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朋友约我到浦口“追溯南京记忆,感悟历史变迁”。我欣然赴约。</p> <p class="ql-block">缘江行。过三汊河入江口,渡江纪念碑旁庆祝渡江胜利暨南京解放76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海事~~</p> <p class="ql-block">长江航道~~</p> <p class="ql-block">长江生态保护基地~~</p> <p class="ql-block">长江微笑驿站~~这是位于鼓楼滨江风光带的江豚观测与科普场所,因为江豚嘴巴上的弧线天然上扬呈微笑状,被称为“微笑精灵”。</p> <p class="ql-block">有观景台方便观测江豚,驿站内有江豚科普展览。据说这里是南京13个观测点位中看到江豚频率较高的点位~~</p> <p class="ql-block">碰到一群轮滑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约定见面的地点,中山码头旁的“就是柠”。</p> <p class="ql-block">中山码头是一幢中间高、两端偏低的民国建筑。这是一座轮渡码头,曾先后被成为“津浦铁路首都码头”“下关码头”“飞鸿码头”“澄平码头”……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平逝世。根据他生前葬于南京的遗愿,国民政府决定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回南京,在下关江边建设码头。1928年8月8日,码头竣工,被定名为“津浦铁路首都码头”。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先生灵柩由北京迁葬至南京紫金山中山陵。码头为灵柩在长江南岸停靠的第一站,故定名为“中山码头”。</p> <p class="ql-block">长江自古为天堑。在1968年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以前,轮渡是过江的主要交通方式。想想当年“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不易和气势吧!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渡江部队在中山码头一带登陆,由挹江门入城,解放南京……现在,我们过江很方便。公路桥,铁路桥,江底隧道……地铁过隧道也是分分钟的事情。</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几年前在江心洲拍的刚刚竣工的长江五桥。</p> <p class="ql-block">曾经在蓝天白云下拍到这样的下关码头~~</p> <p class="ql-block">老友相聚,不胜欣喜。大沅为此还精心设计了路线,打卡点,并准备了小国旗和一条横幅“追溯南京记忆,感悟历史变迁”,作为喜迎国庆、寻访城市历史的团建活动标志。</p><p class="ql-block">我虽离开多年,大家也没把我当外人。</p> <p class="ql-block">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山码头,已然感受到瑟瑟秋意。</p> <p class="ql-block">参观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这家电厂有着悠久的历史,曾为民国时期的首都南京提供电力支持,见证了南京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如今,其旧址被打造为公园,既保留了工业遗产的历史风貌,又成为人们了解历史、休闲观光的场所,承载着对过去工业岁月的记忆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的红砖墙有着那个时代工业建筑的典型特征 ,历经岁月洗礼,斑驳的墙面记录着电厂曾经的生产活动和时代变迁,传递出浓厚的历史气息。</p><p class="ql-block">外面的木槿正在开放,掩映着红砖墙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这是民国首都电厂的卸煤码头起重机, 属于工业遗存设施。</p> <p class="ql-block">在电厂运营时期,它主要用于从运输船只上卸载煤炭 ,煤炭是火力发电的重要燃料,通过这种起重机将煤炭高效转运至电厂内,以保障发电生产的燃料供应。如今,电厂转型为旧址公园,这类起重机作为工业遗迹被保留下来,见证了电厂曾经的生产运作场景,也成为展现工业历史和文化的实物展品。</p> <p class="ql-block">江边的装卸工雕塑。</p> <p class="ql-block">民国情侣雕塑。姑娘仿佛在此等候心上人,长衫男子像是赶来赴约,手里还有一朵玫瑰。或许,这也是一次送别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也合了个影。</p> <p class="ql-block">江畔的一家茶社,独得地理优势。在这里喝茶喝咖啡,看看江景很不错。不知生意如何。</p> <p class="ql-block">二楼的江景露台餐厅。</p> <p class="ql-block">尽管现在有很方便的大桥与隧道,轮渡仍然很受欢迎。上下班通勤,江南江北观光……尤其是浦口火车站历史文化街区开放以来,人们也很青睐从中山码头坐轮渡到浦口老火车站,再往历史文化街区走一走,真是可以沉浸式感受民国风情,怀旧气氛很浓郁。</p><p class="ql-block">好,我们去坐轮渡。</p> <p class="ql-block">宁浦航线轮渡20分钟一班,航程约15分钟,单程票价2元,微信支付宝都很方便,使用南京“金陵通”公交卡可享受1元票价优惠。</p><p class="ql-block">从中山码头坐上了渡轮~~</p> <p class="ql-block">渡轮上隐隐可见南京长江大桥。</p><p class="ql-block">江上往来人,但渡无所苦。我组里的宋老师,现在还每天渡江来上班~~</p> <p class="ql-block">补充:中山码头附近的下关火车主题公园,现在打造得也不错,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读大学时,曾经无数次从这里也就是南京西站上车,坐4个半小时绿皮火车,经19个站回到故乡~~</p> <p class="ql-block">在火车主题公园拍的长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下关与浦口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1960年1月开工建设,克服三年自然灾害、中苏关系破裂等困难,1968年12月建成通车,耗资约2.87亿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不过十来分钟,便到了浦口码头~</p> <p class="ql-block">前两年秋天,是个晴天,拍摄的码头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浦口老火车站的连廊,主要供旅客在不同区域间通行,尤其是在雨雪等天气时,能为旅客提供遮风挡雨的便利,同时也为火车站增添了独特的建筑风貌~~</p> <p class="ql-block">穿过时光隧道~~</p> <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穿的这裙子像是去送考:紫气东来,走向辉煌~~</p> <p class="ql-block">在浦口老车站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南京北站,浦口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浦口,留下很多岁月的背影。</p> <p class="ql-block">到了浦口火车站,就有许多朱自清先生的遗韵。比如《匆匆》:</p><p class="ql-block">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p><p class="ql-block">真是灵魂之问啊!我现在每次送高三学生毕业,最后一课仍会跟他们一起读这一段~~</p> <p class="ql-block">走进浦口历史文化街区,进一步感受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记得上次来,街区尚在建设,有一些橱窗图片,帮助人们了解南京近现代铁路发展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大马路记忆~~</p> <p class="ql-block">浦口历史文化街区的“背影咖啡馆”~~借用了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父亲为他买橘子的文化元素,营造文学意境和情感氛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买几个橱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p><p class="ql-block">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p> <p class="ql-block">喝杯咖啡吧,增加一点怀旧气氛。</p> <p class="ql-block">在街区寻访历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浦口老火车站,是文艺中青年们比较喜欢的网红打卡地,以此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街区开放以来更为人们所青睐。1918年,朱自清和父亲一起从下关码头坐轮渡前往浦口火车站,父亲在此送儿子北上求学。1925年朱自清写了散文名篇《背影》。从此,人世间就流传了一句亲情嘱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去买几个橘子。……”</p> <p class="ql-block">这一篮是一百多年前买的橘子吗?</p> <p class="ql-block">历经百年,橘子皮已经泛出陈皮的色泽。</p> <p class="ql-block">行李箱里装着你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别丢了你的行李!</p> <p class="ql-block">一趟绿皮火车从记忆中驶来,开向前方。</p> <p class="ql-block">这三位四十年教龄的大神哪~~</p> <p class="ql-block">我们,除大沅之外,其他人也已在教育的河流里潜泳至少三十年~~</p> <p class="ql-block">今年,恰好是朱先生写《背影》100年。百年背影,从未远逝。这篇文章进入课文,也已经有了各种版本。我们纷纷回忆着自己读中学时《背影》的版本,以及朱自清先生的其他篇目,比如《春》《匆匆》《荷塘月色》《梅雨潭》……</p> <p class="ql-block">我也留一个背影吧~~</p> <p class="ql-block">旧铁轨已经封闭,曾经停在那里的废弃生锈的绿皮火车也停放到街区成为怀旧的所在。</p><p class="ql-block">我读高中时,几乎所有的迟到,都拜铁道所赐。提前多少分钟都无法料定刚刚被挡住的道口会经过几列货车,每列近60节,运煤或者木材,近乎龟速,咔拉嗒,咔拉嗒,熬过一列,警笛声不断,过好几分钟,又来一列运煤的超长火车,然后又一列……直到你无可奈何,直到你完全没脾气,直到你迟到成不知道“廉耻”……</p> <p class="ql-block">2019.9.7,白露这一天。我和朋友林庆母女俩探秘浦口车站,坐个小马自达到了一段隐秘铁轨~~</p> <p class="ql-block">记忆的铁轨长满荒草~~</p> <p class="ql-block">长满青苔的枕木高低错落,如命运棋盘,如盗梦空间~~</p> <p class="ql-block">灰旧与明黄,历史与青春,过去与未来~~~</p> <p class="ql-block">我上次过来,和朋友茉莉一起坐了当地人的小马自达,从另一条隐秘小路到铁轨上走了一下。</p><p class="ql-block">我们走在旧铁轨上,感觉也穿越了时空……我听到记忆里上学时穿过铁道口的汽笛声。眼前浮现出道口的一排大字:“宁等3分,不抡(抢)1秒!”当绿皮火车消逝于沪宁线泛黄的历史书页,每每坐高铁看窗外飞逝而过的风景,我依然还能听到几十年前横阻在我面前的“咔拉嗒”的声音。这断裂的枕木,连接着历史,现实,与未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在这样的轨道上,也许心中仍会有一列人生的列车奔驰而过……旧铁轨的尽头,有过历史烟云,现在更是希望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经过浦口公园,浦口老川普酒家~~记忆的铁轨在生命长河里延伸~</p> <p class="ql-block">相聚时光短暂,活动非常圆满。</p><p class="ql-block">想起了林清玄那篇《可以预约的雪》。我们这些人交往这么多年,遇到人生的因缘离散,生老病苦,生命的流变~~然而还能一起坐上命运的轮渡,同看江河波涛,人生沉浮,历史变迁,何其有幸!</p>