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秋游南京乌龙潭公园感怀</p><p class="ql-block">作者:刘争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乌龙搅动水中天,</p><p class="ql-block">岸柳丝垂映碧涟。</p><p class="ql-block">坐享泉花秋意浅,</p><p class="ql-block">红楼梦裹写尘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泉花指乌龙潭里的喷泉之花。</p><p class="ql-block">从唐代到近现代,众多文化名人曾在此留下足迹。颜真卿、茅元仪、方苞、曹雪芹、魏源、陶澍、吴敬梓、袁枚……</p><p class="ql-block">诸多大咖在这里或隐居、或游览、或创作,他们的故事与乌龙潭公园紧密相连,成就了一段段佳话。</p><p class="ql-block">相传乌龙潭原为曹家花园,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之一,曹雪芹幼年在此度过了一段难忘时光。</p><p class="ql-block">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的灵感源泉。</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也效仿他们,为游乌龙潭作赋一首。</p> <p class="ql-block">传说乌龙潭曾是曹家花园的一角,是曹雪芹的故园。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主政江宁织造达五十八年,家世显赫,有权有势,极富极贵,成为当时南京第一豪门,天下推为望族。康熙六下江南,曹寅(曹雪芹祖父)接驾四次。曹雪芹早年托赖天恩祖德(康熙帝之恩,曹玺、曹寅之徳),在昌明隆盛之邦(康雍盛世)、花柳繁华地(南京)、诗礼簪缨之族(江宁织造府)、温柔富贵乡(西园)享受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公子哥生活,日子过得心满意足,“每日只和姊妹丫鬟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只在园中游卧,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闲消日月”。他终生都对这段幸福生活记忆犹新,在《红楼梦》开卷第一回《作者自云》中亲切地呼曰“梦幻“。这些生活场景,这个官宦子弟富贵风流的日子,也给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p> <p class="ql-block">谭元春,明末著名文学家,与钟惺等同为“竞陵派”创始人。文风幽深孤峭,居乌龙潭畔。著有初游,再有,三游乌龙潭记。</p> <p class="ql-block">出了乌龙潭,园外有座乌龙桥,相传建于晋代,最早的乌龙桥早已灰飞烟灭。现桥建于2007年。</p> <p class="ql-block">门外还有一处号称吉尼斯记录的桥,中国象棋桥,是目前唯一以中国象棋为桥面的景观桥。2001年7月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最大的景观象棋、棋盘、中国象棋桥”。</p> <p class="ql-block">乌龙潭公园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东麓,北门面广州路,西门面虎踞路,方圆5公顷。乌龙潭风景优美,潭岸亭台楼阁错落,花木扶疏,一派诗情画意,被誉为“西城之冠”。</p> <p class="ql-block">颜鲁公祠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祭祀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的祠庙遗迹。颜鲁公祠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初名放生庵,系百姓为纪念颜真卿首倡置放生池一事所兴建。这个和颜真卿首倡设置放生池有关,这个传说是颜真卿上书唐肃宗,请求设置放生池,以示皇帝贤明睿智、英明神武且广播慈爱。现如今,1200多年过去了,八十一处放生池,可以考证的,也仅剩南京乌龙潭这一处。历经宋、元、明诸朝,代有修葺,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清同治年间,江宁知府涂宗瀛在放生庵旧址始建颜鲁公祠(颜真卿曾封鲁郡公)。历经风雨,祠宇倾圮,1991年按清代格局复加修缮。</p> <p class="ql-block">镇潭神石</p> <p class="ql-block">魏源(1794年-1857年),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著名学者,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代表作品有《书古微》《诗古微》等。</p> <p class="ql-block">文化名人墙:公园内石刻还记载了袁枚(随园风骨)、陶澍(经世情怀)、缪荃孙(典籍微光)等人的风雅。</p> <p class="ql-block">大观园</p> <p class="ql-block">林黛玉与贾宝玉</p> <p class="ql-block">大观园故址一角</p> <p class="ql-block">曹雪芹纪念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