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翻出几张老照片,拙笔写拙文,以为纪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记得那还是刚退休,就到了湖南芷江去追寻历史的足迹,按照路途远近,首先到了</b><b>这栋其貌不扬的小楼。</b></p> <p class="ql-block"><b> 当脚步踏上芷江的土地时,实难把这个普遍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县城,同那段发生在这块土地上,显赫的历史联系起来。</b></p> <p class="ql-block"><b> 在芷江期间,主要参观了以下几个景点: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陈纳德与飞虎队纪念馆、龙津风雨桥、中国侗文化城、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以及通道转兵的恭城书院等。</b></p> <p class="ql-block"><b> 抗日战争中,这里是通往大西南的必经之地,又是大后方联系抗日前线的重要枢纽。湘黔、川湘公路交汇于此。还是远东盟军的第二大机场,当时停放在这里的各种型号的飞机就有几百架之多。让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的飞虎队也驻扎在此。</b></p> <p class="ql-block"><b> 这栋其貌不扬的小楼。就是当年芷江机场空军指挥所,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美军在中国抗战的军事设施了。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这里成了气象局的办公场地。所以保存的非常完好。</b></p> <p class="ql-block"><b> 中美空军指挥塔旧址建于1938年10月,是一栋呈“丁”字形结构的小砖楼,分三层。是机场无线电指挥中心、发报中心、机要室、情报室、作战室、指挥室等。美国驻中国空军司令陈纳德与中方芷江空军司令张廷孟,在这里指挥了上千次的战斗。</b></p> <p class="ql-block"><b> 这一年陈纳德52岁。他以江湖侠客般的个人魅力,聚集了数千名的美国好汉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牺牲在中国的美国飞行员近3000名,大多未婚,这群为中国舍生忘死的美国英雄我们不能忘记!应该缅怀并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b></p> <p class="ql-block"><b> 1945年4月,日军为了攻占这一战略要地和掐断这条飞行走廊,调集8万兵力发起以摧毁芷江机场为目的、企图打通西南大通道的“湘西大会战”。而国军集结20万兵马,与日寇激战两个多月,最后以日本军队的失败而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的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了反攻阶段。这是中国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战。</b></p> <p class="ql-block"><b>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贵州独山深河桥,二十九军再舞大刀,将日本侵略军止步于此;十四年的抗日烽火,最终一纸降书落芷江。迎来了中国人民杨眉吐气的一天。</b></p> <p class="ql-block"><b> 说起陈纳德飞虎队,有必要记录一段趣闻。抗日战争时期,美国空军上校陈纳德率美国空军志愿队援华作战。我国著名画家,人称“虎痴”的张善子(张大千的哥哥)画了一幅《飞虎图》赠送陈纳德。陈纳德见画中猛虎威风得不得了,十分喜欢,遂按张善子所作《飞虎图》做了许多旗帜和徽章分发部下, 以鼓舞战士,并且将美国的空军志愿队改名为“飞虎队”。</b></p><p class="ql-block"><b> 这幅《飞虎图》,现藏于美国国家博物《双猫图》。</b></p> <p class="ql-block"> 从硬盘里考照片时,顺便复制出了几张长征途中通道转兵会议的照片,为省麻烦,暂存于此。待纪念红军长征时,再配文发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