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升龙画论·第四章《诗画论》4.04(18)

孙建克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7e7yzv" target="_blank">叶升龙画论·第四章《诗画论》4.04(17)</a></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四、语言文字是所有艺术的基石(18)</b></p><p class="ql-block"> 泰戈尔的研究相当地深入了,他所说的解决办法是只有通过我们内心观照。这就是说事前必须已搞清楚了对象的各有关方面,在见到时才认识他们。这种说法也就势必要求在事前通过调查研究。但作者抓住了形象而观者仍然不可知,所以在作品中必须要加上如泰戈尔说的 “除非写上字”,即中国的诗配画,方能解决大难题。</p><p class="ql-block"> 4. 第四个大难题是有相当多的理论借正为反,造反充正,扰乱着人们的视线。</p><p class="ql-block"> 这种理论,本身是错误的理论,为什么在理论界反而甚嚣尘上?它的主要原因在于借正为反,正面被利用而使正面力量反成弱势。或由于虽为正面的理论,说到后面,因理论不彻底,自己也说不下去了,因为也没有深入求得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p><p class="ql-block"> 没有发现 “三要素”,于是默认反面的所谓 “变形论”,充当解决难题的办法。今天这种既成局面,还由于中国人在历来以 “形神兼备” 求真的要求下,绘画还没有完全脱离物形。而西方为摆脱物形、主题、文字干了一百多年,最后等到的是一场不着边的空虚,是一场空忙。</p><p class="ql-block"> 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物性与物理,并用其性、理来创制新产品。因都是物,物自身由人去调排,而必须合乎物性、物理,以这客观存在为依据。所以人们的见解易于取得统一,不会产生二见。</p><p class="ql-block"> 而社会科学,它是人学,对象是人自己。人不是任人调排的,各自为政。人各自有各人的经济、地位和阶级出身等不同的利益基础,于是一条真理却有千条歪理,而掌握真理的往往是少数人甚至是个别人。再因真理在于理论,无法像自然科学研究那样,可拿出成品来。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还是理论,所以要战胜老教条,不知要费多少时间和力量,只能逐步扩大影响。改造千条歪理,难度多么大啊!</p><p class="ql-block"> 西方人在自然科学方面闯劲很大,做出了很大的业绩;而在社会科学方面闯劲也很大,如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然在绘画方面,却闯入了“空中楼阁”,走进了一条死胡同。</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94wotr" target="_blank">叶升龙画论·第四章《诗画论》4.04(19)</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