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前 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25年注定是不平凡一年,三部日寇侵华题材电影上映和九三大阅兵。电影是对和平年代人灵魂的拷问,激发民族团结、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国内汉奸、走狗、间谍及反华势力敲响警钟具有一定威慑力,大阅兵让我们及世界重新认识现在的中国。近年来日本右翼保守势力歪曲军国主义侵略历史,不断否认侵略罪行。上演参拜靖国神社并否认是战败国不断发展壮大军事力量,像《东极岛》《南京照相馆》《731》这样的电影,既是对历史真相的守护,也是对和平的呼唤!让我们走进影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历史事件重新认知。</b></p> <p class="ql-block"><b> 《东极岛》这部电影讲述了1942年浙江舟山东极岛渔民冒死营救英军战俘的真实历史事件,被称为"里斯本丸沉没"事件。电影由管虎和费振翔共同执导,朱一龙、吴磊、倪妮等主演。观众反响强烈,很多人在观影过程中多次落泪。</b></p> <p class="ql-block"><b> 电影的历史背景非常震撼。1942年,日军运输船"里斯本丸"号载着1816名英军战俘从香港前往日本,途中被美军鱼雷击中,在浙江舟山东极岛附近海域沉没。面对努力求生的战俘,日军不但不施救,还开枪射杀。东极岛渔民在自身饱受战火蹂躏、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毅然驾着小舢板,顶着日军巡逻艇的威胁和滔天巨浪,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海上大营救,最终救起了384名英军战俘。这场被喻为“海上敦刻尔克”的壮举,因战乱与冷战格局长期湮没于历史尘埃,直至83年后被《东极岛》重新打捞,最终被搬上荧幕。</b></p> <p class="ql-block"><b> 影片还历史真像几个片段讲述日军的反人道罪行:战俘舱内的窒息压迫、沉船后的机枪扫射、渔民遭集体屠杀的血染礁石。而渔民从牙缝省下番薯干喂给战俘,阿娣以盐为药为伤者消毒这些细节。</b></p> <p class="ql-block"><b> 电影中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渔民阿赑从一个胆小怕事到成长为敢于与侵略者抗争、拼死救人的英雄。阿荡充满少年的朝气与热血。倪妮饰演的阿花打破了传统战争片中女性柔弱的形象,展现出女性在战争中的独特力量。这些角色都不是天生的英雄,而是在极端环境下做出非凡选择的普通人。</b></p> <p class="ql-block"><b> 电影中有很多富有深意的隐喻。礁石象征着历史的"牙齿",盐象征着时间的防腐剂,破渔船象征着不屈的"身份证",空信象征着呐喊的"负片",海鸥象征着灵魂的摆渡人。这些意象深化了电影的主题表达。当小男孩问“他们为什么不怕死”,母亲答“因为他们怕下一代不会活”。这句台词刺中当代人痛点:当物质丰裕消磨精神血性,“破船出海”的勇气是否仍在?阿水孙女高喊“船老了,但海还在”,阿荡郑重承诺“用船送你回家”,体现出渔民的精神图谱:祖训是根,善良是血,互助是肉,抗争是骨。当阿花说出“生而为人,就该互相帮衬”,当片尾滚动384位渔民的真实姓名,观众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真相,更是人性海洋中永不沉没的文明方舟。</b></p> <p class="ql-block"><b> 救人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电影展现出中国渔民视生命为第一,彰显中国人民善良本性,对陌生生命的尊重把中华民族救死扶伤文明血统延续为人间大爱,虽然东极岛事件过去这么多年但人性的传承像海洋之浪花奔腾不息。</b></p> <p class="ql-block"><b> 影片中教书先生最后的一句话,不能跪,不能跪,跪久了就站不起来了!这几句话震撼到所有看电影的观众,体现了教书先生的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岛上渔民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民族气节!</b></p> <p class="ql-block"><b> 《东极岛》的伟大,在于它让散落深海的文明碎片重聚为航标。当英军战俘的铜表与渔民的鱼刀在历史的暗流中相撞,我们听见的不仅是83年前的浪涛,更是人类对“善”最本能的呼唤。正如东极岛的灯塔——它不照亮天堂之路,只为迷航者标定“人间”的坐标。最后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在于它让我们思考历史记忆的重要性。。</b></p> <p class="ql-block"><b> 走出影院时,东海的风似乎仍带着咸涩。这部用血肉之躯对抗钢铁巨轮的史诗,最终留给观众的不仅是震撼,更是一种确信: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永远会有东极岛般的灯塔,照亮人性最深的航道!</b></p> <p class="ql-block"><b> 东极岛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幅历史画卷,再现了中国人的胸襟和道义!《东极岛》让全世界知道中国人做了什么!</b></p><p class="ql-block"><b> 请继续阅读文章观影《南京照相馆》随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