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汾之野 晋始

梦白浪

走过了战国七雄的六国九座国都之后,下个目标是在晋南寻访春秋头号霸主晋国——行前我只知道有个建立于遗址之上的晋国博物馆(图片来自网络)。<br> <div>我去曲村看晋国博物馆,然后返回侯马看晋国古都博物馆,这样当然是绕道了,以致三次经过曲沃。<br>从时间上看晋候墓区在前,新田古都在后,我的探访顺序于路程不合理,于时间合拍。<br>图片不想一次太多,墓区(晋始)和城区(晋终)分两篇介绍。<br><br>先熟悉两个村名:<br>曲村:临汾市曲沃县下辖镇。<br>天马:曲沃县东侧,临汾市翼城县下辖村。<br><br>晋国早期国君墓葬位于曲村、北赵、天马、三张等村包围的平原区域,约十一万平米。号称“中国最大西周遗址”的“曲村——天马遗址”已列入国四,山西首座大型遗址博物馆——晋国博物馆设在其中,2014开放。<br><br>有学者认为,这里不仅是早期晋候墓葬地,也可能是晋唐叔虞始封地。<br></div> 该区域于1962年发现,一度宁静,1979年曾大规模发掘。<br>1987年这里开始被盗墓贼觊觎,发展到持枪劫掠,1992年在军方保护下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其时19座墓葬至少已有8座被盗。<div><br>令我诧异的是,第一代晋候墓被盗时间居然是在全面考古开展后的1998年?<br>等到看了岳南的相关文章,才知道盗墓者猖獗远超想象。<div><br>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侯马下岗工人候某纠集百余闲散人员,在地方纵容庇护下开警车、携带警用枪支公然盗掘,大量文物被运出境,1995年才开始强力打压(还是没说1998年的盗墓),10个人为此吃了花生米。<br><br>目前这里已然一片祥和。<br></div></div> 曲沃发的公交只开到曲村西口,村内还有一处闭门的国保大悲院,我看只有山门尚在。 没发现前往博物馆的小巴,出村继续东行来到晋国博物馆门口,这里建起观光直升机停机坪,可能因为旅游淡季而空无一物。 博物馆于2014年国庆开放,占地面积12万平米,建筑面积1.3万平米,展厅近9000平米,为国家二级博物馆。<br>总体造型呈下沉窑院风格,前半部展现晋国历史文化,后半部展示晋候墓葬,二者之间的区域介绍考古发掘经过。馆西侧是晋国大事记浮雕墙,馆内还有一些临展内容。<br><br>晋国的历史留待下篇简述,本篇着重发晋候墓区现状。<br> 这里有9组19座早期晋候及夫人墓,室内展区包括4组墓葬和3座车马坑;露天展区包括5组墓葬和7座车马坑。虽然部分被盗,出土石器玉器青铜器依然可谓丰收。<br>估计重要文物已经上交,很多是复制品。 安息的晋候都属早期,从第一代到第九代,为五鼎四簋标准,“少牢五鼎”标准比邻居差一个档次,爵卑而贡重,想必当年曾受周边国家轻视。有文章称这里出土了商代晚期的一座方鼎,被认为是从殷商王室掠夺来的,我没有注意是否在馆内展出。<br><br>晋国早期缺乏史料记载,该遗址出土的、带有晋候名号的青铜器铭文解读,不仅确定了这里是早期晋候墓地,甚至可以将墓主一一确定。虽有不同看法,馆内仍根据主流意见加以标注。<div><br>目睹这些带名字的铭文,湮灭的历史人物立刻变得鲜活起来。<br></div> 室内四位晋候是:叔虞之子即第一代姬燮父、五世靖候、七世献候、八世穆候。 墓穴形制类似,此为燮父及其夫人墓(M114、M113)<br> 2000年在M114出土叔夨方鼎,由数十块碎片拼合复原,48字铭文记载了周王祭奠后赏赐的历史,学者一般认为“叔夨”就是被叔虞。显然,这是儿子把老爸的自作器放进了自己的坟墓。 同墓出土的鸟尊已经作为山西博物院的LOGO。<br>鸟尊铭文内容大意是:晋候作此祭祀器,置于太庙。<br>盗贼炸墓时鸟尊碎为百片,尾部一度缺失,历时十年修复。尾部的象鼻早期不知是朝里还是朝外,后来根据鸟颈设计的美学分析确定如此。 除了晋候及夫人墓,室内展区还囊括七世的车马坑(一号车马坑K1)和八世的车马坑(二号车马坑K5,未发掘,上面陈列着车辆复制品) 由于粗心大意,我没留意北面出口在哪里,露天的晋候墓(估计已回填)未能目睹,尤其错过了晋文候,多少遗憾。<br> 为邹衡教授设立了纪念区,他是1979年发掘工作的主持者,被誉为“商周考古第一人”,2005年去世。 “曲村——天马遗址”仅下葬“曲沃代翼”之前的晋候,晋国强盛时期诸位国君的陵墓尚未发现(我感觉所谓的晋献公墓为清代文人主观臆断),只有末代四位君主在新绛的墓穴已经实锤。<br><br>2006年,曲沃县羊舌村发现盗墓,进行抢救性发掘,以为可能是“曲沃代翼”时期晋候的墓葬区。<br><br>如果献公、文公等强人大墓重见天日,能否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