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继续前往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大同。我好喜欢这座城市的名字——大同,象征着自由、平等、和谐。后来才知道是皇帝所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来山西之前,F曾转发一段有关耿彦波的视频给我看。片中介绍:2008年,时任市长耿彦波提出“复兴历史文化名城”计划,遵循梁思成、陈占祥共同提出的“一轴双城”思路,修复古城。大同是中国唯一一座把梁先生“一轴双城”理念实践为现实的城市。耿彦波在进行城市改造和文物保护过程中,面对许多官员的质疑,也引发了百姓的怨声载道,认为他“大拆大建”严重影响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夏天的一场暴雨,让不少北方城市遭罪。一些地方被淹没,洪峰过境大同,御河却是稳稳当当,没有外溢、没有缺口,老百姓过着平静的日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豆包告诉我,大同的“一轴双城”是指以御河为轴线,将城市分为东西两部分的城市发展战略。西面是大同老城,东面为御东新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据说20年前是这样形容大同的:污水基本靠蒸发,垃圾基本靠风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而今我们驱车来到这里,眼中的大同看不到昔日煤矿工业老城的模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大概就是耿市长所留下的。时间,真的会证明一切。</span></p> 云冈石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9月15日一大早,在去云冈石窟的路上,乌云密布,大雨倾盆。我们只得打道回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Lq想来云冈石窟,是在1990年代初期去过龙门石窟就有的愿望。因为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和平元年(公元460年),云冈石窟在先,龙门石窟在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掼蛋一个小时,雨停。再次驱车,到达云冈石窟停车场。停车场分区,有专门停放旅游大巴的,也有停放一般机动车辆的。步行不到十分钟就到检票口。比起悬空寺,管理好太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也是雨后到来。游客中心排着长长的队伍,一动不动。打听才知,都在等待景区讲解员。我四处看看,只见有一个青年男子挂着牌,倚靠在一根柱子上。我问他讲解吗?他说:当然。告诉我包团380元,组团50元/人。我担心组团时间过长,直接告诉他包团。可他不屑包团。他就定定地站在那儿。我发现在客服中心有他的人帮忙拉客。几分钟而已,小20人成团。进石窟,又陆续加入几个人,他一边给后来的人发放耳机,一边继续认真讲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讲解员告诉我们,乱世北魏,老百姓一半以上死于非命,苦难中沉浮的人民需要佛教精神信仰支撑;统治者同样需要借此巩固政权。一个叫昙曜的和尚提出一个巧妙的主意:为帝王祈福,在五州山开凿5个石窟,分别以已故和在位的五位皇帝的形象为蓝本,既弘扬佛教,也赞颂君王。至此云冈石窟作为北魏国家工程开凿了。历经多个朝代营造,历时约15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云冈石窟有很多洞窟,供参观的并不多,有的当前关闭,有的正在修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窟外有清顺治八年加盖的四层五间式木构阁楼,是目前云冈石窟仅存的古代窟檐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讲解说当天参观游客比起节假日少很多,但窟中还是一个人贴着一个人。我夹在人缝中高举手机拍下几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公元494~524年 ,民间有钱人为自己祈福而修建的多为中小型窟,没有皇家建造的那么规整,后期风化严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结束石窟参观,我们乘坐观光游览车到出口。车上广播说自2008年起,政府对云冈石窟周边治理交通(运煤车辆)污染;整治煤矿污染——改露天堆放原煤为全封闭存放;进行绿化和环境建设。隔着小河,看到不远处就是南山井矿旧址。而我们所到之处,满目郁郁葱葱,风景秀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南山井旧址</p> 华严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天下午来到华严寺。门口就有人主动邀请我们加入讲解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华严寺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佛教寺院建筑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其实,普光明殿是2009年依据梁思成绘制的图纸重建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周是几千个人物的清代壁画。听讲解才知道华严寺中诸多壁画均为现世所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全部出自中央美院王颖生、孙景波等150多名师生的妙手,历时3年,其线条、神态、肢体、构图、配色,让人惊艳,目不暇接。当年他们正是应了耿市长的邀请,在重建大同古城的同时,完成了这一系列的重彩壁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为这些壁画的新生感到欣慰。我想通过现代化技术,还将传承并向全球再现中国古老的文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华严寺坐西向东,分为上华严寺和下华严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华严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是现存古代木构单体规模最大的宗教建筑之一。屋顶及四周为清代壁画。据说是清代画工董安用了33年的功夫,独自完成,其中屋顶就用时8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董安留下的签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华严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和天宫楼阁等,为辽代木构建筑典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殿内中央佛坛上供奉着辽代泥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方维纳斯——</span>合掌露齿菩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被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孤品”的天宫楼阁已不对外开放。我们只能从讲解员的手机上看到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耿彦波在华严寺景区内树立了一块警示碑,记录他在这场浩大而又漫长的改建修缮之中所犯的一些错误。政府能自省并告之天下,该有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到,我为耿市长的胸怀点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讲解员介绍耿市长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反复提到耿市长是大同市民的活菩萨,是市民的幸运和幸福。当年耿市长调离大同时,赤字300亿元,很快就还清。2024年大同旅游收入约613.5亿元,逐步成为支柱产业。大同已变成依靠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文化之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观结束,又下起暴雨。想去善化寺的计划只能取消。</span></p> 大同古城墙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9月16日一早登上大同古城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同市2008年全面实施历史文化复兴与古城保护工程,2016年11月18日,大同古城四面城墙正式合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城墙虽然换了新装,但残旧的那段并未全部拆毁,而是在城墙内开辟城墙遗址陈列馆,供游人参观。</span></p> 大同九龙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同九龙壁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九龙壁之一。与北京故宫、北海的九龙壁并称为“中国三大九龙壁”,是明代琉璃艺术的杰出代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壁上九条飞龙气势磅礴</p> 四牌楼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古城中的四牌楼由四个紧密相连的牌坊组成,采用木构形式,形制为“四座四柱三楼式悬山顶跨街牌楼”,正门的枋额上有“和阳街”“清远街”“永泰街”“武定街”街名。是大同古城的核心地标。</span></p> 梁思成纪念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随后,我们来到城墙边的梁思成纪念馆。这是一座下沉式建筑。馆中多是照片及文字资料,实物不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进纪念馆,院落中央立有梁思成和林徽因年轻容颜的塑像。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梁先生与大同有着很深的渊源,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第一次山西之行就是到了大同。梁先生等人在1930年代来到大同调查古建筑,留下珍贵的测绘手稿。一直以来,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工程都得以这些翔实的文字和图录。</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梁思成与林徽因在云冈石窟测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纪念馆展示了梁思成先生的家世、学识和成就,以及他与夫人林徽因在中国古建保护方面的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1927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宾夕法尼亚大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婚纱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林徽因与一双儿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梁思成的著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梁思成编著的《世界史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梁思成用过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50年由梁思成和陈占祥共同提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简称“梁陈方案”),不是他们反对拆城墙那么简单狭义,也不仅仅是为了北京古城的完整留存。梁陈方案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梁先生所著《人民首都的市政建设》主要围绕北京的市政建设展开,探讨北京作为人民首都在城市规划、建筑保护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体现了梁思成对于北京城市建设的深刻思考和前瞻性理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主持和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出纪念馆,我们专程来到大同的母亲河——御河,驻足。</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御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即将离开大同,雨又下了起来。以前真不知道山西的秋天如此多雨。经过多少次风风雨雨的大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记录这段文字,正值国庆期间,愿祖国就像大同这座城市的名字一样,天下大同,天下太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