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引路人的光芒

潇潇暮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她结识,始于一堂评估课。那时,我刚刚踏入职场。她是教育局的教研室主任,来我们这所农村小学开展常规的教学评估。我讲授了一首古诗,评课时,她紧盯着我问:“这些幻灯片的内容都是你自己绘制的?”我点头回应。她目光赞许地看了我一眼:“年轻人,业务能力不错,继续努力!”我不擅长游刃有余地迎合领导,略带羞涩地笑了笑。见我这样,她那短发下原本严肃的面孔,第一次露出和蔼的笑容——一位精明干练的女领导,这是她留给我的第一印象。</p><p class="ql-block"> 再次与她相逢,已是一年之后。她已任职实验小学的校长,而城区多所小学正急需补充一批新生力量。幸运的是,我在调入人员的名单里。她说,在局长办公室,第一眼就看到我的名字,然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我!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竟然进入了令人羡慕的实验小学。</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是1998年,我印象极为深刻。那一年,王菲和那英的《相约九八》传遍大街小巷;那一年,一场特大洪水波及29个省;那一年八月,我右臂夹着简单的行李,左手提着一个大帆布包,住进了学校隔壁的政府员工宿舍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校长安排我接手一个近60人的五年级教学班,班容量是农村学校的两倍不止。心里本已紧张,又听闻前任班主任因表现优异被调往局党委办公室,我的压力陡然增大:如果教得不好,还不得灰头土脸地返回原校,颜面尽失啊!</p><p class="ql-block"> 校长似乎察觉到了我的担忧。八月底的一天下午,她找到我。</p><p class="ql-block"> “小郭,”她开口道,“我希望老师们在工作中能有适度压力,毕竟从某种层面看,压力也是一种动力。但心理压力过大,就会适得其反。你得明白,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p><p class="ql-block"> 她话锋一转,语气也轻快起来:“咱们学校活动多,既看重成绩,也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你会比在原校辛苦,但相应的,锻炼机会也多。学校经常承担区级、市级现场会,每个学期都有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在这里,你才会迅速成长。”</p><p class="ql-block"> 接着,她微微一笑,提到了一个很现实的好处:“你现在还没谈恋爱吧?”我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赶忙摇头,表示没有。</p><p class="ql-block"> “那正好,以后选择空间更大了,毕竟有些优秀的男孩子也忌讳去偏远地区找对象,路途太远不方便。这回,学校里的老教师又有机会当“月老”了,到时候,你可以好好挑一挑,就是别挑花眼。”她一边说,一边笑,我也情不自禁地笑起来。</p><p class="ql-block"> 忽然,她神色转而认真:“相信我,我的眼光向来不错。既然把你要过来,就说明你有这个潜力。我拭目以待,你在实验小学的舞台上大放光彩!”</p><p class="ql-block"> 鼓励的话语,熨帖着我滚烫的心。那一刻,夕阳的余晖恰好斜洒进窗子;那一刻,橘黄的光晕越发的温柔;那一刻,这位校长悄然驻进了我的心底。</p><p class="ql-block"> 不必畏惧前行路上的艰难险阻,那些看似需要奋力攻克的难关,或许正是助力我们攀上高峰的阶梯。这是我到实验小学,学到的第一课,豁达乐观地去面对人生中的难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秋九月,学校正式开学了。我这个拥有两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却需要从零开始。校长要跟踪听课,至少一个月,这是实验小学对待新老师的统一规定。</p><p class="ql-block"> 于是,从开学第一天起,我的教室里便多了一把椅子。只要是我的课,校长每课必到,一支黑色的碳素笔、一个绿皮儿的笔记本。直至今日,我仍清晰地记起她听课时专注的神情:微微前倾的身姿,时而蹙眉思考,时而奋笔疾书。</p><p class="ql-block"> 我讲课时说了哪些重复的话,做了哪些多余的动作,哪一段复习环节过长,哪一段新授环节太短,甚至一个不经意的手势,一个多余的语气词,都被她详细地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 评课时,她会从教学理念直至板书设计,逐字逐句地与我交流看法。她最常说的一句话:“说一下这样设计的想法?”我的回答如有闪光处,她的眉眼立刻弯弯的,毫不吝啬地给予表扬。我开心得全身的汗毛都随着雀跃起来。如果回答存在问题,她也会一针见血地指出,让我完全心服口服。</p><p class="ql-block"> 那时,五年级还没分科,我是语数全教,校长也是语数课全听,双线推进。她常说:“教师写作不仅是记录,更是对教育经历的深度反思与总结。”我悄悄地记在心里,养成了及时撰写教学感悟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评完课 ,她突发感慨:“当老师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得身兼数职,而且随时变身。因为你有时是编剧(撰写教案),有时是导演(把控课堂),有时是演员(执教),有时又是评论家(点评学生的回答)……要想成为一名优秀老师,必须专业过硬,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得与时俱进,不断学习。</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第一次抛下“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执念,亲自跑到新华书店,自掏腰包,买了诸如:《小学语文优秀设计》、《阅读与写作指导》、《数学思维培养》等专业书籍。那一段时光,我要么沉溺于书中,要么对着镜子练讲课。挑眉,张嘴,微笑,手势的高度到哪个点位组合最漂亮,我得自己对着镜子找。</p><p class="ql-block"> 我那时最大的优点是倔强又听话,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特点,却和谐统一地融合在我身上。倔强使我不轻言认输,听话让我虚心接受指导。</p><p class="ql-block"> 等到有一天,在众多的佼佼者中,我也脱颖而出,站到了现场会的主讲台上。我从没告诉她,让我最心动的一幕,是她亲手把“金话筒”别在了我的衣领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她已经年近七十,据说仍然活跃在教育第一线——担任一所知名私立小学的副校长。我呢,也已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回首往昔的岁月,那些曾经流汗流泪的日子越发珍贵,其中最难忘的身影,莫过于她——刘校长。在我初登讲台时给予肯定,在我忐忑不安时给予鼓励,在我蹒跚前行时给予指导……她让我懂得引路人,在于点亮方向、赋予能力、给予信任并陪伴成长。</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