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双首都之旅(十二)喀山大教堂、斯莫尔尼宫

叶梓

<p class="ql-block">喀山大教堂是俄罗斯东正教堂,位于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由俄罗斯建筑师沃罗尼欣以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原本设计,1801年8月奠基,1811年9月竣工,教堂名称来自教堂内供奉的喀山圣母像。</p><p class="ql-block">教堂平面图呈十字型,中间上方是圆筒型顶楼,顶楼上是端正的圆顶,半圆型的柱廊由94根圆柱组成,面向大街,环抱广场。柱廊前面矗立着俄军统帅库图佐夫纪念碑和俄国陆军元帅纪念碑,教堂圆顶高达70米。</p><p class="ql-block">1813年,俄军统帅库图佐夫的灵柩被安葬在教堂北侧祭坛。</p><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明亮轻快,以柱列分隔的长形主堂高大宽敞,中央穹顶辉煌华丽,仰视可见一幅圣母图,周边饰以圣经人物雕刻和水彩壁画。进入教堂后,右侧是库图佐夫将军墓,墓上部摆放着从法国军队手中夺得的战利品。</p> <p class="ql-block">斯莫尔尼宫位于圣彼得堡市东北部,在涅瓦河转弯处,建于1806-1808年,由意大利建筑师拉斯特列里设计,原为贵族女子学院。其正面长300米,主体建筑两翼各长40米,组成主要庭院。20世纪60年代,正门增建8根圆柱和7个拱形门廊,与右侧的斯莫尔尼修道院组成斯莫尔尼建筑群。斯莫尔尼修道院为伊丽莎白一世女皇晚年修行之处。内部不许照像只能盲拍几张。</p><p class="ql-block">斯莫尔尼宫整体色彩为拜占庭蓝白相间,是巴洛克风格和拜占庭风格的融合,在圣彼得堡诸多宫殿中具有较高代表性。</p><p class="ql-block">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军事革命委员会设在此处,成为十月革命司令部。1917年11月7日,列宁在斯莫尔尼会议大厅发表对俄国公民的号召书,宣布一切政权归苏维埃。1917年11月中旬至1918年3月,列宁曾在此办公和居住。</p><p class="ql-block">现为圣彼得堡市政府所在地,部分区域是圣彼得堡大学社会系和国际关系系的分校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