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梁飞瀑(浙江天台1)

钟田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夏去秋初,相约出行,自驾天台。沿高速未及新昌,即遇封路维修。无奈下高速,山路盘桓,虽颠簸辛苦,却也饱览山水难得的青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天台山石梁飞瀑又称“石梁雪瀑”。在崇山翠谷之中,两崖峭壁对峙,一石如苍龙耸脊,横跨天际,即石梁。梁面狭约0.3米,梁底空洞高逾2米。金溪与大兴坑水自东、南而至,汇合于此,形成瀑布群,主流三折穿梁而过出,喷涌而下,从高30米的峭壁上直泻碧泓潭,瀑布色如霜雪,势若雷霆,云涌涛激,声振林木。历代文人骚客为之倾倒,留下无数壮美诗篇,唐白居易诗曰“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极言此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石梁桥侧的古中方广寺是禅宗道场。瀑底左侧的古下方广寺,为五百罗汉道场。</span></p> 石梁飞瀑并不比其它瀑布壮观,但它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出:首先它有一条二丈左右的巨大石梁,横跨在两崖之间,那微微拱起的梁面,像一条匍伏的巨龙。 金溪和大兴坑两条溪水,左右而来,汇合于此。水流随之层层折跌而下,终于在阵阵白浪之中流到了石梁附近,聚集成一个巨大的雪浪团,向石梁冲激过来。 激流一部分被打回,而大多数则从梁底穿过,坠入几十丈深的幽谷之中,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石梁瀑布附近还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所题“第一奇观”四字石刻、清末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的“石梁飞瀑”题刻,石梁腹部有郡守刘璈题的“前度又来”等。 中方广寺位于石梁桥侧。寺内有明代天启元年九门提督太监徐贵督造的铜亭。此亭原本置于中方广寺对面的石梁桥头,据说,昔时中方广寺僧人,一年四季每日均足穿草鞋,行过石梁到铜亭中进香,有小沙弥还能在石梁上翻筋斗、竖蜻蜓,叫人不敢想象。 <div>瀑底左侧的古下方广寺,为天台宗,茂林修竹,掩映其间,为佛教五百罗汉应真之所,现寺内供有五百罗汉雕像。下方广寺是“五百罗汉应真宝地”,保存着东晋时期楠木雕刻、国内历史最悠久的镀金五百罗汉像,弥足珍贵。</div> <p class="ql-block">从中方广寺沿山径可达下方广寺。此时再回望石梁飞瀑,景色又有变化了。只见石梁高挂入云,飞瀑九天抖落,仿佛银龙从天而降,正如一首诗中所描绘的那样:石桥处处足徜徉,尤妙探奇在下方。飞瀑寺前晴亦雨,昙华云际远偏香。</p> 从金溪、银溪的交汇处向右折,沿银溪向上游约200余米处有巨石大印,上雕刻着“法华晨光”四字, 这是一枚卓立在溪涧上、天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巨石大印,估计重量达数百吨,堪称世界之最,这是国内最大的大印。 “法华”指佛教天台宗经典《妙法莲华经》,是大乘教义的集大成之作;“晨光”寓天台山最早沐浴大乘佛光,是天台宗的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