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抗战80载:以热血荣光照亮复兴征程

JdMin

<h3>当历史的指针定格在 2025 年,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华民族以3500万同胞的牺牲为代价,用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侮的长城,终于将侵略者赶出家园;80年后,硝烟早已散尽,但那些镌刻在民族骨血里的抗争故事、英雄精神,依然是照亮我们前行的精神火炬。<br>回溯那段山河破碎的岁月,无数中华儿女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书写传奇。在平型关,八路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伏击日军,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让全国军民看到胜利的希望;在台儿庄,川军将士穿着单衣、扛着老旧步枪,死守阵地40余天,用生命诠释“无川不成军”的担当;在东北雪原,杨靖宇将军以草根、棉絮为食,孤身与敌人周旋至最后一刻,牺牲时胃里竟没有一粒粮食......这些名字或许早已镌刻在纪念碑上,但他们身上的家国情怀,至今仍能让我们热泪盈眶。<br>抗战的胜利,从来不是孤军奋战的结果。从工人在工厂昼夜赶制武器,到农民把仅有的余粮送往前线;从青年学生投笔从戎奔赴战场,到海外华侨捐款捐物支援祖国 ,亿万中华儿女不分地域、不分阶层,拧成一股绳,用“把一切献给祖国”的信念,汇聚成战胜侵略者的磅礴力量。正如老舍先生所言:“我们有多少好同胞,就有多少根擎天柱,共同撑起了这破碎的山河。”这种万众一心的凝聚力,正是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屹立不倒的根本。<br>80年后的今天,我们纪念抗战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传承“不屈不挠”的精神。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任人宰割的弱国:高铁奔驰在祖国大地,航母游弋在蓝色海洋,空间站遨游在浩瀚太空,这些成就的背后,正是无数人传承着抗战精神,在各自岗位上拼搏奋斗。在边防线上,战士们顶着严寒酷暑守护国土;在科研实验室,工作者们攻坚克难突破“卡脖子”技术;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逆行出征守护生命,他们都是新时代的“抗战者”,用行动续写着民族的荣光。<br>“鉴往事,知来者。”抗战80周年,是历史的里程碑,更是前行的加油站。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当以史为鉴,把对英雄的崇敬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把对祖国的热爱融入日常的每一份坚守。无论是努力学习增长本领,还是爱岗敬业贡献力量,都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对民族精神最好的传承。相信只要我们永葆奋斗姿态,就一定能让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让先辈们用生命守护的家国,永远繁荣昌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