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48日常生活记录(2)

落脚的角落

<h3>第二周:直面成长问题,珍藏每一份进步微光<br><br> 新学期第二周悄然结束了。这一周,班级里既有平稳有序的日常,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引导的小插曲。<br> 一、正视言行边界,守护尊师美德<br> 这周,我发现班里有个别同学存在私下辱骂老师的现象。这件事虽未公开化,但关乎孩子品德修养与行为底线,我第一时间在班级里分两部分进行了沟通引导。<br> 首先,我面向那些有过辱骂行为的同学,语重心长地说:“老师知道,你们可能还没完全适应我现在的管理方式,比起之前的宽松,难免会有抵触情绪。但请大家相信,我所有的严格要求,都基于校纪校规,目的是对你们的成长负责,对得起各位家长的托付,也对得起自己作为老师的职责。面对大家的误解甚至恶意言语,我冷静后能做到问心无愧。但必须严肃提醒大家,私下辱骂老师,道德上是不尊师重道,校规上已违反学生行为规范,法律上更是侵犯他人名誉权,老师完全有权利追究责任。希望你们记住,言语有边界,行为有底线,尊重他人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br> 随后,我又转向全班同学,进一步引导:“今天把这件事摆出来,不只是针对几位同学,而是想和大家聊一个重要的话题。或许你们觉得,这些辱骂只是针对老师,但大家不妨想一想:一个能因管理严格就随意诋毁老师的人,明天会不会因为小事摩擦,就去恶意评价身边的同学?面对无理由的恶意,我们有权利维权,但更要懂得,不能让这种不尊重他人的风气在班级蔓延。纸终究包不住火,任何不当行为都有被发现的一天。我不想追究谁,只希望大家一起抵制这种不良行为,守住尊重的底线,让我们的班级充满善意与温暖。”<br>二、培养责任担当,从身边小事做起<br> 开学后,搬书、搬作业成了常态,咱们班级楼层不低,每次这些体力活,总有王梓帆、龙昱丞、胡诗淇等同学主动上前帮忙,从不推脱,特别让人暖心。但也有不少男生,总要等老师点名才愿意行动,少了些主动担当。<br> 于是我在班里和孩子们聊起了“责任”:“尤其是咱们男生,未来都是要独当一面的人,担当要从小培养。搬书这些小事不是吃亏,而是锻炼自己的机会。老师叫谁做事,其实是信任他靠谱呀。希望大家多向王梓帆他们学习,少点计较,多点主动,做个有担当、让人喜欢的孩子。”<br> 三、见证点滴进步,用爱陪伴成长<br> 这周最让我欣慰的,是看到班里几位同学的悄悄改变,特别是唐雨泽同学和罗洪羽同学。<br> 唐雨泽同学七年级时比较调皮,经常扰乱课堂纪律。这个学期,虽然他偶尔还是会忍不住分心,但大家能明显感觉到,他干扰课堂的频率大大降低了。更难得的是,以前值日总是敷衍了事、不靠谱的他,现在每天都会早早到岗,不仅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还会主动提醒同伴一起做好值日,责任心越来越强了。<br> 还有罗洪羽同学,之前他的座位周围总是“脏乱差”,书本、垃圾随意堆放。经过上次的谈心沟通后,他有了很大进步,虽然偶尔还会留下一点小垃圾,但和之前相比,座位周围已经干净整洁了太多,这份改变值得肯定。<br>  我在班里特意表扬了他们,也告诉全班同学:“每个人都在慢慢长大,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彼此。唐雨泽和罗洪羽的改变,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以后大家看到他们偶尔做得不够好时,多一份善意提醒,少一份指责,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的进步加油!”<br>  四、明确班规底线,杜绝侥幸心理<br>  之前和孩子们一起制定的规则要求,有些孩子可能觉得“没被老师发现就没事”,抱着侥幸心理偶尔违反。这周我特意在班里强调:“开学事情多,有些规则暂时没来得及严格落实,但不代表可以随意违反。后续我会通过监控回溯检查,所有违纪行为都会一起处理。希望大家从现在起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班规,不要抱有侥幸心理。”<br>  第二周的班级生活有挑战,更有温暖与感动。未来期待孩子们在新学期收获更多成长与快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