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张小玲(1963年3月-),陕西省佳县人,理学博士,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p><p class="ql-block">个人简介</p><p class="ql-block">研究领域和方向</p><p class="ql-block">主要从事新型光学探针及化学生物传感、环境友好型氟化物等研究工作。</p><p class="ql-block">(1)新型光学探针及化学生物传感:分子/纳米探针的设计合成;生物医学成像分析及诊疗一体化。基于小分子或纳米材料,设计构建新型分子/纳米探针,实现从细胞到小动物模型中重要生物活性分子、肿瘤微环境的高时空分辨可视化分析及诊疗一体化研究。</p><p class="ql-block">(2)环境友好型氟化物:针对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等目前人类面临的两大环境问题,寻找不破坏臭氧层、温室效应低、应用性能好的环境友好型含氟化合物,开发产业化前景的合成路线。</p><p class="ql-block">教育背景</p><p class="ql-block">1997.09-2003.03 西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理学博士</p><p class="ql-block">1984.09-1987.07 陕西师范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理学硕士</p><p class="ql-block">1980.09-1984.07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理学学士</p><p class="ql-block">工作履历</p><p class="ql-block">2005.04-至今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导</p><p class="ql-block">2002年晋升教授</p><p class="ql-block">2012到2020<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span></p><p class="ql-block">1987.07-2005.04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p><p class="ql-block">2005.12-2006.03 日本筑波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 氟化学研究室, 特聘研究员</p><p class="ql-block">2008.05-2009.05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化学系, 访问教授</p><p class="ql-block">研究成果</p><p class="ql-block">在Angew. Chem、Anal Chem、Chem. Commun.、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JMC B 、Sensors & Actuators: B. Chem 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主编或参编出版教材5部。以主要完成人或主持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p><p class="ql-block">张小玲,女,教授,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项目申请人及课题组成员长期致力于新型光学探针试剂、手性荧光探针、功能化纳米晶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分析应用的研究,在化学生物传感、纳米生物学、生物医学实时成像、单细胞检测等方面有良好的研究基础;近年相关荧光探针及生物医学成像分析、基于DNA 的智能结构、纳米制备等工作在Angew. Chem. Int. Ed, Analytical Chemistry,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Chem. Commun 等SCI 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它引1000 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 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 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 项(2017 年),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 项(2017 及2019 年),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 项(2014 年)。</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