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初当老师时,常抱为国育才的崇高之美,虽然天天忙忙碌碌,心中却是快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后来,教育教学唯成绩论。大会小会都念紧成绩的紧箍咒。虽然,我成绩还好,但是依然心惶惶然,性情亦变得不那么从容。本着善良的天性和个人对教育的最初的理解。依然想尽可能提高自己,能像一棵大树,尽可能不让学生暴露在追求成绩的急风骤雨之中,而去感受教育的温情,探索的乐趣。但是早几年常因为能力不足,会不由自主的对学生严苛,过后就会痛苦不已。于是更加发愤钻研业务,读教育专著,每准备一下节课都要做大量的准备:研究相应的名课,研究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研究相应的实验演示,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为了实验更准确自己花钱准备器材也是常有的事情,不光重视演示实验,也会和实验老师一起精心准备学生实验的项目,实验课内容充实又条理,让学生充分享受实验的乐趣。有时会为一个原理的出处去研究大学教材和物理学史相应内容。研究前后课的衔接,研习各种习题。如果可能每年都会通读一本新的《教育心理学》,温故并尝新。每年在暑假里会把今年全国著名考区的考题做一遍,这样,开学后当通读新教材时便预知每个知识点在考试中的地位,会以什么方式出题。平时喜欢通读《课标》,当名著反复研读,那个真是纲领,受益匪浅。比如,物理各个章节各有侧重,但是受课标启发,如果在设计课时以能源为伏线,便前后都有照应,像呼吸一样流畅。我认为,物理要求尊重事实,重视逻辑推理,这就是求真。物理实验会推翻你的想象,给你神奇的震撼,这也是一种美的体会。有时候,你费尽心思去找物理知识之外的事情去达成教育的目的,效果并不好。你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否则一堂课看起来闹哄哄,学生"在风中凌乱"。你似乎什么都讲了,又似乎什么都没讲。物理之难,主要是内容的艰深,你需要自己理解透彻,然后深入浅出的讲解清楚,钻研物理原理,才是需要长期做的事情,其它的知识都是锦上添花的部分。我的坚持钻研业务的结果就是从此之后能比较心定的做一名老师了,无论吹怎样的风,我都有所取舍,那种能左右自己命运的感觉真的很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果一个人教不好,你可以想办法帮助他们提高业务能力,老师的问题大多是能力不足,责任心不强的几乎没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