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2年4月,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起“购岛”计划挑衅中国。同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将钓鱼岛“国有化”,企图将非法占据行为固定化,严重破坏中日“搁置争议”的默契,违背《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此举引发中方强烈反弹,自9月15日起,中国上百个城市爆发大规模抗日游行,民众自发表达爱国情绪,呼吁“保卫钓鱼岛”。该事件成为中日关系转折点,此后中国加强对钓鱼岛海域的实际管控。</p> <p class="ql-block">此张照片2013年12月获得陕西省第十六届摄影艺术展新闻类优秀奖。</p> <p class="ql-block">2012年9月14日,星期五。连续忙碌了两个多月,几乎没休息过一个周末,这次终于和同事调了两天班,专程赶到西安看望孙子。才刚到不久,就听说第二天会有抗日保钓游行活动。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我便赶到南门——那是一个让所有西安人都记忆犹新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日爱国游行在这一天拉开帷幕。我跟着人群,从南门一路走到钟楼,穿过东大街,行经新城广场,再绕至北大街。手中始终握着那台佳能相机,一路走、一路拍,只想尽力记录下这段难忘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就在拍摄过程中,有人注意到了我手中的相机,语气带着不满:“大家都在抵制日货,你居然还敢带日本相机来?”我平静地回应道:“我正是用这台佳能,拍下你们最真实的抗日热情。”加上我胸前亮明身份的党徽,以及我已近六十岁的年纪,最终对方理解了,气氛也缓和下来。</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我更加明白:爱国,有多种表达方式。而我选择用镜头,铭记历史,留存正义。时光流逝,记忆犹新。爱国,是一种深沉的力量,理性与激情,皆不可辜负。</p> <p class="ql-block">人群举着国旗和标语,喊着“钓鱼岛是中国的”、“旧仇新帐一起算”等口号,从南门出发,一路走向钟楼。我站在东大街上,看着那些激昂的面孔,他们中有学生、有工人,也有和我一样的老人。标语上的字迹虽然略显潦草,但每一笔都透着坚定。</p> <p class="ql-block">钟楼前,人群越聚越多,标语上写着“万里长城十亿兵,坚决收回钓鱼岛”,“小日本滚出钓鱼岛”,口号声此起彼伏。我站在人群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那是人民的呼声,是民族的团结。</p> <p class="ql-block">人群中,有人举着“日本人我操你妈”的横幅,也有人举着标语“小日本跪下”,高喊“打倒小日本”、“滚出钓鱼岛”。我站在一旁,看着这些情绪激动的人们,心里五味杂陈。他们或许表达方式激烈,但那份对国家的热爱却是真挚的。</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一辆车挂着国旗缓缓驶过,车顶上的人挥舞着旗帜,车尾的显示屏滚动播放着标语。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用行动,也用科技,传递同一个声音:钓鱼岛,是中国的。</p> <p class="ql-block">有人高举标语,有人跪地宣誓,也有人高唱国歌。我拍下这些画面,心里明白,这不仅是一场游行,更是一种信念的凝聚。</p> <p class="ql-block">那天在街上,突然遇到一群人情绪激动地围住一辆日系车,甚至试图掀翻车辆。眼看情况危急,我赶忙从车里抱出小女孩,让她站在车上,又将一面国旗轻轻递到她手中。</p><p class="ql-block"> 我提高声音喊道:“爱国一定要理性!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别让我们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愤怒伤害到她!”</p><p class="ql-block"> 越来越多的人听到呼吁,渐渐聚拢过来,手挽手围住了这辆车——最终,一场潜在的悲剧被理智与温暖化解。</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我深深相信:爱国,是守护脚下的土地,也是守护每一个未来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一位年轻人站在车上,大声呼吁大家理性爱国,不要伤害无辜。真正的爱国,是理智与情感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几位女性举着“血溅东京”的旗帜,旗帜上画着日本国旗。她们的眼神坚定,仿佛在说: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容忍侵犯。那一刻,我按下快门,记录下这份属于女性的刚强与执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