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明确学校老师如何应对班级突发事件,特制订本流程,主要包括班级突发事件的类型、处理程序、注意事项三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班级突发事件的类型</p><p class="ql-block">1.班级考勤;2.带违禁物品;3.顶撞老师;4.打架斗殴;5.校内意外伤害;6.意外伤害紧急处置。</p><p class="ql-block">二、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p><p class="ql-block">(一)班级考勤(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长、学生、年级主任)</p><p class="ql-block">1.无故不到校:做好前期要求→安排考勤员(留意观察)→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原因排除隐患→后期教育。</p><p class="ql-block">2.逃课、逃操(体育、微机、课间操):做好前期要求(班级班规体现)→安排考勤员→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排除隐患→后期教育→跟进观察。</p><p class="ql-block">3.身体不适(感冒发烧肚子疼):做好前期要求→了解学生病情 →与家长沟通→写假条→核实是否到家→了解病情进展→后续跟进。</p><p class="ql-block">(二)带违禁物品(班主任、家长、学生、任课老师、年级主任)</p><p class="ql-block">1.带手机等电子产品:做好前期要求(班级班规体现)→通过学生了解情况→不定期检查;与当事学生沟通→及时与家长沟通→寻找原因→处理手机→制定整改措施和目标→形成处理意见。</p><p class="ql-block">2.烟、打火机、管制刀具等:重视前期要求(班级班规体现)→通过学生了解情况→不定期检查;与当事学生沟通→及时与家长沟通→寻找原因→形成教育合力→处理物品→形成处理意见→持续关注学生动态。</p><p class="ql-block">(三)顶撞教师(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长、学生):一方面,教师对学生或事情本身缺乏全面了解,处理问题不注意场合,判断失当等;另一方面,学生情绪烦躁,性格倔强,对问题理解偏激等。</p><p class="ql-block">表现:学生公开反对教师的建议,对教师的批评持对抗态度;当面指责教师的错误,指出或反驳教师对问题判断的失误,指责教师处理问题不公平等等。这类事件一旦发生,若不及时控制,会对教师今后的管理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处理过程:了解学生,公平看待→沉着冷静→带离教室→了解学生想法→全面调查→利用教师合力→讲清老师做事原因→与家长交流争取配合→达成共识→形成处理意见→班内说明情况→总结反思→后续关注。</p><p class="ql-block">(四)打架斗殴(班主任、年级主任、家长、学生、任课老师)主要是指在校学生间发生的形形色色的打斗事件。</p><p class="ql-block">表现:有校内班与班之间的矛盾斗争;有班内学生矛盾激化形成的打架吵闹,也有校外因素参与下校内学生间的打斗事件等。一个班级如果管理跟不上,纪律松散,打架斗殴的事情就特别容易发生。</p><p class="ql-block">1.班内(班主任、学生、家长):前期做好问题处理引导→安排安全员→到场分离→查看是否受伤→分别了解原因(书面材料)→其他人了解情况→分别作当事同学工作→与家长沟通→形成教育合力→达成处理意见→班内说明→ 总结反思→后续关注。</p><p class="ql-block">2.班间(班主任、年级主任、学生、家长):第一时间到场→分别带离当事学生→查看学生情况→了解原因(书面材料)→其他在场同学了解情况→班主任沟通→与年级主任沟通→与家长沟通→形成教育合力→达成处理意见→班内说明→总结反思 →后续关注。</p><p class="ql-block">3.年级间(班主任、年级主任、德育处、学生、家长):第一时间到场→分别带离当事学生→查看学生情况→了解原因(书面材料) →其他在场同学了解情况→班主任沟通→与年级主任沟通→与家长沟通→形成教育合力→达成处理意见→班内说明→总结反思→后续关注。</p><p class="ql-block">伤情比较严重:班主任第一时间到场→产看伤情→必要时拍照留证→及时上报年级主任→班主任及时送医或打120、110 →及时通知家长→医院处理→调查原因→向学校汇报→征求处理意见 →向家长说明情况→达成处理意见→德育处通报处理结果→总结反思→后续关注。</p><p class="ql-block">4.校外(班主任、年级主任、德育处、学生、家长):调查情况→带离当事学生→询问经过(形成书面材料) →与年级主任沟通→与家长沟通→形成教育合力→达成处理意见→德育处通报处理结果→总结反思→后续关注。</p><p class="ql-block">(五)校内意外伤害</p><p class="ql-block">1.不严重(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家长):第一时间到场→ 了解情况→查看伤情→紧急处理→班主任或任课老师送医务室处理→和家长交流→总结反思→后续关注。</p><p class="ql-block">2.严重(班主任、任课老师、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第一时间到场→ 了解情况→查看伤情→紧急处理→汇报年级主任→ 送医院或打120、110→ 汇报学校→和家长交流→班主任、年级主任、学校领导看望→达成处理意见→总结反思→班主任后续关注。</p><p class="ql-block">三、处理突发事件的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1. 沉着冷静,果断机智:班主任的情绪是稳定全班的核心。遇事必须克制自身情绪,头脑清醒,迅速做出判断,行动果断。教师的慌乱会加剧学生的恐慌。</p><p class="ql-block">2.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在任何情况下,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都是最高原则。优先处理伤情,必要时立即启动送医程序,流程和上报可同步进行,但不得延误救治。</p><p class="ql-block">3. 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处理问题必须基于事实和证据,切忌偏听偏信、主观臆断。对待所有学生应一视同仁,公平公正,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家长的尊重。</p><p class="ql-block">4. 把握分寸,严慈相济:批评教育要掌握好“度”。既要严肃指出问题的严重性,维护规则的刚性,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给予其改正的机会。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让教育带有温度。</p><p class="ql-block">5. 积极疏导,抓住契机:突发事件是教育的“危”,也是“机”。要善于从问题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可教因素,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将一次危机转化为促进学生成长和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宝贵契机。</p><p class="ql-block">6. 协同合作,借力聚力:班主任不是孤军奋战。要善于借助任课教师、学校管理部门和家长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尤其是与家长的沟通,要做到真诚、及时、有策略,争取其成为解决问题的“合伙人”,而非“对立面”。</p><p class="ql-block">处理突发事件是对班主任专业素养、应变能力和教育智慧的全方位考验。一套成熟的流程是“骨架”,而充满教育智慧的注意事项则是“血肉”,二者结合,方能从容应对,化险为夷,最终促进学生和班集体的健康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