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138马:拖鞋跑沈马,每一步都是与自己的对话

万天跑者·兴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的第138马:拖鞋跑沈马,每一步都是与自己的对话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沈阳马拉松,是我跑马旅程中又一站心心念念的抵达。如今国内的马拉松赛事,我大多已经踏过。奔跑,早已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成为一种精神追求与生命的热爱。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东北地区的马拉松中,我把哈尔滨放在第一,沈马则位列第二。它的赛道弯道较多,迂回转折,好在全马路线大多有树荫遮阳。不过比赛当日气温偏高,我一路不断降温:先用海绵挤水淋头,后来干脆直接拿矿泉水浇下。尽管状态不算出色,但我依然完成了最低目标——跑进330。最终成绩定格在324,也算坦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除了跑步,我也沉醉于沈阳的文化风情。赛前,我走访了故宫博物院、张学良旧居与金融博物馆;赛后,则去了巨大的植物园,虽只是走马观花,却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绿意与生机。 说实话,我对成绩并不执著——自知实力有限,更愿享受过程。如果非要定一个目标,那我希望未来某天,即使穿着拖鞋跑马,也能破三。不管是路跑还是越野,我更在乎的是体验本身。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经历?我在修行般的苦旅中,将困难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挑战未必需要结果,但过程一定要让自己信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曾在抖音看到有人说:“跑马的人看起来都不年轻。”我却觉得,运动正是与生命热烈相拥的方式,怎能不让岁月留下痕迹?更何况,如今跑马的主力军正是70、80后。况且,老或不老,自己开心就好,本就无伤大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奔跑的征途中,我学会享受每一个当下。即便30公里后脚步沉重,我依然选择勇往直前。不到终点,绝不放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生活与我,是终于学会与自我和解; 生活与我,是以跑马当歌,静听心中花开; 生活与我,是千帆过尽后铸就的一身铮铮铁骨。</span></p> <h3>赛前物资包</h3> <h3>沈阳故宫博物院1</h3> <h3>沈阳故宫博物馆2</h3> <h3>沈阳故宫博物馆3</h3> <h3>沈阳故宫博物馆4</h3> <h3>沈阳故宫博物馆5</h3> <h3>张学良旧居1</h3> <h3>张学良旧居2</h3> <h3>张学良旧居3</h3> <h3>金融博物馆1</h3> <h3>金融博物馆2</h3> <h3>金融博物馆3</h3> <h3>金融博物馆4</h3> <h3>植物园1</h3> <h3>植物园2</h3> <h3>植物园3</h3> <h3>植物园4</h3> <h3>比赛照1</h3> <h3>比赛照2</h3> <h3>比赛照3</h3> <h3>比赛照4</h3> <h3>成绩单324</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