亲那个亲啊……呀呼嗨!”一路小跑来到学校,将小搪瓷杯藏进了课桌里。</p><p class="ql-block"> 下午放学后我没再去寻猪草,径直回家。我将这事告诉了父亲,他看了看,面无表情,并不说话。这么大的好事,他心里竟然稳得住。</p><p class="ql-block"> 二姐却比我还高兴,她上次用猪油炒菜,已经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二姐每天晚上——也只有晚上——烧菜时,才用小调羹刮一点,在烧红的菜锅里划一圈。吃了六七天,才用去了一小半。猪油炒出的菜,吃起来特别香。</p> <p class="ql-block"> 猪油最终被吃掉,杯子也用来喝茶装水,一切回归自然。</p><p class="ql-block"> 不过后来,这事倒成了我的心病。</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一个搪瓷杯加大半杯猪油,算得上一笔不小的财富,谁丢了都会心疼好一阵。谁会将它放在那个大石头下呢?</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宋介湾的姨阿婆要将猪油送给她沙塘的妹妹——我的叔阿婆,姨阿婆去花桥铺合作社用鸡蛋换盐去了,临时在那里放一下?丢了杯和油,她不会着急吗?</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附近的唐家大嫂子生下了小孩,正坐着月子,家人借来猪油为她增添营养?借油的人回去怎么交差?唐家大嫂子这个月子怎么过?</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刘家塅的连叔要送给他在这附近要好的朋友的?答应的猪油没到手,那连叔的朋友怎么想?</p><p class="ql-block"> 父亲为什么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呢?也许他认为我本就不应该捡走带回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左思右想,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 总之,我觉得捡了那个小杯子,连同那大半杯猪油,虽然不能算偷,但可以肯定,是别人有急事去了,暂时存放在大石头下的。为此,后来很多年,我一直心存愧疚和自责!</p><p class="ql-block">2025.9.12于韶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