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14日上午 11点,赴英国爱尔兰游的旅游团在首都机场 T3 航站楼 集合。我将与我的新老朋友一起进行英国爱尔兰15天全景游。</p> <p class="ql-block">下午2点我们乘坐的国航CA937起飞。</p> <p class="ql-block">经过近11个小时的飞行,大约英国时间下午6点到达伦敦希思罗机场。时差7小时(夏时制)。</p> <p class="ql-block">伦敦希思罗机场位于伦敦6区西南部,是英国最繁忙的机场,也是欧洲的主要航空枢纽之一。希思罗机场有五个航站楼,提供广泛的国际航班服务。</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伦敦机场多处可见的欢迎你的广告牌,让我亲身感受到确实到英国了。</p> <p class="ql-block">导游小赵召集队友集合的声音伴随我们英国爱尔兰游全程。</p> <p class="ql-block">走出第二航站楼,来到路边等待接我们的大巴。</p> <p class="ql-block">入住的酒店就在机场旁边</p> <p class="ql-block">酒店房间桌子上的摆件</p> <p class="ql-block">到英国的第一餐</p> <p class="ql-block">住在机场边上,最有趣的是看一架架飞机腾空而起。十几天后当我们返回伦敦又一次住在机场附近,又一次享受了追逐飞机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吃过早饭,我们坐上大巴车,往伦敦市区方向走。上午将游览伦敦市区景点(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大本钟,唐宁街十号),之后乘坐泰晤士河游船,下午参观大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车来到海德公园附近。</p> <p class="ql-block">从威灵顿拱门旁走过…</p> <p class="ql-block">威灵顿拱门是英国伦敦市中心的一座凯旋门建筑,始建于1826年至1830年,由建筑师德斯姆斯·布尔顿设计,最初位于海德公园入口处。拱门建造初衷是为纪念乔治四世率领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并与大理石拱门具有相同纪念意义。1882年至1883年间,因道路扩建工程,拱门被迁移至现址海德公园南部与绿园交界处。拱门顶部原计划安放四马战车雕像,但因经费问题改为1846年树立的威灵顿公爵骑马像,后因雕像比例争议,于1912年被替换为青铜四驾马车雕像,顶端配以胜利女神尼刻像。该建筑作为伦敦地标之一,与周边阿普斯利邸宅、白金汉宫共同构成皇家景观轴线。</p> <p class="ql-block">威灵顿拱门为典型的凯旋门式建筑,采用石材砌筑,立面装饰简洁。拱门高约36米,顶部青铜四驾马车雕像总高度达12.2米。雕像中央的胜利女神尼刻展开双翼,手持橄榄枝与月桂花环,象征和平与胜利。四匹战马动态各异,马匹间的小男孩雕像代表米彻勒姆男爵之子。</p> <p class="ql-block"><b>步行走到白金汉宫前面的广场。</b></p> <p class="ql-block">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是英国君主在伦敦的主要寝宫及办公处,位于威斯敏斯特区,建筑融合新古典主义与维多利亚风格,现为英国王室行政总部及重要国事活动举办地。其主体建筑始建于1703-1705年,由白金汉和诺曼比公爵约翰·谢菲尔德兴建,1761年乔治三世购入后作为私人寝宫,并历经约翰·纳西等建筑师持续扩建。</p> <p class="ql-block">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于即位后仅三周的7月最早迁居采为住所,白金汉宫正式被当成英国王室的府邸,且在1838年6月她也是第一个从白金汉宫前往加冕的君主。此后白金汉宫一直是女王举行召见首相、大臣,举行国家庆典,接待和宴请外宾及其他重要活动的地点。</p> <p class="ql-block">白金汉宫正前方的是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它是一座标志性纪念建筑,1911年落成,由阿斯顿·韦伯爵士与托马斯·布罗克爵士设计,以纪念英国维多利亚女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整体高82米,基座由2300吨汉白玉砌筑,主体分为三层:</p><p class="ql-block">基座层:四角设四组青铜人狮雕像,其中一组由新西兰赠送,环绕圆形水池。</p> <p class="ql-block">中层:中央为高4.5米的维多利亚女王汉白玉坐像,手持权杖与宝球;两侧立有代表正义与真理的天使雕像。</p><p class="ql-block">顶部:高5.6米的鎏金胜利女神像,双翼镀24K金箔,金光闪闪。</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路向东,往威斯敏斯特教堂方向走。</p> <p class="ql-block">地上的标志物</p> <p class="ql-block">在白金汉宫不远处,我们看到一处军营有正在训练的皇家卫队。虽然没有看到白金汉宫的换岗,但有幸看到他们训练的场面,也就不遗憾了。</p> <p class="ql-block">走进路边的圣詹姆斯公园</p> <p class="ql-block">威斯敏斯特教堂距离白金汉宫很近。</p> <p class="ql-block">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中文通称西敏寺)是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的一座单一哥特式建筑,始建于公元960年,历经多次扩建与重建(如1220-1517年),现为英国王室加冕、婚礼及国葬的专属场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通称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意译为西敏寺),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院,始建于公元960年,1045年进行了扩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进行了重建。</p> <p class="ql-block">威斯敏斯特教堂既非大教区的主教堂,也不是教区里的教堂,而是人们所知的王室专属的教堂,行使管理的教长与其法规都要由王室决定。</p> <p class="ql-block">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从11世纪起历代国王都在此举行加冕仪式</p> <p class="ql-block">主体由教堂和修道院组成,包括圣殿、翼廊、钟楼(双塔高68.6米)及亨利七世礼拜堂等。内部设有圣爱德华宝座、加冕椅和苏格兰加冕石,自1066年起共38位英国君主在此加冕。</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我们离开西敏寺,过马路,沿着议会广场外侧的路往北走。</p> <p class="ql-block">议会广场(Parliament Square)是伦敦市中心的核心区域,周边环绕着英国最重要的政治、司法和宗教建筑。</p><p class="ql-block">东侧:议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英国议会的所在地,又称威斯敏斯特宫(Palace of Westminster),是上议院和下议院的办公场所。</p><p class="ql-block">南侧: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英国王室举办加冕婚礼等重要活动场所。</p><p class="ql-block">西侧:英国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Kingdom)。英国最高司法机构,2009年从伦敦旧城迁至此。</p><p class="ql-block">北侧:白厅街(Whitehall)。英国政府行政机构集中地,包括国防部、财政部等重要部门,是伦敦政治权力的核心轴线 。</p> <p class="ql-block">广场西侧的英国最高法院</p> <p class="ql-block">英国最高法院(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英国的最高司法机构,于2009年从上议院分离成立,取代了此前上议院作为最高法院的职能 。法院建筑原为米德尔塞克斯郡议会的前市政厅,保留了部分历史元素,如四个代表英国四个地区的旗帜装饰 。</p> <p class="ql-block">走到议会广场北侧后,沿白厅街继续往北走。</p> <p class="ql-block">白厅街(Whitehall)是伦敦市中心的一条南北向街道,连接议会大厦与唐宁街,沿街分布国防部、外交部、内政部等政府机构。原白厅建筑群于1698年毁于火灾,现存道路中央建有和平纪念碑,每年荣军纪念星期日在此举行国家纪念仪式。</p><p class="ql-block">街道中段两侧集中军事建筑,包括英国国防部总部及皇家骑兵卫队驻地,西南侧的唐宁街设首相府等核心机构,1989年起加装多重铁闸限制公众进入。</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唐宁街与白街的交汇路口。</p> <p class="ql-block">通往唐宁街的街口被铁栅栏封住。我们站在铁栅栏前面驻足往里面探望。</p> <p class="ql-block">铁栅栏是在1989年安装的,之前民众可以自由穿行唐宁街。</p> <p class="ql-block">唐宁街10号(10 Downing Street)是一所乔治亚风格建筑物。传统上,唐宁街10号是第一财政大臣的官邸,但自从此职由首相兼领后,就成为今日普遍认为的英国首相官邸。其设计朴实的黑色木门,缀上白色的阿拉伯数字“10”,成为了人所共知的标记。</p><p class="ql-block">唐宁街10号建于1680年。1732年英王乔治二世将10号赠予财政大臣罗伯特·沃波尔,此后200余年该处为财政大臣居所。1937年英国设首相一职,唐宁街10号正式成为首相官邸,此后历任首相均在此履职,它也成了英国政府的象征代称。</p> <p class="ql-block">外观唐宁街后,我们沿白厅街往回走。</p> <p class="ql-block">站在议会广场东侧路边看大本钟和议会大厦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这是威斯敏斯特宫即议会大厦建筑群。它是英国政治中心,包含上议院和下议院会议厅,承担立法职能。其标志性建筑包括大本钟和维多利亚塔。</p> <p class="ql-block">该建筑群现存主体为19世纪查尔斯·巴里与奥古斯塔斯·普金设计的哥特复兴式建筑代表作,保留有1097年建造的威斯敏斯特厅,包含约1100个房间、100座楼梯及4.8公里走廊。其西南角的维多利亚塔和东北角的大本钟(2012年更名为伊丽莎白塔)为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自13世纪起该建筑作为议会使用,1834年火灾后重建,二战期间曾遭轰炸损毁。1987年与邻近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圣玛格丽特教堂共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体现新哥特式建筑艺术演变及议会君主制历史象征。宫内设有上议院厅、下议院厅及皇家画廊,威斯敏斯特厅长期用于国葬陈列等重大仪式。</p> <p class="ql-block">钟塔(The Clock Tower),俗称大本钟(Big Ben)是国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的附属钟塔,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大本钟,按照维多利亚哥特式风格设计,安装在威斯敏斯特桥北议会大厦东侧高95米的钟楼上。时钟的表盘镶嵌在直径23英尺(7米)的铁框里,支撑着312块猫眼石,看起来像彩色窗户。表盘的周边以镀金装饰。</p> <p class="ql-block">大本钟塔高96米,钟面直径7米,主钟重13.5吨,采用铸铁钟体和精准机械装置设计。1859年建成时即成为全球最大四面报时钟,钟摆通过增减硬币调节精度,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哥特复兴式建筑典范。</span></p> <p class="ql-block">2012年6月2日,包括三大主要党派高级成员在内的331名议会成员支持将“钟楼”改成“伊丽莎白塔”的议案,用以纪念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同年6月26日,大本钟(Big Ben)正式更名为“伊丽莎白塔(The Elizabeth Tower)”。</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泰晤士河威斯敏斯特桥附近。</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河(River Thames)发源于英格兰西南部的科茨沃尔德希尔斯,横贯英国首都伦敦邓沿河的10多座城市,流域面积13000平方公里,在伦敦下游注入北海。</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码头上游船,欣赏泰晤士河两岸风景。</p> <p class="ql-block">大本钟与威斯敏斯特宫:哥特式议会大厦及钟楼,位于威斯敏斯特码头西侧,是英国政治象征</p> <p class="ql-block">伦敦眼</p> <p class="ql-block">“伦敦眼”是135米高摩天轮,位于南岸,是世界上首座观景摩天轮,为伦敦的地标及旅游观光点之一。“伦敦眼”总高度135米,是为庆祝新千年而建造,因此又称"千禧摩天轮"。乘客可以乘坐"伦敦眼"升上半空,鸟瞰伦敦。</p> <p class="ql-block">圣保罗大教堂:巴洛克风格圆顶教堂,戴安娜王妃婚礼举办地,与泰特现代美术馆隔河相望。</p> <p class="ql-block">千禧桥</p> <p class="ql-block">千禧桥是自从1894年伦敦塔桥开通以来伦敦中部的第一座跨越泰晤士河的新桥,也是伦敦的首座步行桥。</p> <p class="ql-block">千禧桥的北端有圣保罗大教堂,大桥南端有莎士比亚环球剧场、河畔画廊和泰特现代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碎片大厦</p> <p class="ql-block">碎片大厦(The Shard)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大厦,于2012年7月5日正式揭幕,高达1017英尺(309.6米),是全欧洲最高建筑。</p><p class="ql-block">碎片大厦的整体形态是下宽上窄,最后顶部的塔尖渐渐消失在空中,就像16世纪的小尖塔或高桅横帆船的桅杆。建筑的形式以伦敦具有历史性的尖顶和桅杆为基础而设计。</p> <p class="ql-block">碎片大厦有310米高观景台(72层露天平台),360度俯瞰泰晤士河与城市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伦敦塔:诺曼底式城堡,曾为监狱与王宫,现藏皇冠珠宝,邻近塔桥。</p> <p class="ql-block">伦敦塔桥</p> <p class="ql-block">伦敦塔桥(Tower Bridge)是英国伦敦的标志性建筑,横跨泰晤士河,始建于1886年,1894年开放,为连接南北两岸的上开悬索桥,兼具交通与通航功能,是伦敦的象征和重要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从伦敦塔码头下船后,到一家中餐厅吃饭。下午我们将参观大英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